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的最后几天直播,赶上了。打算把长假前几天里断断续续看的《空中剧院》的直播的文字,慢慢地汇总整理好向各位老师汇报。这两天的文字就跟着《空中剧院》直播的时间表走。
10月6日,国庆长假的第六天,《空中剧院》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继续直播,播出的剧目是京剧《击鼓骂曹》和《春闺梦》。恰好是一刚一柔。主演:《击鼓骂曹》是上海京剧院的傅希如;《春闺梦》是天津青年京剧团的李佩泓。
个人以为,就演唱而论,两位主演都比较完美的发挥出了流派的特色,同时,在展示流派唱腔时,也有个人风格的容纳;在塑造人物上,或者说在营造舞台气氛方面,以不才拙眼而观,似乎傅希如的祢衡有更多的人物气质了。且容不才慢慢地向各位老师道来。
从祢衡的出场开始,你可以看到傅希如对祢衡这个人物的把握程度,而且不难看出傅希如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让观众接受这个祢衡。你看,在上场门跨出的第一步里,祢衡的那种自负的性格已经被“走”了出来;破衣烂衫里的 有点单薄,附着 的骨头却是如此的不驯!
自然,《击鼓骂曹》的看点是要听祢衡连唱带“骂”的,如果你唱好了,鼓也击得漂亮,但没有叫人体会到“骂”的意境,我想,表演不应该叫成功。倘若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不才斗胆的在各位资深戏迷老师面前说一句,傅希如的表演是成功的。
这个“成功”主要包含这样几点:演唱时刚柔相济的流派特色的展示,尤喜欢戏里的几段【二六】和【快板】;气质形象的造型,面部表情保持着的不屑一顾;击鼓时,眼神里的那种桀骜不驯甚至还有一点挑衅的意味的展示;鼓点里汇聚的祢衡心里愤怒,神情上不屈威武、不畏权贵;这样,祢衡内心里的愤懑得到了立体化的呈现而不是平面化的表演了。
稍有点意犹未尽的是:觉得,祢衡本质上是一个书生,除了在特定的情景下的“刚、傲、硬”的人物性格展现,是不是还可以在前面的表演里略添一点“文”的方面的表演,这样,人物的展示就更加丰富了;还有,以为,对曹操形象的刻画略淡了。如果在击鼓时的生气有一点小动作的表示,在要让祢衡去劝降刘表时眼神有一点表达,舞台会不会更加丰满?对不起,这只是不才的一点感觉而已。或许,根据传承下来的表演当是如此的。那就是我在胡言乱语了。
《春闺梦》一戏,假如我们以单个人物的表演来看,张氏这个人物在舞台上的呈现的可观性还是比较强的。唱、做、表、水袖和身段亮相等演技的展示,无一不把程派的表演特色作了尽情的展现,使观众一饱眼福。不过,以不才拙眼之观,这些有相当浓郁的流派特色的表演并没有把舞台气氛烘托出来,尤其是小夫妻之间的那种缠绵、怨嗔、娇羞乃至梦醒后的绝望,与以往看过的比较细腻的《春闺梦》比较,这一回舞台气氛可以说是“粗线条”、显得有点单薄了。特别是在【二六】和【南梆子】的表演上,给人有一种流于表面的感觉,而非出于张氏内心里的一种情绪的宣泄和表达。
呵,不好意思,长假里的头一篇文字,就给您添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