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正值京剧程派艺术大师王吟秋先生诞辰100周年,为致敬这位将毕生心血奉献给舞台的艺术家,4月16日19:00,纪念王吟秋先生诞辰100周年演出将在苏州保利大剧院江南小剧场隆重推出!程派经典剧目将在当代名家的演绎中重现绝代风华,邀您共赏穿越时空的戏曲美学!
王吟秋先生简介
生平简介王吟秋1925年生于江苏苏州,自幼家境贫寒却痴迷戏曲,12岁便进入京剧科班学艺。他早年拜入京剧名旦王瑶卿门下,后成为程派创始人程砚秋的入室弟子,系统学习程派青衣艺术。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中国京剧院并长期活跃于舞台,晚年则投身戏曲教育事业,在中国戏曲学院任教,致力于培养新一代京剧人才。 艺术成就 作为程派青衣的代表人物,王吟秋以清亮嗓音和细腻表演闻名,继承了程派“声情并茂、刚柔相济”的艺术精髓。他擅演《锁麟囊》《碧玉簪》等经典剧目,塑造了许多端庄深情的女性形象。在艺术创新上,他既保持程派传统,又融入个人风格,尤其注重通过唱腔的婉转含蓄和身段的优雅克制,深化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传承与教学 晚年的王吟秋将重心转向戏曲教育,培养了迟小秋、李佩红等当代程派名家,为程派艺术的延续作出重要贡献。他不仅亲自示范教学,还参与整理程派理论,撰写《程砚秋艺术研究》等著作,系统梳理程派表演体系,为后辈留下珍贵的学术资料。 艺术特点王吟秋的唱腔以程派标志性的“幽咽婉转、若断若续”为基础,强调气息控制和咬字归韵,兼具清丽柔美的个人特色。表演中,他擅长以眼神、水袖等细节传递复杂情感,人物塑造兼具古典美与悲剧性。此外,他虽主攻青衣,但功底全面,能驾驭《穆柯寨》等武戏,展现了扎实的京剧功底。 社会影响与评价在京剧界,王吟秋被公认为程派第二代传人中的佼佼者,与赵荣琛、李世济等齐名,并称“程派五老”。他推动了程派艺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复兴,学者评价其艺术“深得程派神韵而不拘泥”,既坚守传统,又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力,成为传统与创新融合的典范。 代表作品 他的代表剧目涵盖程派经典《锁麟囊》《荒山泪》《文姬归汉》,以及新编戏《火焰驹》《英台抗婚》等。晚年录制的《王吟秋程派艺术集锦》成为研究程派表演的珍贵影像资料,完整展现了其唱念做打的精湛技艺。 历史地位 王吟秋一生坚守程派艺术本真,以舞台实践和严谨教学成为京剧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艺术生涯体现了“守正创新”的戏曲精神,既传承了程砚秋的艺术精髓,又为程派注入时代活力,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影响深远。
节目单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