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春归不放歌,京剧《梅兰芳·蓄须记》亮相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
梅之傲骨,兰之气节,一句“来也”,伴着漫天飞雪,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缓步出场……1月9日,由泰州市委宣传部和江苏省演艺集团联合出品,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创排演出的京剧《梅兰芳·蓄须记》精彩亮相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现场座无虚席,喝彩、叫好声不绝于耳。
中国京剧艺术节是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京剧艺术盛会,每三年举办一届。本届京剧艺术节以“京剧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为主题,展现新时代中国京剧事业发展的新成果新气象,彰显新征程上中国戏曲人的自信自强。
《梅兰芳•蓄须记》汇集国内一线主创,由一级编剧罗周担任编剧,一级导演徐春兰担任导演,一级作曲谢振强担任唱腔设计,一级作曲吴小平担任作曲,围绕《拒票》《拒演》《写画》《读本》四折,以京剧传统意韵为根、以梅兰芳先生的选择为戏核,生动再现出梅先生的凛然气节。
2019年,该剧在中国(泰州)梅兰芳艺术节开幕式上首演,曾入选2019年度江苏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扶持剧目、江苏艺术基金2020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荣获了江苏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四年多来,该剧历经不断打磨加工,也承担着培养和锻炼优秀京剧人才的重要任务。现今,所有角色均由院内优秀青年演员担任,高派老生李衍茂饰演梅兰芳,并携手张智博、马钰芸、张少良、万鹏飞、董晶等共同演出,彰显出了青年演员的蓬勃朝气。
对于《梅兰芳•蓄须记》第二次入选中国京剧艺术节,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院长张倩分享了该剧再度入选的幕后故事:“上一届因为疫情影响,这部剧没有办法到主会场演出,很是遗憾,这届再度入选还是得益于该剧的品质。事实证明,这是一部打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舞台上,剧情层层递进,以弦歌为笔、以表演为墨。在委婉动听的唱腔和空灵深邃的舞美中,梅兰芳先生的铮铮傲骨和满腔的爱国主义情怀激荡着观众的内心。面对日本军方勒逼梅兰芳参与庆贺演出的要求,他先是拒绝了归沪的船票,而后连打三针伤寒针引发高烧自残,拒绝登台演出。这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命的人来说,不亚于虚度光阴。但为了民族大义,梅先生毅然决然地坚守“不见春归不放歌”的信念。梅兰芳扮演者李衍茂表示:“戏里梅大师始终在压抑悲愤的状态下进行抉择和思考。在多次的演出打磨后,我也更能深入到梅大师的内心,更加贴合到他的人格气质,将他内心的挣扎与煎熬外化展现,令观众体会到梅先生在当时境况下所作抉择的不易。”
演出现场,观众为梅兰芳先生的气节所折服,时而静默沉思、时而鼓掌叫好、时而动情落泪。演出结束后,观众仍久久不愿离场,在“再来一个”的呼喊下,李衍茂返场表演了《斩黄袍》选段。
据悉,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高度重视此次演出,全体演职人员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演员们更是在一字一句、一声一腔、一举一动上精雕细琢,不断规范表演细节,最终呈现出了这场极具艺术感染力和时代号召力的演出,更是展现出了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大的综合实力。
今晚,该剧还将在成都城市音乐厅再度上演。明日,将参与本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一剧一评”研讨会,接受与会专家的评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