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谁来拯救京剧武戏
国粹京剧   2011-04-19 13:46:23 作者: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字大小:[][][]
         “20年前,老师问8岁的我:你想学什么行当?我说:武生!老师又问:你不怕苦?武生很辛苦。我说:怕苦就不学了……如今,和我一起坚守的人越来越少,他们改行的改行,头脑活泛的就干着别的,以副养戏。我总在夜深人静时不断反思:我就是干一辈子也不可能有前辈大师的修养与造诣,那我现在在干什么呢?有时,我愿意自己糊涂点,这样烦恼会少一点……”

        北京京剧院武生演员詹磊的烦恼,几乎是现在所有京剧武戏演员的心病。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一身本领难得施展;数个月的摸爬滚打、协调磨合,却只能换来远远难抵付出的酬劳。这样下去,谁来传承京剧武戏?

         盔头勒得人呕吐

         “京剧演员一般从10岁左右开始培养,初学时,都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这基本功的核心是武功,包括腿功、腰功、把子功等。”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说,所有的京剧演员都是从“压腿”“撕腿”开始的。

         但,仅仅是这入门时的基本功,就已经吓跑了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我没让孩子学戏,太苦了。”虽然孩子也喜欢京剧,但国家京剧院武生演员王旭东没舍得。

        基本功练成,选择工文戏的演员将更多的工夫用于学唱腔、记唱词等方面,而武戏演员则要受更多的“皮肉之苦”。舞台上每一个漂亮的翻转腾挪,每一个惊险的武打场面,背后都是汗水甚至血泪。

        “武戏演员的服装有好多层,厚厚地裹在身上;脸上涂的油彩把所有毛孔都堵住了;为了怕在剧烈的动作中掉下来,头上的盔头要勒得紧紧的,有时候勒得太紧,演员就会有剧烈头痛甚至呕吐。光扮上戏,就已经很难受了,何况还要在舞台上又唱又舞。”王旭东说,武戏演员只能通过平时不断训练,“让难受变享受”。

        “2008年,我参加第六届全国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决赛的时候我选了一出《界牌关》。这出戏里有个绝活儿,走40个旋子。老师说台下要练出60个,才能保证台上成功,可我当时只能走20个。于是,老师就带着我练了两个半月。那真是非人的折磨,我练得直哭,有时候都想着,能一下走死我就解脱了。”不过,这让詹磊现在还后怕的训练,也为他赢得了荣誉,在那次比赛中,他获得了金奖。

        更多的武戏演员远没有詹磊幸运。他们每天不间断地练功,却往往只能在台上翻几个跟头,或者做龙套去走阵式。而即使是这样“翻跟头”的年月,也不能长久,年龄大了,翻不动了,就只能转行。

        武戏难以承受“思想之重”

        京剧武生名家张云溪曾说:“京剧危机,首当其冲是武戏。”

        其实,在学校里,演出武戏的比例远远大过文戏。“看学生演出,就是要看武戏,看他们的基本功的扎实程度。而文戏更多的是看角儿,学生很难挑梁。”周龙介绍。

        在专业的京剧院团中,却又是另外的景象。最近几年,国内各大京剧院团复排的传统剧目中,武戏只占非常小的比例,而新编剧目中,则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武戏。

        为了讲究“戏以载道”“深刻内涵”,各个剧院的新编剧目往往都是文戏,那些注重在舞台上翻、扑、跌、打的武戏,似乎难以承受“思想之重”,而只能沦为文戏的点缀。

        “现在的观众,特别是不太懂京剧的观众,看戏还是通过台词看故事情节、看戏剧冲突。相比文戏,武戏更写意也就更吃亏。”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说,武戏渐少是受演出市场生态变化的影响。“近些年,有许多别的艺术门类的导演被请来‘复苏’京剧,但他们往往不了解京剧的本体,所以不可能导演武戏。”

        不仅仅是各个剧团的大戏演出中鲜有武戏,各种戏曲晚会、文艺会演,也是文戏一统天下。“文戏演员出去演出,只要带着伴奏带就行。武戏演员演出一次,至少要带七八个人——锣鼓点要根据场地的大小进行调整,所以必须带着乐队;演武戏必须要扮戏,就得带着服装、化妆;如果需要几个人配合的演出,还得带着助演,这样算下来,成本太高。”北京京剧院副院长刘宇宸说。

        王璐是国家京剧院的武生演员,2010年他登台的次数不足10次——《大闹天宫》演出3场,在国家京剧院小剧场“畅和园”演出折子戏一场,青研班汇报演出一场,其他时间偶尔在文戏中的武戏片段中“客串”。

        由于北京京剧院在梨园剧场有驻场演出,所以詹磊登台的机会比王璐多一些。但是由于梨园剧场的演出是专门给外国人看的,所以演出的剧目也只局限在神怪戏,刻画“人”的机会少之又少。

        无戏可演,失去了训练的目标,一些武戏演员不再勤奋练功,等到剧院有戏演的时候,武功已经荒废,原本的好苗子就这样葬送了。

        武戏演员“伤不起”

        演出机会少,对演出费占工资大部分的武戏演员来说,无疑是严重的问题。

        “我的师哥就在剧院对面的饺子馆结的婚。我总说我占了挺大的便宜,因为家在北京,不用租房子,要不真活不下去。买房子对我来说,只是个梦想。”几乎每隔不久,詹磊都会听到有同行改行,有很多人改行之后还小有成绩,每到这时,他心里也会有波动,“我有时候真的在想,这么守着,值吗?我只能鼓励自己,人总得有点理想吧。”

        若问武戏演员最怕的是什么,十有八九会说是伤病。高强度、高难度的武打动作,伤病在所难免,但大家确实“伤不起”。虽然有医疗保险,但这也仅能支付演员受伤后的一部分治疗费用。不能演出,就只能拿基本工资,而这些钱往往“连吃饭都不够”。“磕一下碰一下的,那都是正常。打上绷带能上场的,就不算受伤。”王璐说。

        “武戏演员为了短暂的艺术生命付出了很多,理应通过国家政策给予适当的补贴,但现在的补贴额度真的是杯水车薪。”据宋官林介绍,现在国家发放的武戏补贴是每个月115元,这个数目自1994年起,17年没有变过。

        “不仅经济上的奖励机制缺乏,武戏演员业务上的奖励机制同样缺少标准。业务上得不到认可,有时候比少拿钱更让人心寒啊!”詹磊说。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方城县演出两场
葫芦岛影视艺术团京剧《红灯记》走
广东京剧艺术促进会连南县专场演出
武汉京剧院《三寸金莲》收官“戏码
云南京剧院走进世博园
两市三家京剧团体献艺盐城
国京一团纪梅巡演江苏
“程韵洋声”唱响《梅妃》纪念程砚
湖南京剧传承中心 《一念·橘洲梦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一片珺艺开”王珺折子戏专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