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京剧的唱腔是否是固定的模式和旋律?新编戏是否都是老调唱新词?
苏明慈: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既是又不是那样的。说它“是”,因为京剧的唱腔音乐的确是有着一些“固定的模式和旋律”的。例如我们在京剧中常常听到什么“〔二簧慢板〕、〔西皮快板〕、〔反二簧原板〕……”之类的“板式”,这些板式在其节拍形式、骨干旋律上各有各的规律,这些规律是相对固定的。例如“慢板”都是4/4节拍的、“原板”都是2/4节拍的、“快板”都是1/4或1/8节拍的……等等;其旋律,“二簧”都是以胡琴用“5[加低音点]—2”定弦伴奏的、“西皮”都是以胡琴用“6[加低音点]—3”定弦伴奏的、“反二簧”则都是以胡琴用“1—5”定弦伴奏的……等等;其旋律也各有各的基本特征。任何剧目中的唱腔在使用这些“板式”的时候,都必须遵循这些基本规范。
说它“不是”,因为这些规范只是一些“规范”。在任何生活中、艺术中,规范总是有的。油画有油画的规范,水彩有水彩的规范,图案画有图案画的规范,写意画有写意画的规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然而不同作者所画的油画可以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同一作者所画出的不同作品又必定各不相同;同样的图案画,在不同的地方会显示出不同的韵味;同样由李可染画出来的大写意漓江山水,却每一幅有每一幅的情趣;同样由徐悲鸿画出来的“奔马”则每一匹带着每一匹的神态……
同样,京剧的唱腔里那些“板式”、“声腔”的规范也是如此——它只是一些“规范”而已。同是〔二簧慢板〕,在《上天台》的刘秀唱出来是一种雍容大度的风韵,在《洪羊洞》的杨六郎唱出来则是一种悲凉凄切的味道;同是《打渔杀家》里的同一段〔西皮快三眼〕,由马连良唱出来可以显得十分飘逸潇洒,而由周信芳唱出来就会显得相当凝重沉郁……在京剧剧目中,根据不同的情节、不同的人物感情的需要,常常在创作时按照京剧唱腔音乐的那些“规范”来选择适当的“声腔”、“板式”加以灵活的运用。正像任何“规范”都有其一定的“变化幅度”一样,京剧的唱腔也可以进行各种不同的加工、改造,形成各种不同的特色、音调与韵味。
我再打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喻:世界上的“人”都是按照同一个“规范”长出来的,在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有眉毛、鼻子、眼睛、嘴巴、耳朵……但,在世界上你绝对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连双胞胎都有其各自的细微差别的!
你在任何京剧剧目里也同样不会找到两段完全相同的唱腔!
以上说的是京剧的传统。在“新编戏”里,这种情况就更加复杂多样了。因为许多新编剧目在唱腔的设计上除了可以运用原有的各种比较规范的声腔板式之外,还引入了一些现代的“作曲”理念来进一步丰富它(例如对于“人物的音乐主题”的运用、某戏的的“基本音调”的掌握等等)。于是同样的〔西皮原板〕,在李玉和、杨子荣、郭建光……的口里、在不同的场景下,就出现了许多大不相同的特点。
现代京剧里还出现了许多传统京剧中所没有的唱腔板式。例如《红灯记》中李铁梅所唱的〔反弦二簧原板〕“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杜鹃山》中柯湘所唱的〔反二簧二六〕“黄连苦胆味难分……”等等。其节拍特点、旋律骨干,都已经不是原来的“老”京剧中所具有的,这就都是在原有的“规范”基础上进行发展创造的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