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一假期的阳光洒向昆明翠湖之畔,一场浸润着传统艺术魅力的文化盛宴在此拉开帷幕。为响应“有一种云南的生活——文旅志愿行”号召,云南省京剧院于5月1日至5日在翠湖公园观鱼楼开展惠民演出,每日两场(13:30、15:30),以精湛的京剧艺术为市民与游客献上节日厚礼。
此次演出阵容鼎盛,节目编排兼具经典传承与时代精神。既有《白蛇传·游湖》《金钱豹》《铁弓缘·茶馆》等传统京剧名段,让观众领略唱念做打的深厚功底,演员们的一招一式尽显国粹精髓。
红色经典剧目亦成为亮点。《沙家浜》再现军民鱼水深情;《红灯记》的精彩唱段让现场观众重温革命岁月的热血与信仰。
多元融合:民族舞蹈与器乐演奏添彩
演出突破单一戏曲形式,融入多元艺术元素。傣族舞蹈《水姑娘》中,舞者身着轻盈傣裙,裙摆流转间似水波荡漾,将云南少数民族的灵秀展现得淋漓尽致;蒙古族舞蹈《莽古斯》则以刚健舞姿与急促鼓点,勾勒出草原文化的雄浑豪迈,赢得阵阵喝彩。
笛子独奏《牧民新歌》《扬鞭催马运粮忙》更是将观众带入辽阔天地,清脆笛音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展现了传统民乐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之美。惠民初心:让传统艺术走近大众
演出现场气氛热烈,观鱼楼内外座无虚席,不少游客席地而坐,更有家长带着孩子早早占位。“带孙辈来看京剧,想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市民张女士表示,连续几天的观演让孩子爱上了“戏服上的花纹和演员的功夫”。来自四川的游客李先生则点赞:“在翠湖边听京剧,既有文化味又有昆明的闲适感,这样的假期体验很难得。”
持续发力:打造云南文旅新名片
作为文化惠民的常态化项目,云南省京剧院近年来不断创新演出形式,通过“戏曲进景区”“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让京剧艺术融入云南文旅生态。此次翠湖演出不仅是一次节日惠民实践,更以“戏曲+旅游”模式为昆明打造“文化会客厅”提供样本——当游客在湖畔品茗听戏,传统艺术便成为解读“有一种云南的生活”的鲜活注脚。
京剧艺术的雅韵余音,在翠湖的波光柳影间回荡。这场浸润着家国情怀与艺术温度的文化盛宴,不仅为五一假期注入厚重人文底色,更让“传统戏曲年轻化、艺术服务全民化”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云南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