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教育厅主办的吉林省历史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11月3日在长春光华学院拉开帷幕。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带来的现代京剧《土地长歌》惊艳亮相,同期举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让校园成为传承吉林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课堂。
活动伊始,一场精彩的国粹京剧专题讲座拉开序幕。主讲人常峰赫作为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二级演员,兼具文旅部2025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中国京剧"希望之星"等多重头衔,深厚的艺术造诣让讲座内容精彩纷呈。他以生动的语言拆解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学生们打开了了解京剧艺术的大门,还邀请学生上台互动,让没有接触过京剧的孩子尝试京剧技艺,为后续的演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现代京剧《土地长歌》的上演将活动推向高潮。这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重点作品,以东北黑土地为背景,讲述了农民牛喜田坚守耕地、带领村民科学致富的动人故事。剧中"护苗抗灾""拒征守田"等激烈的戏剧冲突,生动展现了农民与土地血脉相连的情感,深刻诠释了"谁来种地"的时代命题。
作为剧团首部乡村题材大戏,该剧启用本土优秀青年演员挑大梁,"黑土地人演黑土地事"的演绎方式让剧目更具地域特色与感染力,其融合秧歌元素与数字乐队的音乐设计,更展现出传统艺术的现代活力,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
"这样的进校园活动太新颖了,能让更多人感受国粹魅力。"长春光华学院电影学院学生张俊成看完演出后难掩兴奋,他说,希望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走进校园,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吉林省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另一位学生徐众淇更是主动上台与演员互动耍花枪,他表示第一次接触京剧基本功就深深着迷,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深入学习。
与此同时,非遗进校园活动在长春光华学院开展。长白山熏样剪纸、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人参香非遗制作技艺、白氏面塑、彭祖述石刻艺术、吉派新中式技艺等多项非遗项目集中亮相。
彭祖述艺术馆工作人员苏笑莹带来了刻有《岳阳楼记》的微刻方章和松花石宫廷宴雕刻作品,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这项吉林特色非遗的历史渊源,不少学生在展区驻足体验,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精湛。她说:“参加这次活动,主要是把咱们吉林自己的文化宝藏带到学生身边,希望学生们了解这些宝藏背后的历史,充分了解咱们吉林省自己的文化。”
吉林省历史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讲座、演出、展览等多种形式,将吉林历史文化遗产与校园教育有机融合,不仅让学生们领略艺术魅力,感受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未来,吉林省历史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将陆续在省内校园内开展。摄影 张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