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京剧院新编历史京剧《优孟》入选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年度湖北省舞台艺术重点题材创作扶持工程,于2023年初立上舞台,2024年荣获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反响。2024年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审核和专家遴选,12月26日14:30,《优孟》将作为第五届湖北艺术节武汉集中展演剧目在京韵大舞台隆重上演。
《优孟》取材于司马迁《史记》、刘向《说苑》,以“优孟衣冠”“优孟谏马”“庄王绝缨”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为经脉,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发生在楚王宫廷的一段脍炙人口而又发人深省的人文故事。它以现代语境解读历史,以历史话题关照当下,视角新颖,阐发深刻,在机谑中揭示人性的复杂多面,于嬉笑中体悟别样的人生况味,生动演绎了一个历史小人物的大智慧、大情怀、大担当。《优孟》集中了荆楚文化和戏剧文化的源头精髓。优伶名孟,春秋时代楚国艺人,中国古代戏剧的鼻祖,传说创造了“楚宫百戏”。优伶通常是给君王消愁解闷的小人物,优孟却能载入史册,不同寻常处就在于他具备“士”的品格,家国为怀,敢于且善于发声。通过对优孟这一历史人物故事的演绎,揭示出现实社会中道德伦理、情感生活、责任担当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赋予观众深刻的启示,饱含了对中华民族风骨的赞叹,用新颖的方式歌颂了一种奇特而优秀的传统精神“讽谏”。
《优孟》独特鲜明的现代品格,焕发当代京剧活力的创新追求,全剧颇具匠心地发掘楚文化的深厚底蕴,延续了丑行挑梁的艺术风采,彰显出恢弘与灵慧兼具、诙谐与深邃融汇的审美旨趣。
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周慧,国家一级导演韩剑英,著名戏曲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朱绍玉,国家一级舞美设计胡佐,国家一级灯光设计师邢辛,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彭丁煌,国家一级化妆造型设计师姚钥等集体创作。演出场面恢弘大气,人物刻画细腻入微,曲乐时而铿锵有力,时而细腻委婉,戏曲内透楚派元素相得益彰,更加入了婉转悠扬的湖北曲调元素,既传统又极具现代感冲击力。
剧中主角优孟由湖北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度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演员谈元饰演,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国家一级演员江峰饰演庄王,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小蝉饰演孙叔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万晓慧饰演樊姬,国家一级演员袁婷饰演许姬、国家一级演员吕蒙饰演唐狡,丑生、花脸、老生、青衣群英集会,众多优秀青年演员联袂出演,既为演员的个性化表达搭建舞台,也充分发挥了“一颗菜”精神,彰显了湖北省京剧院作为国家级重点院团流派纷呈、文武兼备的风采。
《优孟》是湖北省京剧院继《曾侯乙》之后,18年来又一部以丑行挑梁的戏。
在叙事结构上,该剧采用“戏中戏”技巧,在寓庄于谐的氛围中,挖掘人物内心、剖析人物情感,刻画出了一个既有滑稽调笑解困的能耐、又有直面君王进行讽谏的优孟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性与角色身份的复杂性,如一生清廉位列中国十大循吏之首的孙叔敖,却要在临终前央求优孟在他死后谋取庄王对其子嗣的照顾;如不鸣则已、一鸣冲天的楚庄王,听不进朝臣大人的忠直意见,却乐于接受一个优伶通过“文艺”形式传呈的谏议,如此种种,无不蕴涵着复杂的人性和丰富的人生况味。
在舞台呈现上,恢弘大气与历史的厚重感兼具,京剧本体与虎座鸟架鼓、楚舞、楚漆等荆楚文化元素相得益彰,既遵循传统又极具现代视觉冲击力。
在唱腔设计上,将京剧传统唱腔与地方音乐元素有机融合,在情绪渲染中推动剧情的发展,成为剧中人物传情达意的元素。
在舞美造型上,更是根据不同的情境进行造型,呈现出崭新的、多元的视觉隐喻,展现出中国戏剧所固有的、亦可走向世界中心的高级审美。
该剧巧妙地在每场都铺排了精彩“看点”:头两场戏中,丑行最具特色和最展现基本功的“数板儿”、“贯口”、“蹲矮子”增强了戏剧的张力和观赏性;第三场则精心设计了突破行当的唱腔,优孟(丑行)与楚庄王(花脸)、樊姬(青衣)、许姬(花旦)共同演绎的“四重唱”外化了人物的内心,四个行当不同声腔用对唱、合唱的形式表达多角色的不同心理和立场,戏剧性呼之欲出;末场优孟的“戏”字歌,以情行腔、感人至深,高潮迭起之后又留遗韵,充分诠释了优孟“人生如戏、戏就是命”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