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秋瑾》是一部很新颖的戏曲作品,京剧与舞蹈的融洽结合,师生完美的合作,使这出戏既能够吸引青年人,又能够讨老观众的喜爱,在近些年新创作的作品中是一朵艳丽的小花。
戏一开场的群舞“抢人血馒头”,开门见山的将那个年代部分人的麻木、愚昧,毫不留情的展示出来,也为秋瑾坚决地与封建势力斗争,不惜献出生命,打下了伏笔。对于秋瑾,文艺作品表现的不多,只是在1983年由李秀明和京剧人施政泉、王馥荔、詹萍萍,话距人于是之、石维坚等拍摄的同名故事片及一些地方戏中有所表现,而张君秋先生的京剧多数人未看过。因此,中国戏曲学院实验剧团的这出戏又客观上担负起全面表现秋瑾短暂而英勇顽强为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向封建社会宣战的一生之任务。让人们更好的认识这位近代的“鉴湖女侠”。在剧作中给我们印象之深的就是秋瑾手中的那把剑。
在历史题材的京剧中,舞剑是常有的表演方式,多是为了表现主人的武艺,而秋瑾秋瑾手中的这把剑,则是刺向封建势力和腐朽王朝的锐利武器,也代表着这位革命者的坚韧,坚而不摧的意志,因此,剧中的舞剑便与唱念做表融为一体,艺术性、欣赏性与思想性均在其中。马帅、李健两位优秀的教师以精湛的表演塑造出那个时代两位既同心又不同路各具特点的人物。
单正送给秋瑾的剑,秋瑾视为革命的象征,而放弃这把剑并奉还,尽管是痛苦的,也是决绝的,二位老师表演的对剑和生旦对唱,以至“诀别”时,二人的对手戏十分引人入胜,感动不已。单正这个人物是不好演的,他不是叛徒、内奸、小人,只是与秋瑾的革命思路不同,他要“清吏制改军政定国安邦”为保护秋瑾,她“在府衙主动请缨平叛乱”,已然抱定了舍己取义的决心,这样一个人物的心理是十分矛盾的,又是非常痛苦的,秋瑾暂时的不理解与指责。上司采取一石二鸟的阴谋,集中在一位书生气十足的单正身上。
剧中从第四场之后,以几段动听的老生唱腔,加上李剑老师从疑虑、担心、直至决然的心路历程,真实形象的表现出来。“眼望着龙泉剑思绪万千,各种滋味涌上心田”,义字当先的单正“四哥我拼性命护周全”,完成了这个人物的使命,回顾看过的历史题材京剧,这样的人物很少见,李健老师有丰富的演出经历与教学经验,把这样一个颇具特色的单正塑造得有血有肉,让观众敬仰,在一生一旦的戏份里,很有戏又不抢戏,为烘托秋瑾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唱、念、做、表、舞在剧中均占有相当的比重,马帅老师的唱,听着过瘾,舞剑看着地道,在舌战贵富时的念白也很有特色,耳边响着“夜深深、风阵阵”的大段抒情唱腔,眼前是“高唱凯歌走向鬼门关”的英雄,女侠虽败犹荣,四哥舍身取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先驱令人起敬,也让人回想起辛亥革命,更想起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的壮丽情景,足以告慰千千万万为民主自由奋斗的先烈。我称这出戏为“小花”是因为其清新、雅致,诗、舞与戏结合的好。首尾呼应,两面大鼓。咚咚擂响,震人心魄,开始时抢人血馒头的众人,结尾时无人理睬,秋瑾烈士的血没有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