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再三,还是在标题的“戏剧院团”前面加上“国有”二字,其一是因为对民营戏剧院团情况不熟悉,不宜妄加评点;其二是因为民营戏剧院团走的本就是市场化的自力更生之路,可以称苦道难,却无需旁人“痛心疾首”。当然,许多国有院团无论创作还是经营上的努力亦值得尊重。因此特别声明,本文仅就个人所知所感陈述一种个别现象,诸君不必以偏概全,更不必对号入座。如有误伤,纯属巧合。
先来看一组数据,2017年,开心麻花出品剧目在全国演出2100场,票房收入超过3.2亿元;也是2017年,某直辖市18家国有文艺院团全年完成演出9743场,演出收入2.56亿元;还是2017年,北方某省级话剧团全年完成演出98场,营业收入843.8万元,亏损208.4万元,同一省份的省级京剧团营业收入550.4万元,亏损238.6万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数据不能代表一切,但数据也最有说服力。开心麻花作为当前国内话剧业第一,其数据固然有特殊性;某直辖市的数据在全国来讲,已可算佼佼者了。而从两家省级剧团数据可以明显感受到,大多数国有院团效益不佳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国有院团真的“穷”呢?还以上述某省级话剧团和京剧团为例,2017年,两团获得的财政补助收入分别为1500.3万元和1395.4万元,基本上相当于两团全年营业收入的两倍了。但即便如此大幅度补助,依旧亏损严重。省级院团尚且如此,更不难想象大多数的市级、区县级基层院团的情况。
当然,我们也无需为这些国有院团的生存担忧。虽然经历多次改革,但大多数院团依然吃着财政饭、安稳地拿着人头工资,尤其是在当前文艺大繁荣的背景下,可谓生存无忧。真正让人困惑、痛心的是,为什么一众出身好、起点高的国有院团,反而干不过民营院团?为什么一群多才多艺的人,组合在一起反而成了一个扶不起来的剧团?
恐怕还得从思想上找原因。
有些人认为是影视抢了戏剧的市场,那就先比比影视和戏剧吧。影视领域有个词叫作“宣发”,宣是宣传,发是发行,说的通俗点,就是广告和销售。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并产生消费欲望,发行则让人们能更便捷地实现消费。所以影视非常重视宣发,尚未上映,已经各种广告、新闻、绯闻满天飞,主角们参加发布会、见面会、娱乐节目不停,宣传上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再说发行,影视发行非常注重档期,没有好档期宁可等着,院线也是非常精明,排片率时时刻刻跟着口碑和上座率走。一切的一切只为两个字——票房。
再看戏剧行业,可能大多数院团对于“宣发”根本没有概念。当然,这里的“大多数”不包括北上广深等地一些市场意识较强的院团,也不包括每一次演出本身就是销售宣传的民营院团。
大多数国有院团宣传意识还是有的,有重要演出总会邀请记者报道一下,许多院团也常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吆喝。然而,这种宣传更多是一种老国有单位的习惯性动作,完成任务式的工作,绝非市场和广告意义上的宣传——没有策划、没有设计,更没有交流和互动,如何能让人产生观演欲望?更有甚者,则根本不在意宣传,一次,某省级剧院到一省会城市巡演,直到演出结束返程了,该市一家媒体的记者才从侧面知道了演出消息,不禁吐槽说这次演出保密工作做得真好,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为何会这样,因为演出是政府出钱,钱已到账,宣不宣传、有多少观众来看还重要吗?
再说发行,那就更尴尬了。在许多院团的观念里,戏剧还需要发行?不就是找个剧场演一演嘛,有钱就找大剧场,没钱就找小剧场;档期更不是问题,首演献礼“七一”“十一”多好啊,平时就哪天有空档哪天演呗。于是乎,考验大多数戏剧院团营销能力的只有一个终极难题——组织观众看戏,把剧场坐满,别让场面太难看。尤其是传统戏曲,一票难求的好演出当然也有,但多数还是要靠托关系送票请人看戏,每每上座不佳时,便敞开大门,恨不得连广场上乘凉的大爷大妈都拉进来。但即便如此,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的尴尬场景也不鲜见。
为何国有戏剧院团对宣发这一重要市场活动的态度会和影视公司有这么大的差别?表面看,这是行业形态和观众接受度不同导致的,但抛开借口不难发现,真正导致差别的其实是国有院团思想观念上长期以来形成的路径依赖。影视作品是观众消费观众买单,所以影视公司一门心思地打磨作品、做宣发,争夺观众;戏剧作品大多是观众消费政府买单,所以国有戏剧院团一门心思地打报告、跑项目,争取财政扶持。越是市场化程度低、政府扶持力度大的领域,比如传统戏曲和地方戏曲,越是如此。
有的人也许要叫屈,这是“体制问题”啊。的确,在文艺院团体制屡改不顺,财政负担日益沉重的情况下,政府推出项目资金制、演出补贴制,想打破大锅饭,逼着院团去创作、去演出。然而执行层面上的保守干预和一刀切,又导致各个院团终究还是围着项目资金打转转,为提高项目命中率而扎堆重复创作热门题材,剧目创作只见大水漫灌,不见“高峰”迭起;演出上一窝蜂地进校园、进乡村,只见热闹哄哄,难言长远效益。戏剧院团的市场观念和市场能力没有增强,反倒是观众的市场日渐成为政府的“市场”(尤其是戏曲领域)。如此一来,戏剧创作和演出虽然还有经济属性,却绝对称不上是市场行为,自然更加难以培育出市场观念。
不仅是市场观念没有了,更可悲的是,长期的财政供养造成不少国有院团思想观念上形成路径依赖,失去了自力更生的意愿和勇气。如同动物园饲养的狮子,每天过着肉来张口的日子,久而久之,便只知等待喂食,失去了捕食能力。一些国有戏剧院团便是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只做业已成惯性的事情,从来不需要思考、不愿意思考、更不敢思考市场为何物——反正有党委爹和政府妈养着,缺钱了就打报告,哭呗。
事实上,许多戏剧院团不是没市场,小团商演一场大几千,大团商演一场一两万也是正常行情。但打报告要钱简单容易、熟门熟路啊,靠演出或者找商业赞助之类的市场途径挣钱,哪怕是一二十万,都觉得“好难哟,太麻烦,还是算了吧”。于是乎,在一些国有院团,有钱多用、没钱少用,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成了常态,甚至连专业院团应有的“专业精神”都丧失殆尽。一次,某全国重点京剧院团到一地市演出,演员们早上起来吊嗓子。地方剧团演员问你们干嘛呢,答曰——吊嗓子。地方剧团演员又问,难道你们每天还要吊嗓子,答曰——难道你们每天不用吊嗓子?
凡此种种,一句“体制问题”能轻易遮盖一些国有戏剧院团自身的种种毛病吗?吃饭的时候端财政的碗,懒惰无能却要体制来背锅,世上哪有如此便宜的事情。难道真是升米恩、斗米仇,财政扶持扶出了“原罪”。照这样看,要说“体制”有问题,那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院团进行合理的区别定位和坚决的区别对待,一方面该重点保护的保护不够,该给予支持的支持不够;另一方面为了安定团结大局,让大量无能力、无创作、无演出的院团搭财政便车混吃等死。遍观历次院团改革,好像没有听说哪个院团主动要求改制转企不吃财政饭的,绝大多数声音都是不想改、不能改、不敢改。为什么,终究还是财政的软饭好吃啊。
平心而论,吃财政饭可耻吗?当然也不是。如果有认为可耻的,也大多是想吃而吃不着的人。就连开心麻花这么赚钱的公司,还连续三年(2016年到2018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呢,更何况还有多少院团申报无门。但必须思考的问题是,开心麻花即使没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依然是开心麻花;倘若诸多国有戏剧院团没有了种种财政扶持资金,还有多少能正常创作演出?可能许多国有院团的管理者和职工并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答案或许只能是希望那一天不要来,至少不要那么早来——起码熬到自己退休吧。
可笑吗?但这就是很多国有戏剧院团现状,出身好、起点高,结果却心安理得地睡在了起跑线上,回避市场,回避危机。在这种“鸵鸟心态”下,许多院团市场无意识、创作无意识,就连生存可能都是无意识的。即使有,也很可能只是院长或者书记少数几人的意识,但就连这点意识,也很有可能要么依靠上级指示,要么拍脑袋,既没有自主性,更谈不上专业。这种情况下,还能期待他去做一个科学的长期创作演出规划,做一个稍微有那么点创意的宣发策划吗?
当然,自己不专业也不要紧,毕竟市场上有很多专业公司和专业人士,只要愿意花钱,多大的腕儿都能请来。事实也的确如此,许多院团编剧、导演、作曲、灯光、舞美等等都是外请。但问题在于,许多院团只对创作演出这些自己熟悉的事情、可以出“成绩”“场面”的事情愿意花钱,花重金,一掷一两百万做服装道具或者请个著名导演团队眼都不眨。但是对市场拓展、品牌形象、宣发、策划之类,根本连概念都不清楚、行情都不清楚,几百几千都要斤斤计较。别说像大公司一样花几百万做个LOGO、做个策划案,哪怕花几万块做套VI、花几千块做个海报设计或文案创作,许多院团都觉得不值得、没必要。
从很多年前,全国上下都在讲要尊重知识、尊重创意、尊重人才。但可悲的是,直到现在,看起来本应该充满文艺范儿、知识范儿的戏剧院团偏偏大多都不尊重知识、不尊重创意、不尊重人才。他们的观念依然是,“咱们关系这么熟,你做个设计、写个东西那么简单,还需要几千块?”“又不要你多么费心,随便弄弄有个东西就行。”“花那么多钱弄那么好,谁看呀?”于是,许多院团的舞美、服装设计美轮美奂,令人惊喜;海报、文案却粗制滥造,令人惊吓。
真的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吗?非也,只不过是自己都不尊重自己作品的市场价值,便顺带着不尊重别人创意的价值罢了——一个骨子里认为自己演出票价只值20块还只能白送的剧团,你能指望他出两千、两万、甚至二十万去做海报、做宣传、做策划吗?
可是,这些院团不知道,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假装不知道,有个东西叫市场,有种办法叫营销。2015年,开心麻花的首部电影《夏洛特烦恼》上映之初,上座率不佳,如果不迅速扭转局面,票房必然大败。这时,他们做出一个大胆决定,花100万在20多个城市请自己的戏剧粉丝看电影,凭借粉丝的巨大力量,电影口碑和上座率直线飙升,最终拿下14亿票房,成为大黑马。试问,面对类似问题,有多少国有院团能拿出100万这样做,敢拿出100万这样做?恐怕对多数院团来讲,不是口袋决定了脑袋,而是脑袋决定了口袋。说到底,还是因为丧失了面对市场的勇气和能力。
如今,从上到下许多人都在讲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确实,在戏剧行业整体向好的形势下,无论话剧、音乐剧等等,还是传统戏曲,无论是常规的演出市场,还是衍生产品市场,都有大量机遇和广阔空间。但关键的关键在于,国有院团能不能真正树立危机意识,主动走出政策保护的舒适区,求新求变,重塑面对市场的勇气和能力。否则,现在可能是最好的机会,更可能是最后的机会。
知易行难,任重道远。愿与诸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