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在指导林先生发音
圆梦之旅第一站:
温州市京剧团和苍南县京剧团都已解散多年,散落在民间的“京剧达人”到底身在何方?他们是否愿意教授毫无功底而且已介中年的林先生?
踏破铁鞋 老师就在苍南处
给林先生找老师颇费了一番功夫。一接到这个任务,小编马上广发“英雄帖”,向周围的朋友打探有关温州和苍南京剧团的老师,却发现温州的京剧团和苍南京剧团均于上世纪80年代解散了。倒是很多越剧老师打电话过来说,要学越剧的话来找他们。
几经搜寻,我们终于得知原先温州京剧团夫妻档的刘先生夫妇的消息,通过网络联系,原来刘先生夫妻两人已经定居上海,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一番折腾后,我们找到了现任温州业余京剧团的团长唐陈岳,他很热情地向我们推荐了一位冯老师,据说冯老师以前是专业的京剧演员,后来因为剧团解散,她不得不转行。但是热爱京剧的她,在业余时间依然时常练练嗓子,唱几段,也带了几个学生。当她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就详细询问了有关林先生的情况,知晓林先生没有任何功底又身在苍南时,她有些犹豫了,她建议我们,还是帮林先生找位苍南的老师,一来方便林先生,二来她自己没把握是否能帮林先生圆了这个梦。
关键时刻,唐团长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苍南文化馆的黄秀琴老师,黄老师对京剧各派都比较熟悉,特别精于梅派和陈派,而且黄老师人在苍南,如果林先生要学习的话,跟她学是最方便的。于是小编连夜联系到黄老师,把情况大致讲了一下,虽然最近黄老师很忙,但仍欣然答应可以腾出一点时间,接待一下林先生,顺便看一下其资质。
开不了口 原来他怕遭人笑
6月22日下午两点多,小编如约在苍南文化馆楼下碰到黄秀琴老师和林先生。林先生个子不高,讲话轻声细语,非常腼腆。到了排练厅,黄老师说,看着林先生有点面熟,林先生回答他曾经在去年下半年时上过黄老师三四节课,只是那时候很多人一起学,他非常崇拜黄老师,苦于没有胆量在上课的时候站起来练一下嗓子。这次能有机会拜见黄老师,让她指导一下真是太幸运了。
林先生对京剧的痴迷,缘于一两年前,那时家里隔壁来了一帮京剧票友,闲来无事常聚一起弹唱吊嗓子。听着听着,慢慢地,京腔这种优美的唱腔让林先生开始入戏了。他说,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了,京剧中的唱腔让他非常迷恋,一有空,他会学着唱腔哼上几句。去年有一次跟大家练老生,别人觉得他比伴奏快了一点,这使他对学戏曲有些自卑。而他心中非常想学旦角,可是又担心一个大老爷们学旦角遭人笑话,所以都是躲在家里偷偷哼唱。黄老师听到这些,说中国旦角大多是大老爷们呢,像梅派的梅兰芳、尚派的尚小云、程派的程砚秋,还有荀派的荀楚生四位大老爷们,可是四大名旦,男人学旦角不应该有所顾虑的。
名师指点 登台表演一定拍给晚报看
黄老师仔细打量了一番林先生后说,形象很不错,非常适合扮演旦角。小编也马上帮林先生询问,那愿意收已是中年的林先生为学生吗?黄老师说她现在教的学生也以小孩子为主,但是像林先生这种年龄的人她还是很乐意接收的,因为这个年纪的人,有一定文化底蕴了,能够听懂理解唱词的含义,表现出来可能更声情并茂一些,而京剧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这些对成人来说更易于表现出来。说着说着,黄老师还为我们展示了一小段“野猪林”选段。林先生可能比较腼腆,一直没有在黄老师面前亮一下嗓子。黄老师说:“没关系,你一下子可能不好意思发这个假音,我先教你两招基本功,你在家有空的时候可以慢慢练。”首先,没事的时候多练练“啊、咿”两个音,用小嗓(亦名假嗓)唱出来,这种发声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其次再把音拖长,每次用手表算一下时间,练自己的气息。黄老师建议说,现在网络发达了,有时间可以上百度查查,那里有各种唱段,传统、现代都有,多熟悉伴奏,全面了解唱腔和伴奏的关系。同时,练的时候也可以自己录音,再放出来比对一下。
黄老师建议林先生先回去练一段时间,感觉有胆子唱出来的时候可以再来找她。小编忍不住又帮林先生询问,那像林先生这样子如果想登台表演有可能吗?黄老师笑着回答,当然可以。如果林先生嗓子好的话,他自己又那么有兴趣,学几个月后应该可以上台唱一段。
我们原想让黄老师拿些戏服出来,教林先生怎么装扮,但是黄老师告诉我们剧团解散后,衣服都被金乡那边拿走,现在她自己上台一般都是表演现代京剧,如果要表演传统的,不同剧目得去温州的店里定做衣服。林先生如果想要一套戏服的话,可以去温州定做一套,价格也不贵。没有看到老师穿着戏服表演一段,也算是我们和林先生此行的一个小小遗憾吧。
告别林先生时,他动情地说,真是没想到晚报这么热心,他也是无意中看到这个圆梦预告的,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了电话,这么热的天,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如果哪天他可以登台表演,一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我们也衷心地希望早日看到林先生登台表演,尽快实现他心中的梦想。
梦想回顾:
42岁的林先生是苍南县某事业单位的一名会计。虽然毫无戏曲功底,但是他的心里却藏着一个“舞台梦”。他说,平时闲来无事,喜欢哼上几句,看电视的时候最喜欢看戏曲频道的《过把瘾》节目。“真希望有一天也能跟那些戏曲名家一样,穿上戏服,有板有眼地唱上一曲。”打进我们的“圆梦之旅”热线,林先生说:“你们媒体认识人多,帮我介绍一个好师傅,那就是我的荣幸。”(霞燕/文 余日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