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21日晚,国家京剧院新编历史剧《女史赋》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上演。
京剧《女史赋》由著名剧作家罗怀臻,著名导演曹其敬,执行导演徐孟珂,唱腔设计邱小波,作曲、配器、指挥朱江,打击乐设计赵琪、王鹭雨,舞美设计罗江涛,灯光设计邢辛,服装设计彭丁煌,化妆造型设计艾淑云、宋晶晶,音响设计秦鹰、高欣,道具设计魏楠等联袂创作。
京剧《女史赋》取材于汉代才女班昭修著《汉书》的相关史实,《后汉书·列女传》卷八十四载,“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剧目讲述汉代才女历经坎坷,不改其志,终一生,尽一事,续修《汉书》的故事。
吕耀瑶 饰 班昭
星河灿烂,冬月高悬。演出当晚,梅兰芳大剧院流光溢彩,剧场内人头攒动,观众纷纷在大厅宣传展板前合影留念。演出中,国家京剧院程派青衣吕耀瑶饰演班昭,以精湛的演技呈现人物内心冲突的层次性和不同时期的相异性,“一霎时浑不知身在阳世在冥幽?乾坤旋天地转四周满眼是悲秋”,幽咽抒情的唱腔效果,身段则以静衬动外化出内心强烈的冲突,“参不透参不透是留还是走,参不透参不透是走还是留。”程派唱腔如泣如诉,深邃悲鸣,低回曲折,不觉间引起台下观众共鸣。杜喆 饰 马续
王越 饰 班固
“惦记书稿二十年,山高水长心相牵”,老生演员杜喆饰演马续,嗓音醇厚,表演洗练,充分呈现出人物内敛敦厚,任劳任怨修续《汉书》,尽显读书人本分。花脸演员王越饰演班固,行腔稳健,老成持重,将人物对于修著《汉书》的鞠躬尽瘁与执着坚守表现得淋漓尽致。与大师兄马续性格形成鲜明对比的二师兄曹寿,由小生演员陈旭之饰演,将人物由最初的趋炎附势到后来的迷途知返,直至悔恨自溺,演绎得淋漓尽致。花旦演员张馨心饰演傻姐,从年轻时的活泼可爱到年老时对班昭的不离不弃,将人物尽心尽力辅助班昭修写《汉书》的精神进行精彩演绎。文丑演员王珏饰演范伦,念白利落清楚,将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整晚演出,全场主配演员和演奏员的精彩呈现,台前幕后通力协同,赢得台下观众热烈掌声。
演出结束后,演员携手向观众致谢,台下观众热情高涨,鼓掌致敬,将现场气氛达到高潮。散场后,热情的观众在剧院内秩序井然地排起了长龙,等待着自己钟爱的主创、主演。京剧《女史赋》尤其得到了青年群体和从事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科研人员的关注:
“今天的演出太精彩了!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人物的呈现,都能够感受到是国家京剧院的艺术风格。”铁路系统退休职工王大爷频频点头。
在京求学的王同学说:“很喜欢程派唱腔,业余我们学校社团也会组织同学们学习表演。今天很过瘾,尤其是大段的二黄,很能够感染和调动起观众情绪。”“我是第一次看京剧,很唯美,尤其是书房失火后班昭那段舞蹈,很震撼。”一位在京留学生如是说。
“这部作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戏剧冲突明显,特别能够吸引观众,产生共鸣,求知为学,需要持之以恒。”科研人员陈女士感慨说。
“我作为年轻观众,也是第一次看京剧,特别感到震撼,尤其是班昭面对丈夫自沉,大师兄避嫌出走,书稿被烧等一系列打击后,仍然坚守信念,修著完成《汉书》,这种坚韧不拔、为求学问‘坐冷板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的。”高校青年教师童老师说。“这个剧目太赞了,主题好,讲文脉传承;内容丰富,情感与修书交融,大气与细腻兼备,感人至深;文字凝炼,许多金句令人叹服!舞美设计主题突出又简约大方,竹简书房最有韵味,演员们表演都很投入很出彩,班昭、师兄、傻姐和班固形象丰满,唱念做打功力深厚。”多次观看演出的王女士激动地表示。
“‘最难耐是寂寞,最难抛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句唱词我印象特别深刻,很精辟,这是对追寻真学问,著写真文章的真实写照。潜心钻研,专注求知,从古至今都是为学者永恒的真理。”青年研究人员张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