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周信芳故居飘出咿咿呀呀的戏曲声
国粹京剧   2014-06-10 10:12:31 作者:梅薇 来源:宁波晚报 文字大小:[][][]

  80岁的票友宋义方(左)在周信芳故居亮嗓子。记者胡龙召摄

  淮安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在此交汇,向有“居天下之中”、“扼漕运之冲”的美誉。明清时,淮安与运河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四大都市”。

  作为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的城市,淮安的运河历史文化积淀异常深厚。著名京剧大师、麒派创始人周信芳就出生于此。

  淮安的周信芳故居如今是当地票友的圣地

  周信芳祖籍慈城。如今在慈城的鼎新路上依然能找到周信芳的故居。淮安也有周信芳故居,位于淮海路东文渠畔,古虹桥边。

  白墙黛瓦的故居门前,横着一条小河,颇有点“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时值下午2点,门前来来往往没几个人,一片萧索。

  故居边上,都是一些老房子,看得出有些年头了。据说多数租给了外来户。吴大爷一家在此租住已经5年多了。他的房子与周信芳故居只有一条小路之隔,但是说起周信芳,吴大爷却是一脸茫然。屋内蹦出吴大爷的孙子,十五六岁的样子,嘴角还残留着碎西瓜。一说周信芳,小家伙更是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

  但是,逮到淮安本地人,说法又不一样了。“周信芳啊,怎么会不知道,南麒北马嘛。”58岁的赵学林放下手中的木工活,“南有麒麟童(周信芳的艺名),北有马连良。”

  在很多资料里,都这么介绍:“现在周信芳故居是淮安京剧票友的圣地,他们在此聚集学艺,引吭高歌。”

  采访这一天,天气热得似乎要将地面烤熟。在周信芳故居等了一会儿,满头白发的宋义方摇摇摆摆地走了进来。一问才知道,老人家已经80岁高龄了。

  宋义方是京剧票友,退休后就以唱京剧为乐。“这里除了周一,每天都会有一帮京剧票友聚集在此。”宋义方的话证实了资料所述。

  随后赶来的票友魏葆珍说,周信芳的父亲周慰堂也唱京剧,当年为了谋生,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来到了淮安。“大概10年前吧,毗庐庵里面一位80多岁的老尼姑告诉我,周信芳就出生在毗庐庵边上的小屋内。”据说,毗庐庵现在还在,离周信芳的故居也就几步远。

  这一天,在明亮高亢的京胡声中,宋义方给我们表演了一段。他脸色红润,眼睛发亮,唱起来整个人神采飞扬。

  中国戏曲向来有“水路传播”一说

  中国戏曲传播向来有“水路传播”一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运河就是中国戏曲水路传播的活化石,它促进了古代戏曲的南北交融。淮安因此成为“戏曲之乡”也在情理之中。

  淮安人喜欢听戏,京剧、黄梅戏、粤剧、越剧、淮海戏,尤其是淮剧。“每天一大早,或者黄昏时分,在任何一个广场,都能看到一群群老人咿咿呀呀地唱着戏曲。”在淮安戏曲博物馆工作的郑孝文如此表示。

  在这个博物馆内,一个古色古香的戏曲舞台霸道地横在中间。“我们这里经常会有票友上台表演。每逢演淮剧,观众就有好几百呢。”郑孝文指着边上一排排叠得高高的塑料凳说,“这些啊,那时候都得用上。”

  淮剧有一出戏叫《吴承恩》,由淮安市淮剧团创作。淮安是吴承恩的故乡,淮安河下古镇上还有吴承恩故居。淮安作为漕运中枢,在明代时俨然省会,巨贾达官、优伶才子往来不绝,吴承恩笔下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都和运河文化中流通的江湖传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三星耀蟾宫》三场演出天蟾
“相聚湖城 唱响国粹”全国京剧票
河北京剧艺术研究院承德巡回演出​
上海京剧院《龙潭英杰》建组开排
京剧上演伏羲台
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方城县演出两场
葫芦岛影视艺术团京剧《红灯记》走
广东京剧艺术促进会连南县专场演出
武汉京剧院《三寸金莲》收官“戏码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一片珺艺开”王珺折子戏专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