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幸运成为上海京剧院的一员。自上海戏剧学院毕业进入剧院后,一直受益于院里完备的培养体系,使我不断进步成长。
2010年,上海京剧院根据我的条件,决定让我向童祥苓先生学演《智取威虎山》,希望通过学习,打磨表演。《智取威虎山》是上海京剧院的现代京剧经典,童祥苓先生饰演的杨子荣风靡全国数十年,深入人心。我幼年学唱的第一段京剧就是《智取威虎山》唱段,10岁开始跟开蒙恩师张少春先生学演“打虎上山”片段。对刚大学毕业的我而言,能得到偶像童祥苓先生的亲传,学演整出《智取威虎山》,成为“杨排长”,是极其难得的机会。
虽然此前自学过片段,但经童先生指点,才发现表演中有太多细节需要琢磨。他特别强调人物的台词念白,比如杨子荣的这句汇报:“我们奉命化装侦察,在偏僻的山坳里,救了个哑巴孩子;经他父亲指点,我们到了黑龙沟,搜集到一些情况,查出了座山雕的行踪。”
我念给童先生听,他说像背课文。他传授道:“念白要注意逻辑重音。侦察、偏僻、哑巴、父亲、座山雕这些都是逻辑重音……”童先生还强调细节,如着装:“杨子荣解放军装扮时帽子戴端正,假扮土匪时匪帽略歪,凸显匪气……”同时严格要求唱段基调把握,“打虎上山”要激情,“胸有朝阳”要抒情。
在童先生悉心传授和我用心学习下,我扮演的“杨子荣”得到了观众认可。童先生也一再强调传统戏基础的重要性:“‘杨子荣’唱念做打都需扎实基本功,毯子功、把子功要样样出色。学好传统戏,才能更好展现‘杨子荣’。传统戏是根基,打好了底子,演现代戏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011年,上海京剧院策划“青春跑道”项目,培养青年演员,聘请名师系统指导传统经典剧目,“以戏促功”,帮助我们掌握本行当、流派的代表剧目。得益于此项目,我得以脱颖而出,在项目第二年,我获得了“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电视大赛”金奖(榜首),并因此进入第六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深造。“青春跑道”为我艺术成长新阶段提供了良好开端。2015年,上海京剧院又选送我参加上海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上海文学艺术奖·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评选,最终作为最年轻的戏曲演员入选。计划制定了三年培养目标和实施计划,至2017年底逐步完成。这三年中,院里聘请多位专家名师传授流派经典剧目。关松安老师还常就非剧院要求的剧目指点我。他要求学程式避免僵化,加入思考,充分理解剧情人物,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程式。
我不断向前辈求教,吸取养分,提高艺术水平,夯实积淀,每年学习掌握几出经典传统剧目,领会京剧精髓。更多舞台实践机会提升了我的表演技艺和艺术魅力,每年以个人专场形式展演刻苦学习、精心筹备的经典剧目。2015至2017年,在剧院支持下我完成了8场“文韬武略”专场演出和个人演唱会“鸣”——蓝天京昆知音会,并制作首张个人专辑《蓝调皮黄》。
2017年,我顺利完成“青研班”学业,所学经典剧目通过个人专场完成呈现。汇报展现了培养成果,接受了观众和专家检验,也见证了我的成长进步。这三年中,我对传统戏的学习继承之外,在演绎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增强了对角色的理解,表演更加细腻,逐渐形成个人艺术风格,艺术上更具触类旁通意识,积极尝试。在上海京剧院领导支持下,我有幸受邀主演上海昆剧团《邯郸梦》,获计镇华老师悉心指导,并凭借该剧荣获2017年“第二十七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同时,我演出的《智取威虎山》已逾百场。能作为剧院代表剧目的主演,第六代“杨子荣”呈现这部经典,我倍感珍惜与感恩。
《智取威虎山》带给我太多回忆,也让许多观众认识了我。但也因这出戏,我不得不暂停演出。2017年8月初,演最后一场“会师百鸡宴”开打时,因配合失误,我不慎脚部重伤,几乎无法站立。但当时念头是“我蓝天可以倒下,英雄杨子荣不可以倒下。”于是我坚持单腿支撑,与“座山雕”完成开打直至剧终,最后被同事搀扶谢幕。
演出结束当晚紧急送医,经诊断我的右脚八处撕脱性骨折,术后需静养恢复。期间市委宣传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和剧院领导的关怀慰问、同事们的探望照顾,让我深感温暖,也更盼早日康复回报大家。
在恢复期,各地戏迷朋友纷纷送来问候鼓励,有的甚至登门慰问。这一切让我牢记要做一名懂得感恩、奉献、心系观众的青年演员。
2018年10月,伤愈后我重返舞台再演《智取威虎山》。一年多未演,虽有“四功”、“五法”功底,大致演下来不难,但我不想让喜爱这出戏、喜爱杨子荣、童祥苓老师和上海京剧院的观众失望。
要在台上演出杨子荣的精气神,表达他的机智勇敢、出生入死和满腔热血,必须深入他的背景和内心。童先生常说:“该去看看杨子荣同志的家乡纪念馆,对演好英雄有帮助。”为此,我专程前往山东牟平杨子荣纪念馆和故居。最触动我的是杨子荣说的“为人民的利益生死不怕,对敌人就一定会神通广大”。我告诉童先生参观之事,他说:“非常好,要想演活人物,必须深刻了解他。”
除每年主演《智取威虎山》外,2020年起我有幸参与上海京剧院创排现代京剧《红色特工》,讲述隐蔽战线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蒙院领导信任,我扮演主角“李剑飞”。演好这样一位杰出地下工作者绝非易事。我做了大量功课,应用多年积累的表演技术,借鉴传统戏手法丰富塑造。主演“杨子荣”的经验,为塑造“李剑飞”这一深入敌后、智勇双全的人物提供了宝贵参考和启发。
过去这些年,通过剧院系列培养计划的学习,我收获丰厚、进步显著。向童祥苓、关松安、李浩天、计镇华、黄小午、张克让等名师学戏,我深受老艺术家们对艺术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精神的感染。他们教学一丝不苟,要求严格,倾囊相授,亲身示范,及时纠错启发,真心希望我能完整精致地继承好经典剧目。今年,我荣幸凭借主演《智取威虎山》获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遗憾的是,童祥苓先生已于2024年驾鹤西去,未能生前得知喜讯。但我相信,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得知我对这出戏的继承获得专业肯定,定会欣慰。
老师们的榜样作用,让我对表演提出更高要求,在发挥个人特点基础上,竭尽全力演绎好角色。他们的言传身教,使我深刻理解“艺无止境”。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真正的“德艺双馨”,也不断提醒自己谦逊好学,自律厚德,提升修养格局。
于我,京剧艺术是毕生热爱的事业。业精于勤,我仍需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继承老一辈艺术精神,潜心耕耘,用不懈奋斗书写艺术人生。在弘扬传统、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坚持守正创新,探索新时代戏曲艺术发展方向,做好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