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编《京剧》进校园
习志淦(左,《徐九经升官记》编剧之一)与原黄石京剧团团长、梅派青衣汪美丽(右)和大方学校的学生在一起
【一】
2017年初,在余一清先生的邀请下,我们七位京剧退休老人,来到武汉大方这所普通学校担任京剧专职老师。
开课之初,我便在老师们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酝酿编撰《京剧》教材。
年届九旬的戏曲理论家龚和德先生闻听此事,马上给我提供了他耗时十五年参与编撰的《中国京剧百科全书》;尚长荣、王玉珍、孙毓敏、孙萍、叶金森、吴乾浩、秦华生、谭志湘、王福来、何玉人等名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担任本书顾问的邀请;词家、油画家杨沛先生专门为教材(1─6册)画了六幅京剧油画作为封面;美术老师邵红为全书的装帧布局辛苦操劳……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成为我坚持四年编撰此书的力量源泉。
京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其传统的写意性和虚拟性与当代人的欣赏习惯有一定距离,怎么样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是编此教材的第一难点。
京剧的特性使我摒弃了常规的编写程序,而采用传统教戏的方法。学唱经典开篇,从感性到理性,再逐步介绍剧目、人物、常识、故事等;力图用最浅显的语言概括博大精深的京剧理论,图文并茂,通过演员剧照把京剧的四功五法的婀娜多姿在书中展现。在这一教材中,要囊括文学(唱词)、音乐(曲谱)、美术(脸谱及其他造型)、舞蹈(四功五法)、历史(名家的生平、轶事)等知识,作为一门全科美学课本呈现出来。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普及途径:利用当前已经广泛实行的网络全息手段,在每个唱段、念白、名剧欣赏旁边附上二维码。读者用手机一扫,即可目睹艺术家们的演出视频。这样,无论是学唱还是欣赏,都更加生动直观,并有了学习的标准范本。
该教材获得2018年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年度成果奖,并得到一致好评。
在此基础上,学校决定斥资以“中华传统文化普及丛书──《京剧》”的名义,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从“校本教材”到“普及丛书”是一次蜕变。我不仅需要在原来的体例和内容上修补完善,同时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向出版社递交书中引用的剧照和视频的本人授权。每份“授权书”上还必须附上授权人的身份证。
我虽做编剧多年,但与许多京剧名家并无交往,亦无联系方式;有的表演大师已经作古,还必须寻觅他们的后代给予授权。
当初为了涵盖面广,本书涉及了数以百计的京剧人。若不能得到授权,书中大部分照片文字都将被撤下,视频的选择面亦将十分窄小。我前期的努力只能留下极少部分。
做这样一个牵涉面如此广泛的授权工作,对我这个素来行事迂腐,不擅交际的文化人来说,是一件比编撰《京剧》一书更为艰难的事。
就在我陷入困境之际,老师们给了我及时帮助。本书顾问,原北京京剧院院长、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王玉珍理事长将自己所掌握的联系方式告诉了我。许多人年事已高,多年失联,她不厌其烦地通过各种途径帮我逐一打听。
始料不及的是,我打出的电话在许多名家那里并没有得到回应──广告推销或骗子电话造成的不良风气,使人们不会随便接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号码,何况是那些声蜚剧坛的京剧大腕。
本书顾问、北外艺术学院孙萍院长听说此事,立刻给我出主意说:“趁你在中国戏曲学院讲学的机会,用学院座机打电话。他们大都熟悉学院的电话号码,就一定会接。”
孙院长的建议立竿见影,我终于获得了积极回应。无论是老一辈艺术家,或是已故去的大师的子女。从袁少海、谭立曾到寇春华、李维康、孙毓敏、叶少兰、李长春、张火丁、王蓉蓉、张建峰、董圆圆、张慧芳、张晓波、赵葆秀、王梦云、陈少云、叶金森等表演艺术家,都一致认为这是件有意义的事,积极予以配合。尚长荣、史依弘、刘子微通过他们的助理与我联系;刘长瑜老师用微信与我交谈;耿其昌先生通过电话把他与维康老师更准确的资料提供给我;李炳淑老师在病床上用电话发表意见;董圆圆请朋友用电子邮件把剧照和视频发来;董洪松作为湖北同乡在我与“上京”的青年演员之间奔忙;远在台湾的李宝春先生除了自己授权,还代表其父少春大师;以朱世慧为首的湖北京剧院数十位演员都积极与我签约;杨俊杰、吴招才、梁敏通拿出多年拍摄的剧照任我挑选,殷骏、祝静、刘文晋、王荆瑶、魏莜童等源源不断地给我提供资料……大家还对文字、图片、唱段等,提出了许多好的修改意见。
梅兰芳纪念馆刘祯馆长、北京京剧院刘侗院长、上海京剧院张帆院长以及台湾当代传奇剧场吴兴国和林秀伟始终对此事给予极大的关照和支持。本书最终所用的一千多幅剧照与64段视频均达到了法规要求。
终于,这本书在2021年5月份得以正式面世。
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珮瑜说得好:“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
希望这套教材能让更多孩子和家长喜欢上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