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票界
 
 
 
 
 
 
 
 
 
 
国票如今怎么样了
国粹京剧   2016-08-29 10:11:13 作者:许世德 来源:新民晚报 文字大小:[][][]

  “国票”是上海国际京剧票房的简称,建立已有26年,但与有的兄弟票房相比,不算太长。票房靠票友支撑,想当年,上海影视、新闻、曲艺、教育、机关、企业等界别的百余位名票都聚集在“国票”,阵容坚强。参与的票友行当基本齐全,尤以老生、青衣居多,老生有唱谭、余杨、马、言派的,以唱麒派的为多,号称有一、二个班之多。青衣有唱程、张派的,还是唱梅派的居多,也号称有一、二个班之多。

  上述都是老话,现如今又怎样了呢?还是以两个流派来看,麒派老生票友来票房的不多了,成不了气候;梅派青衣的传承,因“国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梅兰芳大师的入室弟子舒昌玉先生,自“国票”建立开始,就一直在票房辅导、带教梅派青衣票友。他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身体健朗,不辞辛劳,“坐镇”票房,只要不出上海,活动日从不缺席,这在票界极为罕见。有人戏称“梅派入室弟子这个头衔是一项无形资产”。所以,“国票”十分兴旺。“长江后浪推前浪”,“国票”的梅派青衣票友,也必然会经历轮替的过程,但接班传承始终没间断过,经常还可以保持在一个班的数字。甚至一些海外的、台港澳的梅派青衣票友,也想方设法,纷至沓来找舒昌玉,以求得梅派的真谛。而在上海的这些跟随舒昌玉学戏的票友,则更幸运,近水楼台嘛!舒昌玉为人低调、谦和,没有一点名人架子,可敬可亲。现在较年轻的一些梅派青衣票友,能觅到这难得的机遇,紧随左右,不放过一字一腔,一招一式,勤学苦练。舒昌玉称赞有加,感到十分欣慰。这些年来,已有三位票友拜在他的门下,其中去年刚拜舒昌玉为师的年轻票友朱莉,工余挚爱京昆艺术,仰慕老师艺德,辗转多处终于缘会。经过4年的熏陶、苦学,如愿以偿拜师门下。最近经老师的指导排练、把场,成功演出了梅派名剧《三娘教子》,“国票”又结出了梅派艺术的硕果。

  “国票”除不定期组织票友彩唱外,主要活动是每周一次的“调嗓”又称吊嗓子。吊嗓子就要有文武场伴奏,条件有限的票房往往就减少了武场的打击乐(大、小锣,铙钹),所以氛围就差了。舒适老说过,少了武场,唱起来好像不大有劲。“国票”当前梅派青衣居多,配一席梅派琴师,显得必不可少。事有凑巧,近十年来“国票”的首席琴师沈棨霖,自群文工作岗位转业后,即被“国票”邀请参与,深受舒昌玉先生和票友的欢迎。原来,沈棨霖的父亲就是赫赫有名的上海京剧院京胡名家、当年名琴师王少卿高足沈雁西。说来真有意思,现在沈棨霖为舒昌玉和梅派票友伴奏,而当年舒昌玉为投师梅门,由化妆师顾宝森陪同去马斯南路梅寓见仰慕已久的京剧泰斗梅兰芳面试时,梅大师要听舒昌玉唱一段,当时就是由在场的沈雁西,操琴为舒昌玉吊了一段《凤还巢》的原板。不过一天,顾宝森先生就带来了梅大师答应收徒的喜讯。其中却难忘舒昌玉与沈雁西唱奏合作的插曲。1980年夏,舒昌玉在杭州东坡剧场作示范演出,连演八场《凤还巢》,也是沈雁西专程赴杭为舒昌玉操琴。如今又和沈棨霖碰上了,沈门父子与舒昌玉真是有缘阿。

  说来奇怪,沈棨霖有如此家传渊源,却并未子承父业,也仅在工余耳濡目染,熏陶勤学加上天赋,才操起了梅派胡琴。经过钻研,他琴艺突飞猛进,音色清脆、明亮、圆润,托、垫得当,成为沪上票界梅派京胡的佼佼者。更有梅派青衣票友因此慕名来参加“国票”活动。

  “国票”的活动,始终遵照各级领导的嘱托,为联络海内外票友,弘扬京剧艺术而尽绵薄之力,维护好“上海国际京剧票房”这块牌子。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票界
 
宇屏梨园京剧社老中青三代齐上阵
中科院文联京剧协会展演淀区文化馆
冀州职工京剧社承办五一演唱会
弘艺京剧票社汇报演出
衡阳京剧票友协会“庆五一献爱心”
湖口老年大学京剧进社区
京韵京剧社走进中山影视城​
华盛京剧团“古韵京风 国粹芳华”
蘭黛剧社《长沙之韵》展现京剧
 
  热门文章
 
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十月天津举行
辽宁——锦州——龙江京剧社
深圳文化街京剧“票房”的票友
江苏——无锡——秋韵京剧社
5月25、26日“陆家嘴金融城-
上海——国定路京剧票房(已关闭)
沈阳市“茂泉社区业余京剧艺术团”
观无锡京剧票房“秋韵社”
江苏——无锡——重友京剧俱乐部
拜访杭州京剧茶座
延边京剧协会会长孙铁汉
上海——春秋京剧票友社
文登天福京剧社
《李健戏游记》之(1,2)
常州市京剧琴师李平获“盛世和鸣”
唐山市将举办京剧票友大赛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