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漫卷时光,掌声轻叩心门。日前,复旦大学邯郸校区靳以剧场内,一曲京韵奏响黄浦江涛与松花江潮的共鸣——“江城京韵·复旦风华”京剧交流活动在此启幕。
以国粹为桥,让吉林市的“京剧根脉”与上海高校的“青春活力”相拥,在南北文化的碰撞里,写就一场传统艺术的当代回响。活动伊始,吉林市京剧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召君开启往事,从京剧起源,缓缓铺陈吉林与国粹的百年情缘。
戏台之上,风华正浓。史秉权携双刀、握大枪,衣袖轻扬时如流云舒卷,枪尖翻转处似银龙跃空,一招一式里尽是京剧武行的刚劲与灵动,台下喝彩声浪迭起,漫过剧场的檐角。脸谱体验环节,学子脸上勾勒油彩:朱红绘忠勇,蓝色彰凶悍,墨黑表刚直…… “红脸关公、白脸曹操”的人物风骨,悄悄“种”进了年轻人的心里。《迎春曲》的京胡声轻透全场,演出大幕徐徐拉开。先有复旦师生登台亮相:《三家店》里秦琼的壮志未改,《钓金龟》中康氏的慈音婉转,《凤还巢》的俏语嫣然,《红灯记》的正气浩然……清脆的声线里,表达着对传承的赤诚,让台下看见“国粹在青春里生长”的模样。
互动教唱环节更添意趣,张召君领唱京韵版《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裹着西皮二黄的婉转腔调,京腔京韵顺着喉间、循着屏幕,成了此刻最鲜活的记忆。
随后,吉林市京剧传承保护中心的演绎,让整场活动浸在经典的醇香里。《枪下场》的武戏惊心动魄,枪影翻飞间似有金戈铁马;《红娘》里“叫张生”的俏语娇音,甜得让人眼前一亮;《贵妃醉酒》中“海岛冰轮初转腾”的婉转,将盛唐的雍容与落寞唱得淋漓尽致;《天女散花》的长绸舞,如漫天飞絮轻落,把神话的空灵揉进了戏台的方寸之间。
活动最后,原创京歌《大东山水迎天下》的旋律响起,“大江东去,长白山来”的豪迈唱腔,裹着吉林山水的壮阔、复旦校园的朝气,在剧场里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