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晚,“鲁商之韵·山东省迎十八大京剧晚会”在山东会堂举行,梨园名家荟萃。著名坤生王珮瑜清唱了《珠帘寨》、《搜孤救孤》传统唱段,唱腔时而激越峭拔,时而恬淡雍容,一番演绎博得满堂喝彩。
爽利的寸发,清瘦的身形,一副眼镜更显外表文弱。12日下午,正式演出开始前,记者在山东会堂休息室见到王珮瑜。“山东是京剧大省,京剧氛围好,山东戏迷很懂戏也很爱戏。”王珮瑜说,自己曾到过济南、滨州、潍坊等多地演出,山东戏迷的热情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音会展示京剧的另一可能性
当晚,王珮瑜身着西装登台,俊秀儒雅的书卷气自然流露。她的老生演唱古朴隽永,尤其擅长刻画气质清雅、内具风骨的士大夫角色。王珮瑜是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也是建国后专业戏校培养的第一位京剧女老生,京剧票友称其为“瑜老板”。
今年上半年,王珮瑜发起了京剧艺术中的实验之举,推出了个人特色鲜明的清音会。在全国六个城市展开巡演,共十二场戏。演出现场只有一个屏幕,一桌一椅,女老生的唱念做打、一举手一投足,牢牢吸引了年轻观众的眼球。
“有别于传统京剧舞台,演出有解说、有互动,更像是一场沙龙,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王珮瑜介绍,表演过程中,她会发问,即兴和观众互动,最后还加上了吉他伴奏的部分。这些尝试让观众和演出融为一体,传统京剧不再高高在上。
“贫困戏剧”还原“人”的艺术
与王珮瑜交谈起来,能够感受到她对京剧艺术探索新出路的胆识。“贫困戏剧”是一个关键词,点明了她对京剧艺术纲领式的宗旨。
何谓“贫困戏剧”?王珮瑜介绍,这一观点最早由她研究生阶段的论文导师蒋锡武提出。“戏剧尤其是京剧,要提倡‘贫困戏剧’。不是说京剧舞台要特别简陋,也不是说我们京剧人特别贫穷,而是说当在舞台上一窝蜂地追求声光电、舞美包装时,京剧人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京剧是一个演员的艺术,是一种‘角儿’的艺术,舞台上最核心的必须是演员的唱念做打。除演员外,所有外围的包装只是锦上添花。”
王珮瑜把京剧演员最核心的部分抓住,剥去华丽包装,强调舞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突出演员,突出演员的一举一动。于轰轰烈烈的舞美流行反其道而行,反而有了去繁就简、“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力量,这就是“贫困戏剧”。
演员个人品牌靠专业团队
像清音会这样的演出,虽只一个人站在舞台上,但王珮瑜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专业我就是唱戏的,但要把王珮瑜三个字做成一个品牌,涉及到品牌推广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要专业团队。”王珮瑜介绍,她背后有一个推手,由所在院团提供舞台道具,专业工作室推广品牌包装。这比一个人零敲碎打推广京剧来得更有效率。
“我们非常有意识地想要开拓新的市场。”王珮瑜认为,京剧之所以受众有限,与其难以融入当下文化消费习惯有关。她因此定期会参加艺术营销的课程,并明确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把个人品牌做扎实。
在王珮瑜的理念中,做实个人品牌,让更多人知道王珮瑜的名字,意在让更多人了解京剧艺术。“我是一个媒介,是一个通道。我们只是提供一个菜单,让大家多一种选择,多一个接触到京剧的机会。”她坦率表示,对王珮瑜的品牌包装如果能成功,希望可以用在别的京剧演员身上,走出一条京剧推广的新路。
让更多人了解国粹之美
今年王珮瑜在北大、清华等院校主讲的京剧公开课上,人气爆棚。现场教学的讲座,曾经以300多人齐声合唱热情收场。无心插柳的大学公开课,也变成了王珮瑜推广京剧的重要方式。
“现在大学生尤其是90后年轻人,接受能力、感受能力是非常强的。只要给他们好的东西,他们是会感知到的。”王珮瑜说。虽然京剧艺术古老而传统,但当同学们看到,台上这个人竟然是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自然而然发生兴趣。“这不是我个人的魅力,是京剧本身散发着足以引起观众关注的魅力。京剧是一门经得起推敲的艺术,她本身具有这样的力度。”
在家乡苏州,王珮瑜和学校联合,对小学生进行兴趣社团培养。“我的要求是,每个班级学习最好的小朋友,才能到我这里来唱戏。我就是倡导要让那些优秀的孩子,有能力先做好功课,然后再来唱京剧!”谈到这里,王珮瑜信心满满。这项从00后抓起的京剧娃娃工程,目前正在扎实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