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有骁将,银锤震八方—— 原创京剧《岳家军·骁将岳云》全剧初显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少年强则民族强!少年强则中国强!”京剧《岳家军·骁将岳云》中的青年骁将岳云、关铃在国破家亡的危难关头,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他们遵从民族的召唤,响应岳家军的号令,驰骋疆场、浴血奋战,最后用宝贵的生命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从岳云、关铃身上鲜明展现出年轻战将青春的闪耀和热血的喷发,“岳云”可以说是勇敢的化身,战神的显现,他用自己青春的活力和热血,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绽放出极其璀璨的人性光芒,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忠勇岳家军”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悲壮战歌。剧作家黄先钢以深沉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骁将岳云”大气浩然的军旅人生,全方位展现了这位南宋爱国将领在战火纷飞中的成长历程。
这首由资深京剧作曲家王啸冰谱曲的主题歌,在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器和激昂的京腔音乐伴奏下,强烈抒发了“岳云”精忠报国的满腔壮志。排练场的帷幕轻启,尘土飞扬的远古战场画面瞬间映入眼帘——“骁将岳云”手持银锤巍然立于舞台中央。金军猛将“金弹子”手举双铁锤气势汹汹厮杀而上,两军对峙,剑拔弩张,排练场舞台上人影晃动,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随着宋辽大战的深入,金军连战连胜,紧紧围住了郾城恒阳山口,杨再兴战死了、关铃战死了、所有紧随岳云的背嵬军全都战死了……
在《岳家军·骁将岳云》最后的重场压轴戏“血战恒阳山口”中,岳云浑身带伤、甲胄沾血、步履踉跄、独战群寇,他咬紧牙关、漫天挥舞着鎏金银锤,与金兀术的精锐部队“铁浮图”大军展开了最后的生死决战。只见排练场舞台上20多对“铁浮屠”狼牙镔铁锤死死困住岳云,剧烈而迅猛的武戏场面在一片喊杀声中频频爆发,金兵金将们在硝烟弥漫中腾翻飞跃,浮屠重压,铁锤旋转,岳云则在“满江红”的悲壮旋律中以一己之力拼死搏杀,死死守住恒阳山口,整个戏剧场景将岳云在生死存亡关头不屈不挠、勇敢顽强的英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岳家军·骁将岳云》导演翁国生在全剧中设计编排出多场充满激情的武戏场面,将南派武戏的“三险四砸”“高台腾翻对打”“双锤对双锤交错出手抛接”“群体狼牙双耳大刀档子”等高难度武戏技巧入情入理地融入戏中,让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唱做念打翻”舞台手法在戏中交错揉用,成为推动剧中故事情节递进发展、刻画人物性格激情爆发、进一步深化剧旨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
翁导在此次新戏创作中,特别强调回归戏曲本体,回归“四功五法”。他和舞美设计韩生设置的舞美呈现样式简洁、空灵、写意、诗化,每一场戏剧场景的主舞台基本都是空台。他阐述要体现中国戏曲化的“空的空间”,要把舞台全都让给演员,以表演为中心,以戏曲本体为根基,以歌舞演故事,全面运用中国戏曲的“唱做念打翻”来体现戏剧情节、宣泄人物内心、展示京剧武戏表演,要把整部戏的情景、情绪、环境、戏剧冲突都融注在演员的表演中,体现在演员的身段上,贯穿在演员的情绪间。
此次京剧《岳家军·骁将岳云》的创排,以浙江省的优秀主创为主,同时融合了一些来自全国的资深主创;他们在尊重传统、坚守本体、守正创新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和新颖的舞台表现手法,力求让这部原创剧目焕发出独特的生机和活力。据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副主任、该剧项目策划和演出总监张灵介绍,《岳家军·骁将岳云》在舞台呈现样式上将依据于传统京剧南派武戏的扎实基础进行有机创新,使全剧的演绎更具时代韵律感和艺术的流畅感;而在武打场面中,则大量化用了京剧的曲牌旋律和鼓乐,令武戏部分的音乐性和节奏性更加丰富和灵动。这部戏的创作理念将使“传统元素与现代方式”相结合,“内在本体和外在创新”相交融,“老声腔和新形式”相嫁接。
唱腔设计王世明根据演员自身的嗓音条件,运用演员不同的音区配合、各流派行当的嗓音特性来进行科学的唱腔处理和设计。“高拨子”“二黄”“反二黄”“西皮流水”等京剧传统唱腔版式很全面的运用到演员的激情演唱中。唱念指导王小军介绍说,戏中展示剧中人物内心冲突的“双重唱”“四联唱”“五联唱”等唱段,在韩志仁、张智明等乐队主奏的紧密配合下,将会呈现本剧独特的创新意识。这些“多重唱”的唱腔,会成为本剧中各种人物情感宣泄的高潮点,会对本剧主题立意的提升、人物情绪的喷发起到很好的铺垫和推动作用。
饰演“岳飞”的青年演员庄化宇,以铿锵激昂的京剧唱念和表演,立体塑造了这位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饰演牛皋、金弹子、关铃和金兀术的毛毅、尤志磊、孔令乾、程佩洁四位花脸演员,在翁国生导演的指导下,运用京剧铜锤、架子和武花脸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分别塑造人物,在舞台上各自呈现出不同的闪光点。青衣毛泠璎和老旦张馨雨也运用自己不同的声腔和身段,鲜明展现了岳母、岳夫人复杂纠结的内心世界。
此外,在舞台呈现上,主创团队也进行了诸多创新尝试并进入实际制作。本剧舞美变化与剧情环环相扣,将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沉浸式感受: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和近处巍峨险峻的恒阳山口都会以一种写意性很强的舞美意境呈现在舞台上,士兵的喧嚣、猛虎的啸叫和战马的嘶鸣,也会通过音效设计的细心渲染仿佛近在咫尺;厚重的红色系列背景将会烘托出阴冷血腥的远古战场,以及充满刀光剑影和英勇战神嘶吼的战争情形,岳家军将帅大营内,“岳”字大旗高高悬挂,将营造出一股凝重而又不失壮志的军旅氛围……
在导演翁国生一个多月、数个阶段的“魔鬼化”紧张训练和排练下,壮观震撼的辽宋战争场面已经全部在排练场显现出来了。排练中武戏演员们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有的演员身上多处碰伤、淤青累累;“飞脚翻身滚地急速旋转”、“360度拧身飞旋变体”、“7人连续挑锤抛锤背身接锤”、“跺子前扑腾翻砸人过人”,这些高难度的翻打武戏技巧,都被大家在艰苦的磨练中一一攻克下来了,几个开打的复杂武戏场面也被排练的越来越得心应手、迅猛快捷。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饰演“少年岳云”和“青年岳云”的青年演员黄永和秦官正对这句话最有感受。他们和浙京的群体武戏演员一起,跌打滚翻、旋转腾移,将导演翁国生心中所构想的诸多岳家军波澜壮阔、激情澎湃的舞台画面,通过载歌载舞、边唱边打的重场武戏十分精彩的展现出来。在剧中担任翁导助手的执行导演黄嵩感触地说:“这部大武戏对剧中每一位主演和武戏群场配演都是一次挑战和考验,演这部戏必须要拥有充沛的体力和扎实的基功,四大段重场南派武戏,融‘唱做念舞’于一体的激情表演,单耍、双战、群舞的耍锤、挑锤、转锤和接锤出手档子,技巧难度非常大,没有超强的体力是演不下来的!”
事实证明,一个多月的“魔鬼式”分段排练,整个剧组非常艰苦的“几班倒”创排、初排和连排,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俱都坚持下来了!《岳家军·骁将岳云》已初显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