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京剧团团长杨国起(资料图片)
剧团简介:石家庄市京剧团始建于1946年,前身为辛集革艺剧团。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艺术传统的剧团。李少春、袁世海、王玉蓉、梁慧超、杨荣环等诸多京剧名家都曾与该团合作演出。1957年全国“四大须生”之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奚啸伯先生加盟该团,剧团艺术水平大增,艺术特色更加鲜明,逐步形成了高擎“奚”派旗帜,荟萃诸多流派的剧目特色和艺术风格,在内地京剧界享有颇高的声誉。
您好,十八大刚刚胜利闭幕,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学习十八大精神的热潮当中,河北也在着力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我们希望通过这次采访,让更多的网友了解咱们京剧团以及咱们剧团在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工作。
记者:首先请您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京剧团近两年的工作。
杨国起:近两年,面对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京剧演出市场萎缩、滑坡的局面,我们抓住机遇,在培育人才、打造精品、占领市场上下功夫,2011年,我团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红梅大赛河北赛区红梅大奖1项,金奖3项,银奖1项;2012年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展演的二等奖;第七届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铜奖等。
记者:今年已经演出了多少场?下乡演出多吗?
杨国起:我们主要还是以下乡演出为主。今年共演出了125场,其中公益演出有25场。
记者:石家庄市京剧团在优秀剧目传承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杨国起:剧团的生命力在于出人出戏。2011年,我们团青年演员赵玉华领衔主演的优秀传统剧目《铁弓缘》几经加工提高,在中央电视台《空中戏院》直播,成为我们团的名牌剧目,几年来,我们还先后排演了新编古装京剧《红玉良缘》、《华阳公主》和《范仲淹》,目前剧团聘请组织了专业人员,相继对《赵氏孤儿》《桃花村》等常演保留剧目进行了整理加工,并在演出实践中不断打磨完善。在确保演出质量和演出效果前提下,让这些传统剧目以新面孔与观众见面。
记者:我们都知道京剧这个行当非常辛苦,团里的后辈力量是否充足?
杨国起:京剧是一们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对演职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极高。为了提高中青年演职人员的主业修养和业务技能,我们一方面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培养模式,为青年演员快速成为尖子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鼓励青年演员参加各种赛事和演出,抓住机会展示自我,磨练技能。但是目前优秀的尖子人才还是比较缺乏。
记者: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剧团在体制改革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做了哪些工作?
杨国起:最大的困难当然是资金方面,面对剧团经济不景气的情况,我们实行是全员聘任制。对所有专业人员实行职称、工资评聘分离,演职人员的工作业绩与切身利益挂钩,增强剧团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让剧团重新焕发生机。
记者:十八大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结合这句话,在京剧艺术发展发面,能谈谈您的想法吗?
杨国起:剧团党组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进一步树立和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努力为百姓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我们今年加市演艺集团“石演大舞台”系列演出,使京剧艺术走近了老百姓,演员们热情宣传演出,拉近了京剧与人们的距离,使群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喜爱京剧艺术,同时受到各界的喜爱和赞扬。我们积极响应上级有关号召,主动为“明博相声沙龙”、“兰馨京剧社”提供活动场地,为活跃市民夜生活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记者: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请您谈谈市京剧院在这方面都作了哪些工作并有什么打算?
杨国起:我团一直致力于服务基层一线群众,特别是今年,我团主动送戏下乡、进社区,采取多种形式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使京剧艺术扎根基层,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明年我们将加工、包装、提高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使之成为能代表剧团演出水平、高质量的常演剧目,我们将为梅花奖演员挖掘整理骨子老戏《勘玉川》《珠帘寨》,恢复排练一两台有青年演员主演的业务剧目;另外还将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京剧敢闯大码头的理念;积极参加“一月一名剧”“石演大舞台”系列活动。
记者:目前,河北正在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在这个过程中,您认为咱们团该如何做?
杨国起:还是要出精品。文艺工作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精品生产工程,努力推出更多“两个效益俱佳”、“两个市场都占”、“三性统一”,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佳作;讲修养,按照“德艺双馨”的要求,加大人才发掘、培养、引进力度。剧团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进步,不断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为省会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目前已经进入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通过网络了解艺术、分享文化。您是否也会考虑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杨国起:我们正在考虑。这种新的科技和老的艺术结合是非常好的。使很多年轻人能够了解京剧,了解我们自己的民族艺术。
记者:作为剧团的管理者,从您自己的角度上您觉得应该如何为振兴发扬京剧艺术做出贡献?
杨国起:“钱”还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资金不足,我们剧团干部职工、演职人员的办公环境、排练环境、演出环境目前确实是挺困难的。但是环境不能影响发展。今年7月份,领导班子经过不懈努力,从去年开始跑办的家属宿舍暖气安装工程竣工,解决了困扰大家二十多年的取暖问题。同时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夏季及时给大家发放防暑降温茶叶,冬季全额发放取暖费,以及预发工资、离退休人员的职务津贴等,这些措施使群众生活得到改善,演员满意度升温。
2013年,是十八大后的起步之年,作为石家庄的老京剧团,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虽然京剧发展有难度,但我们会找准发展方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思想做好戏、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