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阳光满溢,重庆京剧院的舞台上琴声朗朗、曲调悠扬。当天,重庆京剧院京剧培训班2024年秋期班44位学员在这里进行汇报演出。
首先登场的是一群身着练功服的小学员,尽管学习时间不长,但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颇有几分专业范儿。在悠扬的胡琴伴奏下,孩子们展示着自己的基本功,唱、念、做、打“四功”,手、眼、身、法、步“五法”,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美感,每个人脸上都是洋溢着自信和从容。
随后,《武家坡》《红灯记》《贵妃醉酒》等经典剧目选段接连上演。李玟阳演绎的是京剧《卖水》选段,只见她头戴漂亮的花旦头饰,身着粉色绣花裙子,小碎步挪上舞台,一边唱一边甩着手绢,唱腔如黄莺一般清脆,动作活泼又俏皮,逗得观众连连叫好。
重庆京剧院青年演员毕艺琳是花旦班的授课老师,在她看来,培训班让学员乃至家长对于京剧有了更深的认识。“最明显的感觉是,愿意学京剧的人都变多了,如今我们已经开起了3个花旦班。”毕艺琳表示,自己也是从小开始学习京剧,如今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小朋友愿意了解、学习京剧,内心十分自豪。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汇报演出,有23位学员都能够登台进行单人的剧目选段展示。“小学员们从刚开始的胆怯到如今的落落大方,从亦步亦趋到独立完成一段表演,不仅展示出了苦学的成果,也让人看到了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重庆京剧院副院长周利介绍,自2021年开始面向幼儿园、中小学招收京剧爱好者加以培养以来,重庆京剧院已经培养了近300位学员,不少京剧“小角儿”甚至走上了更大的舞台,在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甚至“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中获得不错的名次。
比如,在2024年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中,就有12位学员脱颖而出,获得认可,8岁的“小戏骨”杨谨睿更是在第28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获得全国“小梅花”称号。
“戏曲艺术的学习对孩子们也许是小众的,但是孩子们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国粹艺术之美,进而增强文化自信,一些孩子甚至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周利说,这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