3月16日下午,余派坤生、京剧名家王珮瑜带着她的新书《瑜声有戏》来到南京牛首山十二讲堂,给市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京剧课。
《瑜声有戏》由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王珮瑜将自己三十年的学演经验以趣味的视觉化语言呈现在书中,引导读者们找到京剧的观看之道,体验戏曲中的哲思与美学。活动中,王珮瑜以边讲边演边唱的形式,为市民们生动讲解京剧的艺术源流和表演技艺,瑜音社少儿京剧团“瑜音小社”的小团员们以及来自南京市剧团和南化第四小学共建京剧社团的小朋友们带来的京剧表演也赢得了观众们的喝彩。现场还向王珮瑜赠送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题写的“瑜音社”书法作品。
近些年来,王珮瑜不仅活跃于舞台,也通过各类综艺节目、讲学课堂和短视频积极向大众传播京剧艺术,在活动开始前,王珮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学京剧让我明白了艺无止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王珮瑜表示。王珮瑜小时候学习的是苏州评弹,最初接触京剧时学的还是老旦,后改学余派。她是新中国成立后专业戏校培养的第一位女老生、余派老生第四代传人,师从王思及、朱秉谦、谭元寿、李锡祥、张学津等名师,被喜欢她的朋友们称为“瑜老板”。
对于“艺无止境”这句话,王珮瑜在这三十年从艺路上,从了解走到了和解。“上学时我们习惯于以考试成绩来考量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业达标情况,但是学了京剧后才发现艺术是没有天花板的。”登上京剧艺术殿堂的大师们就是京剧的天花板了吗,其实未必见得,艺术境界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是终其一生寻寻觅觅都没有尽头的旅途。
“我一度在想我们一直都在学习、锻炼,花那么多时间精力,为什么还是不能更好呢?”最终王珮瑜有了新的思考,“我想在学习京剧、学习中国文化艺术这条路上,不应该再去盲目的追求一个结果,这不是一个目标导向的事儿,我想我们更多的应该去体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去体会它给我们生命格局带来的提升。”
不管是出书也好,还是上各种节目推广京剧,又或是开设瑜音社和京剧小科班“瑜音小社”推广传播京剧艺术,如今的王珮瑜更想把自己这些年来京剧学习和舞台表演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力求守正创新,让京剧实现活态传承。
这些年来,王珮瑜并没有系统地总结过自己做了哪些事儿,但在传播京推广京剧艺术上,她确实做出了成绩,很多年轻人开始了解京剧、喜欢京剧就是从“粉”上了王珮瑜开始的,“戏曲艺术是有角儿再有戏,再有流派,大家对于某一个演员的关注从而带动了对这个演员背后剧种的关注这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
近些年来传统戏曲艺术在年轻人中的流行确实离不开角儿的带动,一位戏曲演员在网上走红后这一个剧种和剧团的演出都会受到市场的热捧,“戏曲艺术在传承传播上路径还是一样的,只是说今天有了互联网,原来大家要进剧场买张票才能看戏,现在不一样了。”被一位戏曲演员吸引从而开始了解、爱上了一个戏曲剧种,这只是第一步,“有些朋友对京剧产生兴趣确实是因为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接下来我们面临的课题是如何让这些人对艺术的认知继续成长,他们观戏的喜悦能否继续维持,这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牛首十二讲堂”是牛首山精心打造公益性文化客厅的品牌,从人文牛首、吉时胜景、形声品味三个维度探究牛首文化,已连续举办13场文化活动,让牛首山成为颜值内涵兼具的文旅高地,进一步夯实了牛首山作为南京世界文学之都“南书房”文学之山的当代定位,也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了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文化艺术体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