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探秘贵阳“京二代”:不是专业演员 仍聚集表演
国粹京剧   2014-02-18 09:10:35 作者:徐其飞 来源:贵阳晚报 文字大小:[][][]

62岁的“京二代”苗幼武善演文武老生

朱连蕊一家兄妹几人都能吹拉弹唱

张田惠子是队伍里唯一的80后“京二代”

67岁的专业京剧演员张行退休后也与京二代们聚在一起切磋京剧

        “铁牛孩儿,回家转,泪水干,今日又连连,自从娇儿你离家园……”

        每逢周四,40多名票友聚集在贵州京剧院的排练大厅内,拉二胡,打板鼓,唱京剧。唱老旦的朱连蕊在月琴二胡的伴奏下,正表演京剧《李逵探母》。

        这40多名票友,都是20世纪40至50年代贵州著名京剧艺术家的后人,被称为“京二代”。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未能继承父辈衣钵,走上专职的专业京剧演艺道路。

        据贵州省京剧院院长侯丹梅介绍,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随着战事恶化,中国领土不断沦陷,全国各地的不少京剧表演艺术家为躲避战乱,举家来到还算安稳的贵阳寻找安身之所。

        战事结束,这些艺术家没有再回到北方老家,而是留在贵阳。上世纪50年代,在现今贵阳市大十字正新街11号原市文化局宿舍大院里,住着几十名为躲避战乱而迁入贵阳的京剧艺术家。

        朱连蕊的父亲,正是这批京剧艺术家的其中一员。1958年,贵阳成立的第一家剧社——黔光京剧社,正是由她的父亲创建。朱连蕊的父亲是剧团首席琴师,而朱连蕊则在京剧院干起了会计的工作。

        朱连蕊兄妹四人深受父亲影响非常喜爱京剧,如今,兄妹四人及堂哥经常在一起弹弹唱唱,大哥打鼓,二哥拉京二胡,大姐唱青衣,朱连蕊唱老旦,堂哥担任艺术指导,一家人就像一个小小的京剧社,热闹纷繁。

        “若不是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我这辈子可能都会在舞台上唱京剧。”在小十字一家食品厂当工人的“京二代”的张彬说。他的父亲张忠耀曾是20世纪贵州京剧界著名的花脸,张彬自己则偏爱青衣,也唱青衣。

        侯丹梅告诉记者,“京二代”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但自幼深受父辈熏陶,弹唱功力不逊于专业演员,不过肢体动作则要逊色很多。

        如今,“京二代”早已年过半百,其父辈大多都已过世。由于自小受到京剧文化的熏陶,他们由骨子里喜爱着京剧,退休后并相约聚在一起,弹弹唱唱,“以此弥补一下那些年错过的遗憾,也借此缅怀为京剧付出一生的父辈。”“京二代”杜新蓉说。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河北京剧艺术研究院承德巡回演出​
上海京剧院《龙潭英杰》建组开排
京剧上演伏羲台
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方城县演出两场
葫芦岛影视艺术团京剧《红灯记》走
广东京剧艺术促进会连南县专场演出
武汉京剧院《三寸金莲》收官“戏码
云南京剧院走进世博园
两市三家京剧团体献艺盐城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一片珺艺开”王珺折子戏专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