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彩回顾】乳虎啸谷 雏凤凌空!我院《青年京剧演员折子戏专场》圆满落幕
梨园新秀起,国粹绽华章。4月11日晚,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青年京剧演员折子戏专场》在长春大众剧场隆重上演。六出经典折子戏、三个多小时演出,文武兼备、行当齐全,在吉林京剧新生一代的倾情演绎下,尽显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和青春气息。
本次《青年京剧演员折子戏专场》是在院领导班子主抓策划下,为一众青年演员量身打造的品牌演出项目,旨在育新人、出新戏、铸新风,为青年演员创造专属展示平台、提供更多演出实践机会,培养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青年京剧表演人才。六出京剧经典折子戏《花木兰》《打焦赞》《卖水》《豆汁记》《失子惊疯》《老三岔口》,涵盖京剧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包容文戏武戏不同表演风格,主要演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既有初进院团不久的戏曲新人,亦有演技日臻成熟的流派传人,全面展示了吉林京剧青年一代欣欣向荣的艺术风貌。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的京剧硕士佘梓铭,在京剧《花木兰》的表演中载歌载舞,将宝剑、马鞭、枪杆等艺术化运用处理的恰到好处,潇洒自如。青年演员闫兆杰和张亚州演出的《打焦赞》,在激烈的跌扑对打中,幽默刻画了杨排风可爱俏皮及焦赞粗莽直爽的人物形象。万婷玉和甄亚红演出的《卖水》,一段经典的“报花名”唱段中蕴含着许多中国历史文化的典故和常识,体现了京剧寓教于乐的文化功用。荀派传人梁菁菁和青年演员曹添成、田亮演出的《豆汁记》,幽默诙谐,形象逼真,引得全场笑声阵阵。青年演员张旭泽和张淑宁主演的《失子惊疯》,剧中的“水袖”技巧上下翻飞,精彩绝伦,刻画了人物痛失爱子的癫狂神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一出戏是当今戏曲舞台难得一见的《老三岔口》,由叶派传人王鹏飞及青年武生王地主演。《三岔口》有新老版本之别,当今戏曲舞台通常演出的是《新三岔口》。1951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京剧院将《三岔口》列为出国演出剧目,由张云溪、张春华在原剧基础上进行改编,将原剧中“琉璃滑”这个勾歪脸的反面角色改名“刘立华”,使之成为正面角色,又删除了“拍瓦”“血彩”“踹桌子”等内容,使全剧更符合代表国家对外演出的相关要求。自此,《新三岔口》成为了各大院团的常演剧目。此次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演出的《老三岔口》,有许多如散金碎玉般的精彩幽默叫绝之处,相比《新三岔口》之规整简洁,《老三岔口》更具趣味性及观赏性。
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张莹同学观看演出后激动地说:“京剧的服饰色彩给了我很多绘画灵感,这次我们是三个同学一起来看,本以为年轻观众会很少,没想到全场有那么多同龄人,我打算建一个微信群,发动更多同学一起来约戏”!
吉林省戏曲剧院副院长王权介绍说:“这次《青年京剧演员折子戏专场》是近年来吉林省演出时间最长的一场戏,超过三个小时,就是为了给更多年轻演员创造演出实践机会,帮助年轻演员快速成长起来。未来我们会继续探索传统戏曲融入时尚元素,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使传统戏曲焕发出青春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