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古镇京韵
国粹京剧   2013-11-24 09:50:12 作者:包丽华 陆耀成 来源:南通教育博客 文字大小:[][][]

        京韵袅袅绕古镇 国粹悠悠润童心

        京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它是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化生活、既在人物之内,又在人物之外的非常美好的表现形式。

    殷殷国粹情,曲韵遍芬芳

        拥有“苏北小周庄”美称的余东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千百年来,淳朴自然的民风,厚实的文化底韵孕育了一群热情善良的余东人民。他们与京剧有着深厚的情缘,闲暇时光里,田间地头上,不时会哼上几句,还自发成立了一个京剧联谊会,享誉省内外。漫步在古老绵长的石板街上,常会有咿咿呀呀的京剧声传来,恍惚中如同穿越了时空。余东小学坐落于余东镇西首,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一部分学生自小就是在爷爷奶奶的京胡旁长大。

        如何依托浓厚的古镇底韵,让孩子们做有根的人,把学校的特色文化做大做强?余东小学陆耀成校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凤城京剧联谊协会姜国英会长也于2011年8月底找到了陆校长,和他商讨如何让京剧这股纯朴而炫丽的民族风吹进校园,让更多的孩子沐浴“国粹”的春风,将京剧这一国粹更好地传承下去。当时,两个人一番交流后,一拍即合。决定让孩子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京剧知识的普及教育,让京剧走进校园。2011年9月,学校票友社团成立,京剧联谊会特地邀请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天补中学补天戏曲社创始人张垣老师前来给学生们做普及京剧知识的讲座。还特地指派京剧联谊会的优秀成员来学校义务教唱京剧选段。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发现孩子们对京剧这一艺术形式特别喜爱,孩子们对京剧的热情火苗一下子被点燃了,家长也很支持、配合这项活动的开展。姜会长又和陆校长不谋而合,求贤若渴,四处寻访,结识了南通京剧团演员,当时正在南通陈桥小学兼任艺术教师的李鹏山、沈红霞。余东中心小学票友社团也随之更名为雏凤少儿京剧团。学校决定,把京剧艺术特色活动定为学校特色名品教育项目,作为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普及京剧艺术的教育活动。学校通过这门特殊的艺术课程为孩子打开了一扇窗,呼吸着窗外芬芳的空气。

        文化积蕴,是千年古镇的迷人之处:古桥碧水,石街廊房,其所派生出的京剧题材可谓不胜枚举,如“随风潜入夜”般在孩童心际萌发出文化的记忆。然而,真正将其用到教育教学方面,唤醒并点燃孩童的激情又是一段探索之旅。对此,学校从营造环境,用整合来架构京剧师资的角度作了穿越,以夯实京剧这一特色课程的内涵。

        文化长廊里张贴各京剧大师的剧照及京剧小知识;教室的墙壁上,悬挂的是学生自制的京剧脸谱,学校美术社团的学生还专门绘制了精美的京剧人物墙,他们画的人物栩栩如生,活龙活现,成了孩童的业余“伙伴”;京剧道具、服装陈列室,里面陈列了不少京剧服饰、盔头、刀、枪等道具。每天晨会时间,全校共唱京剧,声震校园;课间广播里播放的是学校小演员的唱腔唱段,使学生倍感亲切;每周五校园广播台《京剧大家唱》准时见面,受到师生的欢迎。学生置身在这样一个浓厚京剧氛围的环境之中,亲近京剧、感知京剧,不断加深着对京剧的了解。同时也更加喜欢上京剧。

        京剧师资培养这一“关”,学校用“传帮结带”的形式,探索一种校内培训机制。外聘京剧老师(专家),让他们分层次对音乐教师、班主任、科任老师讲授专业知识。此外,学校建设了一支由京剧专兼职教师以及校内、校外辅导员(凤城京剧联谊会会员)共同构筑的师资队伍,组建了“育凤教师京剧票友会”,组织全体教师对学校开发“京剧艺术”校本课程进行讨论,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古镇京韵》校本教材。

        将京剧与音乐整合,全校每个班确保每周有一节京剧课。利用课堂教学、示范观摩等多种形式,方便学生学习,有效地推进京剧艺术教学和欣赏活动。

        注重京剧教育与各学科的渗透。京剧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它是一种与各学科有着紧密联系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于是,学校有计划地在各学科渗透京剧的知识、历史背景等。比如,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绘制脸谱;在体育教学中辅导学生学做京操;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梅兰芳等京剧大师的人格与精神;在晨会课中,通过欣赏京剧,让学生了解这些京剧名段背后的历史故事等等。一系列的组合式课程,将合力发挥到极点。

        为了丰富京剧专业知识,提高京剧欣赏、演唱和表演技能,学校还经常邀请名家来学校进行专业知识讲座。著名京剧票友金笑兰,国家一级演员戴海豹,国家著名京剧教育家施雪怀,江苏演艺集团京剧院副院长严阵,深圳卫视“戏聚星期六”舞台总监李向阳等专家学者多次来学校作专业知识讲座,和孩子们同台演唱,共同享受京剧带来的独特的快乐。
 
    滴滴汗水浇,硕果累累出

        有一种美丽叫坚守,有一种感动叫执着。自从余东小学着手打造京剧特色开始,在学校的校园里,总能见到两个身影特别忙碌,他们身怀绝技,兢兢业业。还记得他们来学校的第一天,就彻底把孩子们给征服了——男老师一打开嗓门就气贯长虹、“语惊四座”,而女老师惟妙惟肖的表演更是让孩子们打心眼儿里喜欢。他们就是学校特地从南通请来的高手——南通京剧团的李鹏山、沈红霞老师。

        学校开始组建雏凤少儿京剧团,他们从一年级开始,一个个听,一个个看,为了挑到自己满意的队员连续工作数个小时。组建了雏凤少儿京剧团后,他们就楼上楼下跑得更勤了。除了一至三年级每周一节的京剧课外,他们还要带雏凤少儿京剧团的孩子们排节目。他们面对的是一群没有任何基础,就连最基本的站姿都成问题的孩子,从一招一式教起,从一字一句的吐词下手。四楼练功房里,灯火经常彻夜不灭,但从来都听不到他们喊一个苦字。渐渐地孩子的眼神变灵动了,举手投足之间有点京味了。借着学校承办海门市学校文化展示活动的这股东风,两位老师更是抓紧时间让孩子走进京剧的世界。在短短几个月的耳闻目濡的熏陶下,孩子们从一张张白纸,变成了一幅幅最斑斓的画作。2011年12月7日当孩子们有板有眼地或唱或念,或做或打地出现在海门市学校文化展示的舞台上时,全场惊艳了,与会的老师们纷纷要求和小演员们合影留念。两个京剧老师都欣慰地笑了。

        初次尝到成功的甜蜜后,两位老师辅导起来更带劲了。每每漫步校园,总会听到练功房里传出优美的唱腔,那是两位老师在争分夺秒地辅导。因为训练的时间有限,每次练功的时候,他们对同学们十分严格,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是唱词里的一个字都要反复训练。渐渐地,那些学过京剧的孩子精气神跟别的孩子都不一样,出操时与别的孩子站在一起,京剧团的男孩子们个个显得气宇轩昂,英俊挺拔;女孩子则个个亭亭玉立、气质高雅。孩子们在参加社团的过程中,滋养了心灵,舒展了筋骨,更领悟了“玉经琢磨方成器”的真谛。就这样,孩子们渐渐走进了这个神秘的世界,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经历了独特的成长历程,呈现出了别样的精彩。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参加南通电视台首届春晚选拔赛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我们都是国粹传承人》参加由海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届戏曲演唱大赛获最佳表演奖。京剧《打虎上山》直接晋级参加2013年南通市首届少儿春晚并获“观众最喜欢的节目”。2012年11月30日,学校首届京剧节拉开帷幕,为期一个月的京剧节里,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唱腔身段比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小戏迷,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到了京剧的无穷魅力;京剧合唱比赛,同学们形神兼备的表演,不禁令人慨叹——神奇的民族,神奇的京剧;知识问答赛,下发京剧知识资料,分学段进行知识问答赛,以比赛的形式进一步了解京剧常识……南通日报、江海晚报、海门日报、南通电视台、海门电视台、海门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分别以《京剧唱响凤城校园》、《古镇京韵,校园小票友京剧秀》、《江海梨园涌春潮》为题作了专题的报道。中央电视台11套《戏曲采风》也走进余小校园,摄制组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采访拍摄。

    声声胡琴奏,梨园花盛开

        如果说京剧进校园是一股春风的话,那么京剧团里的孩子就是这和煦春风下盛开的艳丽花朵。

        “猛听得金鼓响号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在悠扬激越的密锣紧鼓声中,身穿“战袍”、手舞银枪的“穆桂英”登台亮相。她的嗓音稚嫩甜美,一字一句充满了国粹京剧特有的韵味。这个“穆桂英”名叫陈玥,今年才十一岁,是余东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别看她小小年纪,在京剧舞台演出已有近三年历史:在海门市文化广场的“七彩之夏”,留下了小“穆桂英”轻盈灵动的舞姿;在南通市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留下了小“穆桂英”英姿飒爽的身影;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也留下了小“穆桂英”稚嫩圆润的嗓音……

        在光鲜亮丽的演出服后,在灯光耀眼的舞台背后,在众人关注的闪光灯背后,是她咬紧牙关,持之以恒的付出。她几乎利用每天全部的业余时间去练嗓音、练手势、练眼神、练步法……连在睡梦中有时也在哼:“猛听得金鼓响号角声震……”老师说过,要练好京剧,首先得练好基本功。京剧的基本功包含四功五法:四功指“念、唱、做、打”;五法是“手、眼、身、法、步”。老师还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四楼那个简陋的练功房见证了这个刻苦的孩子所付出的一切——每天 “碎步”近百圈,“踢腿”、“压腿”、“扳腿”“舞剑”等真功夫更是让她常常汗水伴着泪水流。

        曹斯炜,四(1)班的阳光少年,更是闻名校内外的“小小杨子荣”。他被选入少儿京剧团后,着实兴奋了好久,回到家便跟父母说他要参加学校的少儿京剧团,跟李老师、沈老师学京剧。曹斯炜的父母本身并不爱好京剧,而且以为孩子只是一时兴起,并没有什么想法。可没想到接下来的日子里,曹斯炜每天放学回到家都会盯着戏曲频道自学京剧,而且还学得有模有样!父母见孩子的确有这个兴趣,而且好像有这个天赋,便跟他说:“你要是选择了学习京剧,就要做好受苦的准备,而且无论多苦,一定要坚持下来! ”兴奋不已的曹斯炜这时只顾得一个劲地点头。就这样,他开始了与京剧的缘分。

        正式排练了,曹斯炜争分夺秒,毫不松懈。看到别的同学因动作到位而被老师表扬时,脸涨得红红的,仿佛挨了批评一样。学唱时,一个音发得不到位,回家坐在妈妈的车子上都会冷不丁地唱起来。渐渐地,他在京剧团里脱颖而出,老师们都惊讶于他的、悟性及对京剧的热爱,对他的勤奋努力更是赞不绝口。他妈妈也主动在离学校很近的地方租了房子,支持他学京剧。一次,电视台来学校采访,当问及曹斯炜有没有因为学京剧辛苦而想到放弃这个问题时,他坚定地回答:“从来没有! ”而一句“累的时候不难受,只有在演出后感觉自己没唱好的时候我才会难受,然后就多唱多练直到感觉唱好为止”让记者感动不已。

        像这样的孩子在京剧团里有很多,人小鬼大的机灵精马喻辉,沉着稳重的曹安妮,默默流汗,牢记笨鸟先飞的任愈宽……他们凭着对京剧的满腔热爱,在枯燥而艰辛的训练中,寻找着快乐,追寻着梦想。2013年9月,在江苏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上,当孩子们一起捧回金奖的奖杯时,很多孩子都激动得落泪了。

        正如京剧团的一个孩子在她的日记《我的京剧梦》里这样写道:

        “说实在的,学习京剧让我又苦又累,但越学越觉得它的博大精深。每当我披上‘战袍’、舞起钢枪成了威风凛凛的穆桂英时,心里就充满了豪气和勇气,穆桂英那种为保卫祖国的领土不受侵犯,而甘愿血洒疆场的大无畏精神深深地教育了我。

        我最喜欢做那美丽的京剧梦,梦见自己长大以后,在京剧的大舞台上,不仅是穆桂英,而且还是李铁梅、阿庆嫂……常常让我从睡梦中笑醒的是台下观众送给我的鲜花和掌声!”
 
        短短两年的实践使我校的京剧进校园工作初见成效,但投身京剧博大精深的胸怀,我们知道路才刚刚起步。“引领学生通过学习京剧,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热爱身边的艺术,身边的人,进而能够在自己人生舞台上精彩演绎”是我们长久的教育愿景,我们坚信,有了今日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必将迎来明天的“万紫千红春满园”!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方城县演出两场
葫芦岛影视艺术团京剧《红灯记》走
广东京剧艺术促进会连南县专场演出
武汉京剧院《三寸金莲》收官“戏码
云南京剧院走进世博园
两市三家京剧团体献艺盐城
国京一团纪梅巡演江苏
“程韵洋声”唱响《梅妃》纪念程砚
湖南京剧传承中心 《一念·橘洲梦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国家京剧院梨园生力军集体受阅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一片珺艺开”王珺折子戏专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