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燕翼堂 一曲忠烈魂 | 7月26日-27日京剧《燕翼堂》甘肃·兰州人民剧院即将精彩上演
当百年祖业在烈焰中轰然倾颓,升腾的不是灰烬,而是一个民族永不屈服的脊梁!山东省京剧院倾力锻造的新编现代京剧《燕翼堂》,这部斩获“五个一工程”奖的家族史诗,承载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的荣光,即将点燃全国舞台!
走进剧场,见证一个煊赫家族在民族危亡之际,如何以“毁家纾难”的决绝,书写感天动地的血色忠诚,聆听一曲传统京剧在现代语境下迸发的时代强音!
一部值得您走进剧场的诚意之作
剧情简介:
在乾隆皇帝所赐的金字大匾下,“燕翼堂”第十五任掌门人刘合浦立下誓言,保鲁南刘氏一族家业荣昌,人丁兴旺……
然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时刻,刘合浦的弟弟刘晓浦、儿子刘一梦义无反顾投身革命,用壮烈而短暂的一生践行了共产党人的信仰。两位亲人留下遗愿,革命不胜利绝不入土,刘合浦含泪将亲人遗体浮厝桑行。
外敌入侵,生灵涂炭,先驱的革命精神如火炬般照亮了刘家青年人的心。抗战爆发,他们请命参军,却遭到刘合浦的强烈反对,年轻人据理力争,最终,刘合浦被残酷的现实及孩子们的决绝精神打动,赠枪放行。
几年后,刘合浦的女儿刘增韵被捕,为保全党的机密与父亲的名节而壮烈牺牲。鬼子为征服当地百姓,浇灭蒙山沂水的抗日烽火,逼迫刘合浦做汉奸维持会长,交出“燕翼堂”作为清剿抗日力量的指挥部。无数惨烈的牺牲与无情的现实终于让刘合浦明白了晓浦、一梦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所作所为,明白了共产党人慷慨赴死的生命价值。为不让“燕翼堂”沦为魔鬼的渊薮,他毅然亲手毁掉了这座曾令他魂牵梦绕的宅邸,与仇敌同归于尽……
燕生双翼飞九天,最终会筑巢在家乡的屋檐,向你诉说着——血与火铸就的平安。
家国同构,抉择与升华的灵魂史诗
一部值得您走进剧场的诚意之作
《燕翼堂》取材于山东临沂蒙阴县真实红色家族“燕翼堂”刘氏的悲壮史实。它超越了简单的革命叙事,深刻聚焦于“家”与“国”的辩证撕扯与最终统一。
刘晓浦、刘一梦出身的“燕翼堂”,据说是清朝乾隆皇帝御赐,在沂蒙山区远近闻名。“燕翼堂”自古就有勤奋耕读、家族和睦、开明民主、体恤百姓的优良家风,忠厚传家,贤才辈出。“燕翼堂”富甲一方,当地流传着“三有”:有钱、有地、有人气。在民族存亡的抗战时期,“燕翼堂”以民族大义为重,毁家纾难,紧跟共产党、八路军,献出土地和粮食,带头减租减息,踊跃参军参战。解放战争时期,全力支前,抚育革命后代,投身人民解放事业。
刘晓浦、刘一梦牺牲后,“燕翼堂”家人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一心跟定共产党。抗战全面爆发后,“燕翼堂”在外求学的学子们陆续返乡,有的组织抗日武装,保境安民;有的踊跃参加八路军,积极抗日救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燕翼堂”共有26人参加革命,其中7人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燕翼堂”庄园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用坚固石料层层铸成,宛如一座硕大城堡。“燕翼堂”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曾多次被日军占领,我军多次攻打,都付出较大代价。为了抗日,“燕翼堂”的主人毅然拆除了这所著名的庭院。“燕翼堂”这个刘氏大家族,为创建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剧以磅礴的笔触,展现了个人命运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与伟大,揭示了“没有国,何以为家”的终极真理。家族掌舵人刘合浦,曾恪守“中立保家”的祖训,却在至亲牺牲的血泪与日寇入侵的铁蹄下,经历了灵魂深处的剧烈风暴,最终点燃百年祖宅“燕翼堂”的壮举,不仅是对侵略者的抗争宣言,更是对家族血脉、民族气节最崇高的升华与祭奠。这是一部关于忠诚、信仰、牺牲与觉醒的灵魂史诗,其精神内核直指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