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袍玉带舞新岁,金鼓银锣贺瑞年。为积极传承弘扬春节文化,进一步营造欢乐祥和氛围,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2025年春节前后文化和旅游活动的通知》要求,黑龙江省京剧院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推出“京韵贺新春”系列活动。从初二到初四,台下写“福”字、迎“财神”、送“吉祥”活动不断,台上脍炙人口的经典大戏轮番唱响,在欢乐、祥和、喜庆的氛围中,与广大戏迷观众和来哈尔滨旅游的全国游客们,一同欢欢喜喜过大年。
为了在春节期间,让广大戏迷观众和游客有更好的看戏体验。剧院结合专业优势,策划推出“京韵贺新春”系列活动,在中山剧场沉浸式打造“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喜庆氛围。只见剧场内张灯结彩,各种适合新春拍照打卡的布景,让大家一进门就感受到喜庆、欢乐。很多戏迷都笑称“这回来的值,出片率绝对高,朋友圈九宫格都发不过来。”
剧院不仅在场景布置上花心思,更是为了增加“年味儿”,推出一波又一波的新春惊喜。在前厅为大家准备笔墨纸砚,演员和观众相互写“福”、送“福”,大家跃跃欲试,排着队都想把所有的祝福都写在里面,每个收到“福”字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在旁边还有“财神爷”造型的演员等着与大家合影,并恭祝大家“蛇来运转,巳巳如意”。专程从天津来哈尔滨的韩先生一家,兴奋地参加完所有活动后,笑着说:“这样过年才有年味儿,剧院真的有心了,孩子今天玩得很开心,也很有意义,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这次来哈尔滨玩收获太大了。”
过大年,自然少不了看大戏。大年初二,剧院精心为大家准备了寓意祥瑞圆满的吉祥戏《龙凤呈祥》。作为戏曲舞台上经久不衰的“三国戏”之一,《龙凤呈祥》行当齐全、场面宏大、情节生动、文唱武打都非常精彩。另外,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十分成功,生旦净丑每个行当都有其精彩的表演,唱、念、做、舞,一举一动都异彩纷呈。舞台上,武生赵云举手投足,皆是大将风度;青衣孙尚香,雍容华贵,仪态万方;老生刘备、乔玄、鲁肃、诸葛亮,唱腔高亢嘹亮,各展风采……让观众连呼过瘾。
大年初三,《四郎探母》在无数戏迷的期待下精彩开演。作为一出经典的骨子老戏,《四郎探母》在唱腔、表演、情感抒发等多方面堪称高峰水准的经典剧目,至今流播不息、传承犹盛。整场演出以“坐宫”“盗令”“别宫”“过关”“巡营”“见弟”“见娘”“回令”一一呈现,台下观众一边叫好一边鼓掌。尤其是“坐宫”,生旦对唱流水,一句紧接一句,听起来十分过瘾,很多老戏迷都忍不住在台下一起跟着哼唱。
大年初四,看俏丽“红娘”使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荀派经典代表剧目,《红娘》取材于王实甫的《西厢记》,以张生与莺莺的感情线为剧中主线,红娘从中撮合,最终促成二人结成眷属。舞台上,红娘热情善良,勇敢机智,大胆泼辣,在强大的封建压力面前没有丝毫畏惧。她的表演灵动活泼、唱腔缠绵动听,风格柔媚婉转,展现了“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希冀,赢得观众掌声、喝彩声不断。
三场大戏各有特色,龙江名角新秀汇聚一堂,为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文化大餐。从初二到初四,每场演出都是伴随着观众热烈的掌声结束,每场结束大家都不愿离场,“再来一段”的喊声此起彼伏。不仅掌声,演员下台后更是收获了无数鲜花,无数观众围着要合影要签名,这些热情是对演员的认可,更是对黑龙江省京剧院的认可和肯定。
春节惠民演出是剧院多年来坚持的传统,京剧“贺岁档”已经成为很多戏迷们过节必不可少的文化项目,这是约定是承诺更是陪伴。多年的陪伴,台下观众中有老戏迷更有新戏迷,我们的受众群越来越年轻化,无数年轻人因为好奇走进剧场,因为喜爱走近京剧。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黑龙江省京剧院将继续秉承“传承创新、服务观众”的宗旨,强化剧目水准、加强梯队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值此蛇年新春,祝愿新的一年,戏韵悠扬,国泰民安!也愿大家在新的一年,生活有西皮二黄的明快悠扬,日子似舞台亮相般光彩照人,万事顺遂,喜乐安康!愿我们携手共进,共赴京剧艺术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