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回顾 | 怀念老师沈德利公益演出圆满结束
广州青年京剧社怀念老师沈德利公益演出回顾
2024年12月28日,为缅怀京剧前辈沈德利老师艺术风采与无私奉献精神,广州梨园京剧社携手广州青年京剧社,于2024年岁末之际,精心策划并呈现了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折子戏公益演出。演出圆满成功,为观众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京剧盛宴。
关于沈德利老师
沈德利老师是原广州京剧团演员、广东京剧票届的知名人物、广州著名平民导演。一直以来,他以专业演员的身份热情参与票届各类事务,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他是一个简单的人,纯粹的人,爱戏的人,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京剧艺术的魅力,更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将这份国粹之美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次我们在这里纪念沈老师既是“知音再难聚”,更是展示广州京剧人的深厚情感与艺术传承。
关于演出
本次演出汇集了众多广州京剧界的优秀演员和演奏员,他们都曾受到过沈德利老师指点和帮助。在这场特殊的演出中,他们尽情挥洒,将一个个经典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沈德利老师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演出剧目精心挑选,涵盖了《白蛇传·游湖》的浪漫唯美、《钓金龟·行路训子》的深情厚爱、《伍子胥·文昭关》的悲壮激昂、《杨门女将·巡营》的老壮豪情、《赵氏孤儿·说破》的家国情怀、《春秋配·捡柴》的凄悯动人、《红鬃烈马·大登殿》的合欢圆满等京剧经典。每一出折子戏都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让观众在欣赏中领略到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其中,《白蛇传·游湖》《赵氏孤儿·说破》《红鬃烈马·大登殿》三个折子由我社带来。我社演员们对这三个折子的演绎尤为用心,力求在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词中都能捕捉到京剧各个流派的精髓与神韵。
梨园京剧社
此次演出要特别感谢梨园京剧社的组织和邀请,特别是社长黄悦盈等人的精心筹划,他们的不懈努力与无私奉献,成就了这场国粹艺术的盛宴。提前数月他们已经开始筹备,从剧本的选择到演员的调配,他们都精心安排,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能完美呈现。
梨园京剧社是沈德利老师一手创办的,他们怀揣着对沈老师的无限敬仰与怀念,将这场演出视为一次对京剧艺术的深情致敬,也是一次对沈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传承。
乐队老师
京剧乐队,是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灵动乐章,是剧情推进的隐形推手,是情感渲染的魔法师。本次演出汇集了广州京剧界顶级的乐手们,他们坐在幕后,以精湛的技艺、默契的配合,为每一出剧目铺设了震撼人心的音乐底色,让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生动的韵律与节奏。
无论是激昂的锣鼓点,如同战鼓催征,激荡人心;还是悠扬的丝弦声,宛如春风拂面,温柔细腻,都在乐手们的指尖下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他们是演员的灵魂伴侣,用音乐讲述故事,用旋律传递情感,让京剧的舞台更加丰富多彩,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音乐中感受到京剧的独特魅力。
指导老师
对于剧社的四位指导老师,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每次演出都离不开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他们的付出,每一位演员心中都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与敬意。
他们耐心地为学生调整发音、节奏和情感表达,确保每一句唱词都能准确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手把手地纠正演员的姿势、步伐和手势,力求每一个动作都能展现出京剧的韵律美与角色的气质。
在演出中,更是亲力亲为,负责整体排练的协调与把控,他们不仅要为学生把关,还要处理为他们化妆、勒头、穿服装、准备道具,确保演出的顺利进行。
工作人员
每一场演出都离不开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
主持人是连接观众与舞台的桥梁,他们以流畅的语言、亲切的态度,引导观众进入演出的世界,这次演出邀请了沈德利老师的孙女沈芷熙担任主持人,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音响师确保每一个音符、每一句台词都能清晰、真实地传达给观众,增强演出的感染力;舞美师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换景工作,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惊喜;服装师与化妆师,则是演员形象的塑造者,都经过他们的精心打造,使演员与角色在形象上达到高度统一。
此次演出,我们以公益之名,纪念梨园前辈。以戏传情,续写梨园佳话,也为我们2024年的演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此也祝愿所有的朋友们新年快乐,让我们一起期待2025广州青年京剧社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