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麦苗儿青来菜花儿黄”的季节,古皖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坐落在天柱山下的安徽省振兴京剧艺术交流中心培训基地——“长庚文化园”里,为了纪念徽班进京235周年,第一期京剧培训提升班于3月12日晚举办了开班仪式,来自安庆、铜陵、池州、淮南、巢湖、桐城、枞阳等地的40多位票友参加交流培训。省交流中心理事长、国家一级演员、原安徽省徽京剧院院长赵纯钢、王丹英夫妇自始至终和大家在一起,答疑解惑,予以指导。
开班仪式由秘书长张满发主持,他激情满怀地宣布从即日起,长庚京剧社培训交流提升班及安徽省振兴京剧艺术交流中心培训基地正式启动。他说,今后将以“长庚文化园”为依托,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训、举办票友赛事、沉浸式演出等形式,搭建艺术传承与文化旅游相融合的平台,整合全省资源,以“戏曲+研学”、“戏曲+旅游”为抓手,推动京剧艺术走出剧场,走向大众、融入生活,助力潜山打造京剧鼻祖文化之乡。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张满发秘书长代表省交流中心向原安徽省京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的荀派艺术家路大东老师颁发了“艺术顾问”的聘书。路老师十分激动,她非常感谢交流中心对她的关注与尊重,感谢广大票友对她的信任和期望,她表示今后一定会为京剧之乡的振兴和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培训班为期3天,内容以演唱交流、名家点评、场下辅导为主。每个人都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充分利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举办了4场演唱活动,文武场人员由铜陵、安庆、池州、枞阳的各位优秀乐师组成,强强联合。一楼大厅里丝竹美妙,锣鼓铿锵,演唱者竞相登台,多种行当,流派纷呈,余音绕梁,举手投足间神采飞扬。室外春雨潇潇,寒气料峭,室内暖风拂面,春意盎然。
路大东老师一直坐在现场面带笑容、认真仔细地观看大家的演唱,并为他们送上热情鼓励的掌声。演唱间隙,路老师就票友在演唱过程中所存在的声腔问题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并且走上舞台对于京剧旦角表演中的“手眼身法步”进行了讲解,还用短短的几句话教大家如何练习“十三辙”,学员们纷纷打开手机录音录像,待回去之后细细揣摩。路老师虽然年届八旬,但是精神矍铄,温文尔雅,对票友的提问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老艺术家的高风亮节在她的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开班仪式上,路大东老师最疼爱的外孙女李心煜也专程从合肥赶来助兴,并演唱了《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赢得热烈掌声。据外婆介绍,心煜从小就有一副好嗓子,而且特别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由于出身在梨园世家,颇受熏陶,加上身材婀娜,扮相俊美,表演规范,眉眼传神,因此虽然年轻,但已经是安徽省徽京剧院的台柱子了,平时常演梅派和张派剧目。
13日上午,培训班组织游览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参观了令人赞叹的“天柱山博物馆”,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即将举办的全国少儿京剧票友大赛期间接待参赛选手和来宾的“潜山市研学营地”,那里条件优越,功能齐全。特别是营地里独具特色的“京黄会馆”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致,环境优雅,设备一流,据悉,在少儿大赛举办期间,除了开、闭幕式晚会外,这里将会安排5个晚上的京剧票友展演交流活动,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们尽兴展示,过足戏瘾。营地里利用假期、面向中小学生开办的各种非遗文化讲座及实践活动也一定会引起孩子和老师、家长们的兴趣,感觉到不虚此行。
张满发秘书长告诉我,交流中心今后还将聘请部分京剧名家担任艺术顾问,为培训班举办各种形式和内容专题讲座,更好的提升票友的演唱水平。培训提升班今年将分为多期开办,在此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其水平和层次,丰富多彩办班的形式和内容,做到长流水不断线,更好地体现京剧之乡助力,为广大票友服务的宗旨。
赵纯钢理事长和张满发秘书长委托我通过《京昆艺术网》,诚挚邀请全国各地的京剧名家名票前来大老板程长庚的故里做客指导、唱戏旅游,欢迎各地京剧票房在这里开展团建活动,天柱山一定会敞开胸怀热情地拥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