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傍晚时分,北京的街头大雨如注,路上巷口、公交车站、地铁站台,人流拥堵、车流拥堵,人们的出行遇到很大的麻烦,后来,新闻媒体报道,说是百年不遇的一场暴雨从天而降。
于魁智、李胜素演出《红鬃烈马》
就是这场暴雨降临的当天晚上,在位于北京城北海淀学清路石板房的金五星家具建材综合市场五层的金五星大剧院里,800多个观众席位早已是坐得满满当当了,七点钟,京剧《红鬃烈马》准时开演了。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艺术指导于魁智和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扮戏登台,带领着一团的演员、演奏员,在老百姓的家门口为广大观众唱起了大戏。
这天晚上的全部《红鬃烈马》,也是国家京剧院一团在金五星大剧院七场演出的最后一场。从6月17日开始,北京金五星集团本着“企业出钱,请百姓看戏”的宗旨,在其所属的金五星大剧院里,办起了公益性京剧演出,推出七台大戏,以此迎接建党九十周年的盛大节日,以此回报社会各界观众,国家京剧院一团欣然应邀担当全部演出任务。
其实,很多观众也不会知道,在这七场演出之前,国家京剧院一团刚刚从山西太原演出四场“高雅艺术进校园”归来,而于魁智、李胜素这两位艺术家也是在两天之前刚刚结束太原的两场重要演出返回北京的。再有,6月23日这天晚上的大戏演出之后,也就是第二天的晚上,国家京剧院一团的演员、演奏员又将踏上行程,开赴湖北武汉,还要在湖北、河南、广东等地实施国家京剧院“红色经典中华行”的专题演出任务,可谓辛苦备尝。
一路辛劳不已,一路马不停蹄,可是,北京金五星大剧院的这一系列演出,国家京剧院一团还是重视非凡,调集兵力,全力以赴。对此,于魁智说道:“走进金五星大剧院,也是国家京剧院一团演出思路的一个明显调整和重要转变。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多方探索和广为实践,就是要不断拓宽演出市场,让广大观众多看戏,让国家院团多演戏,尤其是让青年演员多登台、多唱戏;这也是京剧的出路所在、影响所在。”
从金五星大剧院的大幅海报上,也可看出这七场演出的不凡戏码和阵容:有于魁智、李胜素、张静、马翔飞、潘月娇、王宝利等上演的《红鬃烈马》;有丁晓君、李阳鸣、马翔飞、郭瑶瑶、吕耀瑶等上演的《四郎探母》;有郭瑶瑶、张威、崔馨月等上演的《遇皇后·打龙袍》;有宋奕萱、张威、王芳等上演的《红娘》;有陈静、张威、王珏等上演的《金玉奴》;有吕耀瑶、王芳等上演的《锁麟囊》;有王好强、胡滨、危佳庆等上演的《闹天宫》;一水儿的经典名剧,一水儿的唱工戏,按照前来看戏的一些老观众的说法,真是“听着过瘾,看上就不想动啊”。
在演出现场,负责接待任务的莫经理介绍说,金五星集团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以文兴商、以德经商、以情助商”的经营方针;党的九十华诞在即,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宣传优良传统和道德观念,企业想到了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推出京剧系列演出,以丰富企业周边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广大戏迷、特别是满足北京城北地区戏迷观众的看戏愿望;这样,金五星集团与国家京剧院友情洽商,将七场京剧大戏请进金五星大剧院,结果,吸引了众多观众,大大超出主办方的预料。
莫经理说道,事实上,按照演出海报的预告,从6月1日开始,在金五星综合市场购物消费,即可到金五星大剧院领取一张戏票,大剧院每天限量发放。可是,没有想到,从6月2日起,每天早上六点多钟,就有许多戏迷从京城的四面八方赶来,长长的候票队伍也形成金五星大剧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莫经理还说,为了找到一个最佳座位,即能够近距离欣赏国家京剧院一团各位名角的风采,从6月17日第一场演出开始,不少戏迷几乎都是每天一大早,在7点钟左右就到了演出现场的检票口,在等待近九个小时的排队时光后,入场观看演出,到了演出结束,前后共计十几个小时之多,对于这些戏迷来说,你看不见其疲惫和劳乏,能看见的只有他们脸上绽开的欢快笑颜,他们乐此不疲。
到了6月23日这天晚上,有于魁智、李胜素主演的大戏《红鬃烈马》,尽管当天下午突降大雨,也没有挡住观众们,还有从丰台、石景山、昌平等地远道赶来看戏的人们。莫经理最后说道,七场演出结束了,观众们可是意犹未尽,流连忘返,都纷纷询问,何时还有京剧,期盼能在金五星大剧院再次看戏。(供稿:伊人 摄影:陈仲健 )
谢幕时,热情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