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灯记》唱响校园:红色经典与青春的跨时空对话
“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当这段耳熟能详的西皮流水唱腔在大学礼堂响起,台下00后学子们的掌声与喝彩声,打破了传统戏曲与年轻一代之间的“次元壁”。9月22日,由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赤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赤峰市艺术剧院(赤峰市乌兰牧骑)主办,赤峰市艺术剧院京剧团、敖汉旗乌兰牧骑复排出演的现代京剧——红色经典大戏《红灯记》走进赤峰学院,用极具张力的表演、铿锵有力的唱腔,为青年学子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美育课”。
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复杂的剧情,《红灯记》以李玉和、李铁梅、李奶奶“三代人”为革命事业前赴后继的故事,将“信仰”二字具象化为舞台上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唱词。当李铁梅手持红灯,坚定唱出“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时,台下不少学生不自觉挺直腰背,目光紧紧锁定舞台;当李玉和面对敌人威逼利诱仍坚守秘密时,礼堂内的空气仿佛都随剧情凝结,唯有演员的唱腔在空间里激荡,让红色故事的力量直抵人心。台下的学子们不再是“被动观看”,有人跟着节奏轻轻点头,有人用手机记录下精彩的舞台瞬间,更有不少人在关键唱段结束后,鼓掌叫好,让青春的热情与经典的力量形成热烈呼应。
当《红灯记》的旋律在校园里久久回荡,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传统艺术的“破圈”,更是红色基因在青年一代中的传承。那些关于忠诚、勇敢、坚守的故事,跨越半个多世纪,依然能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同频——这或许就是经典的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些精神,能永远照亮青春的路。近期在赤峰国际会展中心剧场,两场惠民演出以9.9元的票价同样吸引了众多戏迷前往,让大家得以近距离感受红色京剧的魅力,市民朋友们希望以后能多演几场,让这份红色感动跨越年龄与身份,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无论是校园里青春学子的热烈呼应,还是剧场中戏迷观众的意犹未尽,都印证着《红灯记》这部经典作品的永恒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