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至29日,北京京剧院新编京剧《齐白石》经过新一轮加工提高,在北京大兴剧院隆重上演。加工提高后的《齐白石》,以穿插场景展示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以生活化的细节体现齐白石的童真童趣;以新加唱段高歌齐白石艺术的“人民性”。更接地气,更有生趣。
新编京剧《齐白石》由北京京剧院出品,北京画院作为创作支持单位,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也提供了大力支持,是一部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备受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年度大戏”。作为剧院2023年度重点项目,该剧始终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有序推进。也是剧院抓好现实题材剧目创作,深入挖掘京味文化、古都文化和创新文化,在创作方面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新编京剧《齐白石》于2023年12月16、17日在长安大戏院隆重首演。2024年,该剧再度进入加工提高阶段,剧组全员以精雕细琢的匠心精神助力舞台呈现精美细致、剧目内涵精深细腻。
新编京剧《齐白石》集合强大主创团队,主演阵容行当齐全、流派纷呈,有两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七位国家一级演员参演。由剧作家步川任编剧,五获文华大奖的国家一级导演傅勇凡任导演,屡获文华大奖、文华作曲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的著名戏曲音乐家朱绍玉任唱腔设计、作曲。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京剧院青年奚派名家张建峰饰演齐白石,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叶派小生名家李宏图饰演梅兰芳,国家一级演员、青年梅派名家窦晓璇与优秀青衣演员陈张霞分别饰演宝珠。加工提高后的新编京剧《齐白石》,不仅增加国家一级演员、江西省杂技团艺术总监沈莹为舞蹈编导,对剧中几段舞蹈进行重新编排调整,优化呈现效果;更以强化剧院青年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为宗旨,增加剧院优秀青年小生演员刘洪有、优秀青年花脸演员王瀛政,以及北京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学生王高德健等,丰富壮大演出阵容。在新编京剧《齐白石》加工提高过程中,北京京剧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迟小秋始终率先垂范、亲自坐镇,与导演傅勇凡,唱腔设计、作曲朱绍玉,舞蹈编导沈莹,主演张建峰,窦晓璇,陈张霞,李宏图及全体演职员对改版剧本进行细致解读、反复推敲,对修改场次进行多轮打磨、重点排练,甚至亲身示范。在4月26日演出前最后一次彩排后,迟小秋副院长与剧院艺委会专家刘耀春、张学治、周家新、何威,《齐白石》唱腔设计、作曲朱绍玉,导演傅勇凡等,对剧中呈现进行了进一步把脉问诊,并对剧组全员做动员讲话,鼓励大家以责任重大、使命在肩的理想信念全身心投入,以更高质量舞台呈现展现这位艺术巨匠、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京剧院院长秦艳多次深入一线,对该剧打磨方向、宣传方式、思想高度等方面都提出了重点指示。
加工提高后的新编京剧《齐白石》,在文本上,强化矛盾冲突,注重深化思想性、人民性、时代性的开掘;在舞台表演上,强化观赏性,使人物塑造更加细腻;在舞台呈现上,使戏曲程式化的舞蹈表演更丰富且贴合剧情。通过新一轮二度创作,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得更为新颖合理,展现出了创新创造的突破力量。
更强烈的矛盾冲突
齐白石与苏礼斋的矛盾,也是齐白石意念幻化的人物神思、尘想矛盾的外化。新版《齐白石》,修改了苏礼斋与齐白石一段对白,使二人的矛盾冲突更加强烈,彰显了齐白石“为人民作画”的坚定艺术理想。
接地气的艺术表达
梅兰芳与齐白石的交往,是新版《齐白石》的重点场次之一。齐、梅二人互相欣赏、彼此支撑,才成就了同一历史时期不同艺术形式的新辉煌。剧中重新打磨了齐白石与梅兰芳的经典对唱,“与天为徒乾坤大,与世而立根深扎”给观众以“接地气而不低俗,平民化却意高远”的艺术享受。
无处不在的人民性
加工提高后的演出,齐白石对白菜、锄头都感兴趣,百姓眼里的柴米油盐,在齐白石里皆是艺术。这些剧情更加贴近齐白石本人的生平意趣:“不是独夸根有味,须知此老是农夫。” 伴随齐白石一生的农民情结,可视为其艺术饱含人民性的根由。
“我自画我”的风骨
加工提高后的《齐白石》,在矛盾中展风骨。订单生意与“八不画”原则的矛盾,周龢父为代表的守旧派与齐白石“别旧我,做新我”之决心的矛盾。演出现场,主演张建峰用酣畅淋漓的唱段、贴切鲜活的表演,一步步将观众带入情境,使观众沉浸式结识了这位有挣扎、有困顿、有风骨的人民艺术家。
新编京剧《齐白石》是一部兼具深厚剧作文化内涵和鲜明京剧表演特色的作品。加工提高后的《齐白石》,以白石老人在艺术道路上“别旧我、得新我”的艰难求索,将深厚的人民情怀投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创排并加工提高新编京剧《齐白石》,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标准、追求卓越的精神,全力打造一部留得住、传得开、唱得响的精品力作奉献人民,也是北京京剧院坚守人民立场、文化惠民、艺术为民的重要举措。
在此次加工提高过程中,剧组不仅组织专题研讨、举办多场进校园演出,同时还在社交平台发布调查问卷、组织北京少年报红通社小记者探班活动等,广泛征集业内专家、戏迷观众的宝贵意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激发人民群众进一步参与文化建设事业的热情,真正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人民欣赏文化、文化激励人民的结合与统一。
未来,新编京剧《齐白石》还将在演出实践中不断打磨提升,争取成为在思想主题立意上立得住、有高度,在表达上有个性、有张力,在舞美风格上有寓意、有特点的一部“高峰”作品。新编京剧《齐白石》还将于5月5日在长安大戏院,5月11日、12日在北京艺术中心再度上演,敬请广大观众朋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