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动态
 
 
 
 
 
 
 
 
 
 
​李博: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国粹京剧   2021-10-20 10:38:36 作者:文:陈卓 余国煌 摄:李春来 等 来源:中国国家京剧院 文字大小:[][][]

李博: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谦谦君子沁兰香,灼灼成栋梁之才,“资历不太够的青年演员”李博其实早已是“资历极深”的“老”演员,八零后的他早已经是国家一级演员,第六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首届中国京剧流派班学员。十一岁上戏校学戏到如今已经近30年了,自1999年毕业,李博在梨园红氍毹上摸爬滚打也已20余载。他还曾两次登上春晚的舞台,通过自己的努力斩获了第七届CCTV戏曲频道全国青年戏曲电视大奖赛(老生组金奖)、文化部折子戏展演(优秀表演奖)和文化部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奖项与荣誉。近些年,他还参与了京剧电影《四郎探母》和《红军故事》的拍摄。回顾走过的道路,出身于梨园世家的他,更加坚定地踏上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戏曲文化求索攀登之途。


机缘·熏陶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起京剧,李博笑着说自己也是机缘巧合之下,误打误撞进入这一行业的。儿时,李博住在湖南省京剧院,总能看见父母排戏,只觉得好玩儿,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干上与父母相同的工作。十岁时,湖南京剧团要招一批代培生去北京学习深造,李博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学唱了一段《沙家浜》里胡传魁花脸的唱段“想当初,老子的队伍……”,这初生的牛犊就大着胆子参加了团里的考试。莫非是冥冥中自有定数,没想到这临时抱佛脚的唱段竟然让李博从此走上了传承与弘扬国粹京剧的道路。对于李博而言,家学与世学氛围的熏陶,血液中京剧基因在此刻的绽放,促成了他继承祖、父两辈人的国粹梦与京剧情怀。

        李博的父母均是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但改行较早,儿时对李博影响比较大的是爷爷。李博的爷爷原本是北京人,是当年稀有的大学生,因为酷爱京剧就下海唱了老生,搭班在全国唱戏,最后留在湖南长沙。李博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算是在京剧中耳濡目染,平常也跟着哼唱几句。得知李博考入代培生,爷爷非常高兴,他很希望自己孙子辈有人能学习京剧,把他所练所琢磨的这些东西继承下来,他还兴致勃勃地准备北上陪读,说:“以后他去北京我一定要陪读,好好教他。”可惜,就是在那一年,爷爷却因为疾病去世了,这也成为了李博生命中深深的遗憾。

李博和姑姑李维康

        此外,家庭中对李博有深厚影响的是姑姑李维康和姑父耿其昌,两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小时候,李博家住在长沙,与早已扬名的姑姑接触并不多,只是经常能在电视上看见姑姑和姑父的演出。特别是看到他们站在春晚的舞台上,那时候就在想,假如有一天我也能站在这个舞台上是什么感觉?只不过,那时的李博没有想到,多年后的自己居然能考进国家京剧院,与姑姑、姑父作同事,接受他们亲身教导。他也没想到,当初的想法会变成现实,多年后的自己也能像姑姑、姑父一样,站在春晚的舞台上给全国的观众表演自己拿手的京剧。

博观·培根

        “转益多师无别语,心胸万古拓须开”, 这是钱钟书先生在《留别学人》中的一句话。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灿烂多姿、博大精深,被誉为国剧。作为一名有理想抱负和艺术追求的京剧学人,更应当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转益多师汲取戏曲养分,培根铸基,为日后的艺术道路打实基础。1994年,李博怀揣并铭记着爷爷的殷殷期望,远赴北京求学,开启了京剧艺术之旅。此后,李博就像一块海绵一样,热切地研习国粹艺术的真章,贪婪地吸收每一位老师口传心授的艺术精酿。他师从耿其昌、王世继、陈志清、叶鹏、李文才、赵世璞、朱振东、吴泽东、陈国卿等京剧名家,不断求宗问艺。有了名师的倾囊相授和勉力栽培,加上他本人的虚心求教和勤学苦练,李博逐渐成长为一个唱作兼备,打下了较为深厚传统戏功底的老生演员。他先后演出了《四郎探母》《珠帘寨》《失空斩》《杨家将》《红鬃烈马》《乌盆记》《捉放曹》等经典,也学习并演出了《宝莲灯》《瘦马御史》等新编历史剧,舞台呈现可圈可点,展现出了新时代新锐京剧人的风采。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谈起诸位老师,李博无不感念师恩,老一辈艺术家对于艺术虔诚、严谨与执着的精神,让他受益匪浅,更令其感佩不已。2011年,李博跟姑父耿其昌先生学《四郎探母》,第一堂课先学《坐宫》中第一句引子“金井锁梧桐,长叹空随一阵风”。一开始,他觉得这引子念白自己从小学了那么多年,怎么着念一念还是应该会得到肯定,即便是没有肯定,至少姑父会觉得还可以,能过得去,抠一抠也就完事了。但令李博没想到的是,就这两句“简单”的引子,愣一个上午都没有过。每每李博刚一张嘴“金井……”,耿老师就说不对,重来。刚一张嘴就不对,重来。当时的李博紧张得汗都出来了,觉得自己就不会了。但是后来仔细想想,多亏了姑父这样严格的教授,才把自己一些毛病,还有一些不好的发声方法、吐字归韵一点点归正过来了。
图片

《四郎探母》 李博饰杨延辉 郭霄饰铁镜公主

        回想起来,李博感叹道京剧的博大精深正体现在一字一腔、一招一式的言传身教和口传心授中,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砺和淬炼,才能悟道得道。现在的李博仍一直用姑父教给他的练唱方法来练习:先唱二黄,后唱西皮,由低腔到高腔,再由高腔到低腔。“嗓子经过这样的锻炼,不容易出毛病。”正因为多年传统戏学习和演出的浸润,让他在表演和演唱方面日益演技和唱功日益纯熟和精致。

李博和姑父耿其昌(前排左三)

        《宝莲灯》是李博进入国家京剧院后担纲主演的第一出大戏,也是李维康、耿其昌两位艺术家的代表剧目,该戏主要是在传统京剧《劈山救母》《二堂舍子》的基础上改编创作。剧中耿其昌饰演的刘彦昌虽由老生扮演,但要在前半段体现出小生行当的俊逸潇洒,颇有大嗓小生的意味,要演好演到位难度很大。复排这出戏对李博而言,是很大的挑战。在此之前,他没有接触过演绎难度如此大的戏,但李博不畏艰难,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一点一滴地学习揣摩,将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实际上,这次复排对于指导教师李维康、耿其昌来说也非常不易,彼时,两位艺术家已年逾古稀,特别是耿其昌先生膝盖受损严重,年轻时半月板就摘了。李博哽咽地回忆说,在排练场上每当我们动作不到位的时候,耿老师都在舞台上亲自给我们做示范,该跪下就跪下,丝毫不含糊。这让李博极为心疼又深深感动。
        谈起老一辈的艺术家与传统戏,李博动情地说:“我最想的是把他们这些戏先继承下来,虽然我很难达到他们的艺术呈现和艺术成就,但是我想尽量把他们的艺术作品和艺术风格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才是我们这代京剧人首要做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李博边向前辈艺术家学习,边努力追求自己的艺术风格。他不愿意也不满足于墨守成规、一招一式一腔一韵地模仿,而是希望将此化为自己的“内功”。他说:“我们这代人很幸福。就像武侠小说里描写的那样,遇见了很多世外高人,他们把一生的功力都传给了我们,但是需要自己去消化、去运用,来把高人的功力转化成自己的。”

约取·创新

        作为国家京剧院着力栽培的青年一代老生演员,李博参演了很多剧院创作和复排的现代京剧剧目。他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饰演杨子荣,在《党的女儿》中饰演马家辉,在《红军故事》中饰演刘洪根,更将在国家京剧院2021年重点创作剧目《风华正茂》中担纲主演,扮演伟人毛泽东!令人诧异的是,他不仅传统戏、历史剧演得好,在演现代戏时也有不俗的表现,这也侧面印证了戏曲评论家傅谨先生提出的:“现代戏和传统戏并不是对立关系,越是立足于深厚传统基础的戏曲艺术家,越是拥有丰富表演手段和舞台经验,越有可能为现实题材开掘和当代人物形象塑造找到最佳手段。”之前的博观培根,传统戏、骨子戏的扎实学习,为李博灵活运用艺术手段塑造现代人物形象打下了基础。

《智取威虎山》李博饰杨子荣

        2018年7月31日,现代京剧《红军故事》在梅兰芳大剧院首演,该剧以一名普通红军战士的视角回望了红军长征时三个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半截皮带》《半条棉被》《军需处长》,以红军精神为核心线贯穿了长征路上吃、穿、行等三个维度。李博在《半截皮带》中饰演刘红根,过草地时,因为缺少粮食,炊事班老班长刘红根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内心抉择:要不要将沾染儿子鲜血的皮带,儿子留下的唯一遗物交给战士们充饥。这是一场内心感情非常丰富的戏,也让李博感受到了现代戏人物塑造的挑战。剧中,刘红根是一个身中剧毒,行动不便的红军老战士,不能运用大幅度的身段动作辅助表演,只能靠内心情感的深挖与观众加强交流,打动观众。无疑,这对于演员表演的细腻性和层次性有更高的要求。剧中李博饰演的刘红根拄着拐杖踉跄出场,面对小战士周国才和年轻女卫生员白洁因皮带而产生的争执,刘红根轻轻抚摸着皮带,内心百感交集。他要忍痛用这个儿子留下的唯一念想,支撑大家走出绝境。此刻,刘红根内心天人交战的煎熬,需要李博用准确细腻的眼神、动作和神态来传递给观众。演完这出戏,李博感慨非常,表演技艺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说:“这出戏让我在内心刻画人物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过这个戏,李博也接受了革命精神的洗礼,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信仰的力量。

        京剧现代戏《红军故事》也给了李博“触电”的机会——参与京剧电影《红军故事》的拍摄,这次拍摄对年轻京剧演员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在拍摄电影时,京剧演员要注意表演的火候和分寸,做到收放自如。尤其讲究细节的呈现,电影的每一个特写镜头比舞台更近、更夸张、更细腻上,所以演员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表情都不能开小差,一丝的出戏都会在放大的镜头中突显出来。”

风华·正茂

        路漫漫其修远兮,随着自身表演技艺的提高和艺术经验的丰富,前方还有更重的任务等着奋进的青年演员勇挑重担,提升艺术造诣。2021年,由何冀平编剧,宫晓东执导的现代京剧《风华正茂》是国家京剧院献礼建党百年的重点新创剧目。剧院决定让李博担纲主演,扮演伟人毛泽东,这让李博深感“压力山大”, 如何用传统戏曲程式塑造伟大领袖毛泽东,是难点也是亮点。李博心里清楚,接受新的挑战,才能迈上新的台阶。他去图书馆借阅了很多有关伟人毛泽东的资料,努力从内心去丰富自己,增加感性认识与艺术体验。

《风华正茂》李博饰毛泽东

        尽管前期已经做了诸多准备,排练中仍还有很多困难。首先是习惯了程式化表演的京剧演员与提倡真情实感的体验派导演之间的隔阂。李博坦言“这出戏中有很多内心戏,这是对我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比如毛泽东和母亲的戏,和杨开慧的戏,需要演员解放天性,在台上用心去感受,用真情去流露,也需要演员抛开程式化套路性的表演,用生活化的动作去展现,“要真实的拥抱,要真实的流泪”。其次由于主人公的戏太满,李博连下场喝杯水的机会都没有,一人要赶青年毛泽东和中年毛泽东两个形象,赶妆的时间特别紧。但庆幸的是,在排练过程中,经过李博与导演及其他主创人员不断探讨、尝试,这些问题都已逐一化解,诚如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的名句,找到了演出状态的李博,对此次演出颇有信心,“相信这个戏一定会吸引很多年轻观众。”

        现代京剧《风华正茂》确实也展现了国家京剧院一代风华正茂青年演员的艺术风采。李博说:“在宫导演的悉心启发下,袁慧琴、魏积军、黄炳强等资深艺术家的指导帮扶下,国家京剧院‘传、帮、带’的精神的感召下,年轻的演员们个个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相信经过新创现代戏《风华正茂》的演出,青年一代一定会有很多收获,剧中老一辈革命家牺牲了亲人的小爱,换来了全民族的大爱,是年轻演员心灵的一次洗礼和思想升华,也相信这出戏一定能够达到“一出戏培养一波演员”的提高作用。

        《风华正茂》的创作是以爱为初衷,展现的是因为有爱,才想去守护,从小爱演变成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大爱的精神。李博说,通过这出戏,我们想传递当年那群年轻人的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尽管李博在戏里是老生的行当,在梨园红氍毹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演员,实际上,戏外的李博也是一名内心充满爱、充满朝气的年青人,是一个阳光、善良的大男孩。生活中,李博很喜欢篮球和小动物,收养了五只狗狗和四只猫咪,都是他捡来的流浪动物,李博把他们当作为自己的家庭成员悉心照料。平时,李博也和剧院的其他年青演员如田磊、郭玮去帮助一些流浪动物救助站,当义工,给他们打扫卫生、送粮食,也给救助站捐钱。去年疫情期间,李博考虑到戏迷和观众们隔离在家无法看戏、听戏,他和京津沪几个地方的青年演员在全民K歌软件上自发组织网络演唱会,让戏迷朋友们来免费听他们演唱一些戏曲选段,解一解戏瘾。这次网络演唱会的尝试让李博很满意,解锁了一个新技能,“现在科技变发达了,交流的平台也更多了,很有可能等疫情过去了之后,我们还会继续通过这种方式和大家保持交流。”

李博生活照

        新时代,新青年,新风采,作为国家京剧院的栋梁之材,李博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惜时如金、孜孜不倦” ,在求索攀登道路上“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业务上“突出主干、择其精要”, 努力做到人如其名 “又博又专、愈博愈专。”八零后的演员“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李博正不断努力,沿着前辈艺术家所开创的京剧艺术道路努力拼搏,勇攀高峰。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动态
 
​陈少云是怎样炼成的?​
张萌20年伴随福建京剧院一起成长
马良:重老戏,也需开新路
王珮瑜 “南京是京剧演出的重要
魏海敏盼更多年轻人传承梅派艺术​
对话史依弘、李军:观众认可,才是
张佳春:京剧是我的生命​
王善平:隐于幕后廿二载,托举京剧
耿巧云获2023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热门文章
 
尚长荣的戏里戏外
8月9日青岛市京剧院上演《四郎探
史依弘:我在美国演京剧《霸王别姬
马派传人朱强
万晓慧:80后“蔡文姬”台前幕后
走进《杜鹃山》柯湘扮演者--王润
管波 “小刘长瑜”大连唱《红娘》
尚派《四郎探母》5月28日CCT
琴师周佑君“她拉琴,好听又好看”
专访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郭玮
廊坊走出的京剧程派美女新星张茜
北京京剧院3月1日开始好戏连台
丁晓君做客《中国大舞台》
丁晓君9月23日长安上演电影版《
专访杨春霞 “柯湘”忆当年
范乐新 四十岁靓丽“穆桂英”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