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动态
 
 
 
 
 
 
 
 
 
 
倪茂才舞台生涯四十年记
国粹京剧   2019-07-25 10:44:38 作者: 龚保华 来源:吉林日报 文字大小:[][][]

    遏云一声荡梨园——倪茂才舞台生涯四十年记 

倪茂才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倪茂才与李和曾先生

1987年,倪茂才与李胜素排演《四郎探母》

在戏曲电影《孙安动本》中,倪茂才饰孙安

倪茂才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饰杨子荣

倪茂才主演大型原创现代京剧《杨靖宇》

倪茂才在《逍遥津》中饰汉献帝

        梨园折桂,梅兰齐芳。踏雪折梅犹怀馨,临风采兰更生香。

        2009年,折下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2010年,又采堪与梅花媲美的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榜首。珠玉在怀,环佩其鸣——他,就是吉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京剧高派传人、吉林省戏曲剧院院长倪茂才。

        “高亢嘹亮,奔放洋溢,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这是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先生为京剧高派艺术总结的16字箴言。在京剧老生流派中,高庆奎先生所创立的高派,以唱腔高亢而独具一格,他的唱腔善传悲怆激昂之情,并创造了不同于谭派风格的“疙瘩腔”“楼上楼”等声腔技巧。而倪茂才,则是高派传人中的舞上青云之人。

    折梅采兰 高派传人舞青云

        2008年,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2009年,折“梅花”;2010年,采“兰花”;2017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倪茂才以骄人的业绩囊括了这些极高的荣誉。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和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榜首,填补了吉林省在该奖项上的空白。

        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于1983年,是中国戏剧最高奖项,其宗旨是为了表彰和鼓励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作出较大贡献的戏剧演员。2009年5月,倪茂才凭借一出整理改编的传统京剧《孙安动本》,荣获了第二届中国戏剧奖·第24届中国梅花奖。

        梅花奖是表演艺术高水准的标志性象征,是戏剧人通过汗水和心血铸就的金牌。在全国若干个文艺类奖项中,为获奖者举办讲习班也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倪茂才对著名剧作家罗怀臻在“梅花奖演员读书班”中所讲的话有着深刻的领悟:“获奖是对一个艺术家的一种评价,而不是终极的评价。一个人的代表作,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身份证,代表着某一阶段的个人、剧团、剧种、地域乃至戏曲表演艺术的最新创作和最高水准,是一个时期戏曲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时代标识。”梅花香自苦寒来,它道出了梅花奖的深刻寓意。倪茂才深知——作为梅花奖获奖演员,不仅要保持梅花奖的荣誉,还要在艺术上实现新的跨越,不断开辟新境界。不仅在舞台上才华横溢、光彩照人,生活中也要疏朗明快、单纯快乐、爽直轻松。所以,他认为:做人本色——纯厚善良;对待艺术——极度苛刻,精益求精,苦而不悔,乐在其中。这,正是梅花奖所提倡的精神。

        2010年4月7日,在第2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典礼上,倪茂才又获得了“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并荣登“主角奖”榜首。颁奖典礼上,倪茂才以传统与时尚结合、现代手法与传统唱段相融的诗意沙画京剧《孙安动本》技惊四座,与沙画表演者共同演绎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飘舞的轻沙挥洒画就,京韵画意、飞扬律动、新颖别致,高派特有的“楼上楼”高八度的演唱功力表现得极具张力,充分展示了古老的国粹京剧创新于当代的艺术魅力。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创设于1990年,旨在弘扬我国先进戏剧文化,推动戏剧表演艺术事业发展,以激励戏剧表演新秀,催生当代戏剧表演艺术大家。为了维护这朵玉兰花的圣洁纯白,以著名艺术大师袁雪芬为评委会主任的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多年来一直以公平、公正为原则,曾有人为了入选托人送给袁雪芬贵重礼品,被老艺术家怒骂出门。所以,作为当今中国戏剧领域的主要评奖活动之一,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得到了戏剧界内外众多人士的好评。

        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对获“主角奖”榜首的倪茂才给予了这样高度的评价:作为高派弟子的佼佼者,倪茂才那行云流水般的演唱,将高昂响亮的高派唱腔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主演的《孙安动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又作了顺应时代审美的变动。他的唱,荡气回肠;他的做,正气阳刚;他的念,清晰铿锵;他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技艺,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孙安这个艺术形象。

        出生于1965年的倪茂才是河北省石家庄人,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京剧科,后又攻读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管理硕士研究生、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优秀青年研究生班研究生。

        1987年,刚从艺校毕业的倪茂才就凭借一出《逍遥津》获得了邯郸青年演员戏曲大赛一等奖;以《黄粱梦》获河北省第二届戏剧节表演一等奖。1994年调到吉林省京剧院,1995年以《高高的炼塔》获得了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演出奖,该剧也荣获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998年,倪茂才被评为为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1年,在《弦高献牛》中饰演的蹇它获吉林省第十八届创作剧目评比展演表演一等奖;同年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大赛表演奖。2004年,获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05年,获评吉林省优秀高级专家。这一年,他与北京京剧院合作演出《沙家浜》,饰演郭建光,该剧在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现场直播;与中国京剧院合作演出《江姐》,该剧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在全国巡回演出。自2006年起,倪茂才连续数年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新年京剧晚会、春节戏曲晚会,在中南海、国家大剧院为中央政治局领导演出。2007年,他与中国京剧院合作演出《红灯记》,饰演李玉和,该剧在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现场直播。2008年,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其突出业绩被收入《中国戏剧大辞典》等多部辞书。

    10岁从艺 少年学戏演英雄

        小时候听着广播中经常播放的现代京剧,少年倪茂才深为《红灯记》中英雄李玉和的气概所震撼,他暗下决心:我要学戏演英雄!小学时县里招演员,他亮开嗓子唱了一首《红星照我去战斗》,那毫无拘谨的神态令考官们颔首微笑。没想到复试时他却被刷了下来,不为别的,只是觉得他太瘦小。委屈的倪茂才冒雨赶到70公里外的下一个考场找到主考,说:“老师,我才10岁,以后还能长呢!”看到这个年幼的孩子被淋得像水鸭子一样,老师们都被感动了。

        1976年,倪茂才进入正定县艺校。练功真苦啊,他想打退堂鼓。朴实的母亲没有劝导的言辞,却用生活中的点滴润物无声地点醒了懵懂少年。倪茂才义无反顾地返回艺校,从此开始扎实刻苦地学习——腰摔坏了,腿撕裂了,仍然坚持。每天他总是第一个练功、喊嗓,风雨无阻。终于,一段《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让他破格考入河北艺校,步入国粹京剧的殿堂。

        倪茂才先后师承李和曾、宋宝罗、徐保忠、张荣培、钱浩梁、续正泰、李甫春、耿其昌、李文才等名家,他经常上演的剧目有传统京剧《逍遥津》《除三害》《哭秦庭》《孙安动本》《四郎探母》等;新编历史剧《黄粱梦》《乌纱记》《笑骂郎中》《靺鞨春秋》等;现代京剧《高高的炼塔》《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在连获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榜首的高派名剧《孙安动本》中,倪茂才以其独具的嗓音充分展示了京剧高派艺术的特色和魅力,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耿直廉洁、威武不屈、爱国保民的反腐英雄形象。

        在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倪茂才不仅挑梁主演吉林省参赛剧目《孙安动本》,同时还在黑龙江省京剧院参赛剧目《靺鞨春秋》中担纲主演,一人在两省两部戏中担纲男一号,成为艺术节上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之一。同时兼顾两场参赛剧目,对他来讲是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两出戏风格迥然不同:《孙安动本》是改编传统戏,《靺鞨春秋》是新编戏,所以他既要深入研究两部戏、两个人物的特点,又要随时从一个人物中跳出来,进入另一个人物的表演状态。而且两出戏都始终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每天的排演都有新内容。倪茂才凭借深厚的功力和艰辛的付出,完美地完成了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在舞台上塑造了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刚正不阿的古代官员孙安,一个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大祚荣。

    以茶棒喝 戏如人生师生情

        倪茂才师承诸多名家,与大师们学戏时,发生过很多动人的故事,已传为当今梨园佳话。

        1990年,倪茂才在邯郸拜高派创始人高庆奎最得意的弟子、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和曾为师。有一次李和曾到临清探友,忘了带每天必吃的心脏病药。倪茂才发现后急忙带着药从邯郸赶往临清,费尽周折找遍了临清的大小宾馆,终于找到了老师。李和曾感动地说:“你可真是有心的孩子,太及时了!你别白来,咱爷俩合作一段《逍遥津》吧。”那是倪茂才与老师的第一次“同框”。临清的朋友送给李和曾一条当地的特产鱼,他们回到邯郸后将鱼放进了宾馆的冷冻柜。几天后返回北京时,李和曾忘记了那条鱼。半个月后,倪茂才突然想起了冻在冰柜里的鱼,他又急忙去取了鱼,大热天坐上火车送到北京。那时候往返北京车票需要16元钱,师母李忆兰又是感动又是嗔怪地说:“你这孩子呀,这鱼都不值16元啊,难为你的一片心啊!”

        倪茂才身上有股倔劲,学戏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平日里非常尊敬师长的他常在学戏时惹得老师大怒。李和曾曾要教他《失·空·斩》,倪茂才却说:“我不学,我要学《孙安动本》。”老师笑着说,“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跟老师提要求的学生。”在李老师家里,因为倪茂才认为高派的个别唱腔应该加以改进,有时不完全按照老师所教的高派唱腔学,好几次气急了的李和曾抓起东西就往地上砸,怒喝:“还没学成就想着改!”以致后来倪茂才每次学戏前都会小心翼翼地把周围摆着的物品先收起来。

         倪茂才对《孙安动本》这出戏有着极深的感情,因为这是李和曾先生教他的最后一出戏。2000年倪茂才向李和曾学戏时,李和曾对倪茂才戏言:“看看过这个生日还能说戏,过不了就‘嘣噔仓’了。”每每提起恩师,倪茂才总是不禁红了眼眶:“李老师是坐着走的。”

        在艺术的革新上,李和曾对倪茂才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和扶持。倪茂才曾感慨地说:“当时老师已经78岁了,之前得过脑血栓,教我《孙安动本》时有场殿前三跪,都是老师亲自给我做示范。学完后我在吉林演出,想找当地的老师改改剧本,人家一听是当年李和曾的演出本,说什么也不敢接。我就给李老师打电话,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虽然学戏时我让你照搬学,那是因为没打好基础未曾消化怎能吸收营养,但学成后你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随便改,继承好了才能创新。’老艺术家对艺术无比纯粹的理念令我终生感怀,可以说老师那次发火时泼在我胸前的一杯茶浇醒了我,使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继承传承 炉火纯青一高腔

        《东方早报》曾在报道中这样说:京剧高派艺术创始人高庆奎是京剧八大须生之一,由于高派对嗓子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传人日益稀少,且大多年事已高,真正能登台演出的已为数不多。吉林省京剧院倪茂才是当今京剧界屈指可数的高派名家,也被许多人看成是振兴高派的希望。

        《人民日报·海外版》也曾发表《且喜“高派”后继有人——看倪茂才演〈逍遥津〉》:李和曾先生这一辈后,“高派”后继人已寥寥无几。可喜的是吉林省京剧院来京演出竟有《逍遥津》。更可喜的是,倪茂才继“李”学“高”,嗓音宽亮、高亢、气力充沛,唱得字正腔圆。许多观众交口称道:不愧是一位艺术上相当成熟,并且大有前途的“高派”继承人。

        《中国京剧》杂志一位资深人士感叹:“倪茂才是京剧界难得的一条好嗓子!”

        有戏迷网友更在网上激动地发帖说:倪茂才的《逍遥津》太棒了!!!精彩绝伦,无可挑剔。他的演唱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吉林省戏剧家协会原主席宋存学则以“风月无边德为先”赞誉倪茂才,称赞他作为一个艺术家,首先将德作为人生坐标,以此形成的艺术风格才有了风月无边的可人美丽,更称赞他虽没做过什么品牌代言人,却是观众心目中的京剧形象大使。

        确实,高派老生必须具备调门特别高、嗓子特别冲、唱功特别好的基本条件,这3个“特别”的条件使得高派渐成稀有。为博采众长,学习其它流派,2009年8月1日,倪茂才又拜叶蓬先生为师,认真受教。倪茂才担负着传承高派的重任,他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现在能登台演出的高派老生没有几个了,我是这里面年纪最小的,也已经50多岁了,越发觉得培养接班人的重要性。我的责任是扎扎实实地把高派继承下去,一点一滴地领悟流派艺术的真谛,认认真真地推出几部具有代表性的高派剧目,把高派艺术发扬光大!”

    梦圆时分 风月无边德为先

        艺术财富,接过来,更需传下去。因为高派艺术对演员的嗓音条件要求极高,所以一直以来高派艺术人才十分匮乏,影响了高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京剧高派艺术人才培训班是吉林省戏曲剧院以倪茂才为基点,在2015年向国家艺术基金申请的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并于当年正式立项,在全国各个京剧院团以及院校的报名者中遴选出了10位优秀青年演员。2016年8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京剧高派艺术人才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吉林省大众剧场隆重举办,倪茂才在开班仪式上郑重致词。京剧大师高庆奎先生之子高韵笙先生发来祝贺视频,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和曾之子李新代表嘉宾致词。培训班邀请了全国各个院团的艺术家作为指导教师,其中包括高派传人辛宝达、倪茂才、吴平,另外还邀请了康秉钧、赵景勃、张关正几位老师来教授理论课知识,同时还为学员们安排了声乐课和户外采风等课程。主要目的是挖掘和培养一批高派艺术的优秀继承人,使高派艺术发扬光大,丰富高派艺术人才的梯队建设。倪茂才动情地说:“最令人感动的是,已经90多岁高龄的高韵笙先生(高庆奎大师的幼子)还特别录好了教学视频,以供我们学习班的教学。京剧高派艺术传承基地落户长春,为京剧高派艺术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艺术基金京剧高派艺术人才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京剧高派艺术的传承储备了人才力量。”

        2017年,京剧高派艺术人才培训班在全国进行教学成果巡回展演。此次巡演挑选培训班中优秀学员代表参加,展演剧目以京剧高派经典剧目《除三害》《辕门斩子》《逍遥津》为主。学员们把在高派艺术人才培训班学到的知识,通过舞台传达给全国各地喜爱高派艺术的观众。倪茂才带领学员们的巡演唱响在长春、北京、石家庄、正定、济南、滨州、南京、金华、杭州、诸暨、义乌、上海、丹东、青岛、武汉等城市,充分展现了京剧高派艺术的魅力。

        起承转合,继往开来。吉林艺术学院戏曲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倪茂才工作室也已成立,为戏曲艺术传承、培养优秀戏曲表演人才、开展学术研究和艺术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

        立足脚下这片黑土地的历史文化,倪茂才创作的目光深情地投向东北抗联代表人物——战斗在吉林、牺牲在吉林的抗日英雄杨靖宇。2014年6月24日,大型原创现代京剧《杨靖宇》正式建组。该剧由我国著名戏曲导演徐培成任编剧、导演,著名剧作家孟繁琳任编剧(执笔),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倪茂才领衔主演。作为重要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全剧通过描写杨靖宇将军这位民族英雄戎马一生的丰功伟绩,运用舞台艺术的表现手法,重新诠释和剖析了这位伟大的革命历史人物,赞颂了杨靖宇将军所带领的东北抗联精忠报国、坚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作之初,倪茂才就喊出了“用杨靖宇的精神排演好杨靖宇”的口号。剧院上下团结一心,充分发挥“一棵菜”的集体主义精神,立志将此剧打造成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该剧自2014年9月首演以来,已在北京、上海、长春、杭州、金华、诸暨、苏州、延吉、吉林、敦化、通化、靖宇县等地演出多达90余场,并在杨靖宇殉难地组织安排了23场演出,为杨靖宇将军献上最崇高的敬意。该剧2014年参加了“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同年,受文化和旅游部的邀请,《杨靖宇》作为唯一一台京剧剧目进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献礼演出。2015年12月13日,在国家公祭日当天,该剧亮相国家大剧院。演出当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到场观看演出,对此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17年,该剧荣获吉林省文艺最高奖长白山文艺奖。2019年,该剧赴上海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同时参加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的角逐。日前,《杨靖宇》这部作品迎来了百场演出纪念日。上海著名评论家毛时安撰文说:“在现今舞台上,高派对演员的嗓音有着极限化的要求,是比较少见的流派。而《杨靖宇》让我们又一次领略到了高派唱腔的神韵及风采。这种神韵和风采为人物塑造起到了极为重要、独到的作用。倪茂才用唱腔完成了对杨靖宇的塑造,特别是最后的安排非常得体,不仅使观众在听觉上得到了充分而饱满的艺术享受,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英雄的精神情怀。”倪茂才则坚定地说:“《杨靖宇》充分展现了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不断砥砺前行,我们将通过此剧向伟大的祖国献上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祝福,以国粹演绎国魂!”

        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列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国家文化工程,是党和国家对京剧艺术树经典、跨时空、多维度的保护,是对中国文化继承发展的一个巨大推动。尤其是保留了当代的名家名作,为观众进入精美欣赏提供了平台。同时,此举对以京剧为代表的民族艺术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具有颇为重要的示范与带动意义。工程选取当代京剧名家及其代表性剧目,采取先在舞台取像、再在录音室录音、然后演员给自己音配像的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反复加工提高,留下最完美的艺术记录,彰显当代京剧艺术家的创造成果和艺术精华,以促进京剧艺术传承发展。

        从2017年开始,倪茂才先后录制了《逍遥津》《辕门斩子》《斩黄袍》《哭秦庭》《三打祝家庄》《赠绨袍》《碰碑》等高派代表作,同时受文化和旅游部委派,与贵州京剧院合作录制了《女杀四门》。还计划录制高派代表作《孙安动本》《大·探·二》《除三害》等。可以说,倪茂才在中国京剧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站在舞台上、讲台上,回望40年艺术生涯,倪茂才说,”我从10岁开始就踏进了戏剧艺术的殿堂,响遏行云的国粹京剧润泽着我的艺术生命,使我行舟艺海、人生圆梦。当我在国内外舞台上无数次听到掌声响起,看到古老的中华文化流光溢彩、历久弥香。在艺术的百花园中,我采得了‘梅花’,摘得‘白玉兰’,我为自己是这美丽梨园中精彩的一枝而无比骄傲。我感恩在我的艺术道路上,有那么多的前辈一路扶持着我、无私地支持着我。我的心中永远铭记16个字:守住清贫,耐住寂寞,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继承是必须的,创新是必要的,发展是必然的。为了艺术之树的枝繁叶茂,为了艺术流派的继承传承,我将一直努力,直到永远。”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动态
 
史依弘: 心里涌动出来的,才是有
魏海敏 梅派在宝岛开枝散叶
​陈少云是怎样炼成的?​
张萌20年伴随福建京剧院一起成长
马良:重老戏,也需开新路
王珮瑜 “南京是京剧演出的重要
魏海敏盼更多年轻人传承梅派艺术​
对话史依弘、李军:观众认可,才是
张佳春:京剧是我的生命​
 
  热门文章
 
尚长荣的戏里戏外
8月9日青岛市京剧院上演《四郎探
史依弘:我在美国演京剧《霸王别姬
马派传人朱强
万晓慧:80后“蔡文姬”台前幕后
走进《杜鹃山》柯湘扮演者--王润
管波 “小刘长瑜”大连唱《红娘》
尚派《四郎探母》5月28日CCT
琴师周佑君“她拉琴,好听又好看”
专访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郭玮
廊坊走出的京剧程派美女新星张茜
北京京剧院3月1日开始好戏连台
丁晓君做客《中国大舞台》
丁晓君9月23日长安上演电影版《
专访杨春霞 “柯湘”忆当年
范乐新 四十岁靓丽“穆桂英”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