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京韵赋能 沩山加速迈向特色“京剧之乡”
丝竹声声绕梁不绝,唱腔婉转情感真挚。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精髓,对京剧的热爱不仅是个人的精神追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护。7月26日,咿咿呀呀的戏腔从沩山乡政府传出,吸引不少戏曲爱好者前往欣赏,精彩的演出赢得了阵阵掌声。原来,这里正在举行2025沩山首场京剧演唱会。
宁乡西部的沩山,为何能引来这么多京剧爱好者?又是谁组织的这样一场高水平的京剧演唱会呢?请跟随记者一起,前往沩山乡探寻问题的答案吧。
沩山乡位于宁乡西部,平均海拔达780米,是天然的高山盆地。沩山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森林环境空气负氧离子丰富,夏季平均气温为28℃,比省会长沙低5-6℃,素有“千山万山朝沩山,人到沩山不见山”之美誉,是理想的避暑胜地。今年5月,沩山风景名胜区被湖南省林业局推荐为今夏全省九大重点生态旅游避暑地之一。
近年来,“去沩山过夏天”已成为长沙及周边城市游客的避暑新时尚。截至今年,沩山避暑季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6届。每年避暑季期间,沩山乡每周末在游客中心广场举办周末大舞台,游客群众自发组织节目、上台表演,涵盖军民同乐会、七夕晚会、中秋晚会、教师节晚会等各类主题,囊括京剧、戏曲、器乐、民族舞等各式表演,游客可参与互动。全乡258家特色农家民宿提供“住+演”一体化服务,游客在民宿就可参与京剧活动,边品沩山擂茶边听京剧选段。
来沩山避暑的众多游客中,不乏知名艺术家、京剧爱好者和票友。今年,是著名艺术家刘毓麟来沩山避暑的第4年。刘毓麟是国家一级指挥、京胡演奏家、作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理事、田汉民乐团首席指挥、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艺术顾问。2021年,他因好友引荐来沩山避暑,其间,他发现当地聚集了一批京剧爱好者,便在沩山发起京剧演唱会。2024年,在他的组织下,共举办六场演出,演绎《沙家浜》《红灯记》《军民鱼水情》等经典曲目。刘毓麟不仅亲自指挥、演奏,还通过互动教学等形式普及京剧文化,吸引大量游客和媒体关注。
今年,刘毓麟继续在沩山组织京剧演唱会,为沩山注入专业艺术资源,推动京剧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这场京剧演唱会,也是2025沩山避暑季系列活动之一。
“我来了之后被这里的山水吸引,这里的空气非常好,有个长廊也很吸引人。来得多了,朋友慢慢越来越多。”刘毓麟说,“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想把自己的专业和本地结合起来,看能不能做点事,就联合了这些朋友开始搞京剧演唱会。几年下来,形成了一定规模,当地政府也很支持。”
刘毓麟与沩山的深厚缘分,为这片土地注入了独特的京韵活力,也让沩山乡党委政府更加坚定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步伐。下一步,沩山乡将以蓬勃发展的避暑产业为平台,转化艺术家资源,营造浓厚艺术氛围,全力打造沩山“京剧之乡”。同时,联动本土茶叶、景区、民宿等特色资源,深度融入京剧文化元素,通过多业态融合共生,带动产业升级,为文旅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去年我们的口号是‘天下票友是一家’,今年的口号是‘天下戏友聚沩山’。以后,我想把演唱会做得更大更有影响力,打造沩山京剧之乡,进一步提高沩山的知名度。”刘毓麟说,“我们会配合一些作家,用文字作品来宣传沩山的山水和人文,也可以创作一些结合沩山特色的唱段。”他还化身沩山旅游推介官,热忱邀请五湖四海的游客“来沩山品茶、听戏、游览,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