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奎,莱阳后照旺庄人,约生于1821年,去世时约60岁。1852年王鸿奎创办的京剧戏班,使烟台成为国内京剧传入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三个地区之一,开启了烟台京剧的新纪元。 烟台京剧从传入至第一个鼎盛期(1852年-1917年),正是中国京剧“逐渐成熟”的时期,这时烟台京剧演出,犹云蒸霞蔚,一派繁盛艳丽,来演出并留有完整演出史料的京剧名家近百人,其中谭鑫培、杨小楼、尚和玉、郝寿臣、周信芳、阎岚秋、陈德霖、龚云甫、高庆奎、汪笑侬、金少山等11人,都是后来开宗立派的鼻祖。至民国前后,烟台这座城市用“一城风景半城戏”来形容并不为过,烟台与北京、天津被公认为“全国三大演出胜地”,至此,烟台京剧进入了第一个鼎盛时期。
烟台京剧的茶园时期,从1888年同乐茶园开张始,至1903年庆丰茶园不复存在止,一共是15年时间。期间,是烟台的京剧由无到有、观众由少到多、演出渐入兴盛的15年,也是为芝罘京剧演出进入第一个繁荣鼎盛时期奠定基础的15年。 烟台京剧的演出,经过茶园时期的发展,已经孕育出众多的京剧爱好者,加之城市人口的增加,尤其是周边城乡那些早已被戏班、子弟班熏陶成戏迷的移民进城,烟台老城热爱和痴迷京剧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原来茶园式的小规模演出场所,已不能满足看客的需要,不少商家老板看到了新的生财之道,纷纷投资建设演戏场所。约从1901年前后至1909年的八年间,先后建成了德桂、群仙、瀛洲三大戏(茶)院舞台,烟台的京剧演出也日趋繁荣,欣赏京剧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时尚,看戏的人越来越多,其狂热程度堪比现今人们迷恋流行歌曲。能容纳2000多名观众的三家戏(茶)院,天天都有演出,场场满坑满谷。由于演出红火,票房收入大增,在利益的驱动下,戏院竞相邀角,谁能请来好角名流,谁就找到了摇钱树。一时巨擘川流不息,名家荟萃烟台。
京剧这朵艺术奇葩,在京城绽放的同时,就已经被烟台莱阳人王鸿奎移栽在了烟台的沃土之上。从此,京剧之花姹紫嫣红,绵延不绝,至今已有171年的历史了。
烟台京剧的源头
1852年王鸿奎创办的京剧戏班,使烟台成为国内京剧传入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三个地区之一,开启了烟台京剧的新纪元。王鸿奎创办京剧戏班,最早见于《莱阳县志》。2003年,烟台市政协在撰写《京剧·烟台》丛书(共5卷)时,曾先后两次派人去莱阳市采访、核实该戏班的情况。
王鸿奎,莱阳后照旺庄人,约生于1821年,去世时约60岁。他的父辈兄弟三人,家有沃壤800余亩,富甲一方。至王鸿奎主持家务时,仍有良田300多亩。王鸿奎熟读五经四书,喜爱戏曲文艺。在京剧这个新剧种形成的末期,他得知“皮黄腔”已风靡北京,便产生了办戏班的想法,待自己有了决定权后,便从北京请来了一位擅演红生戏的所谓“活关公”师傅,又去正逢荒年的即墨挑选来了少年学徒若干人,实行边教学、边演出的模式,影响不断扩大,常演剧目有《大登殿》《鞭打芦花》等。王鸿奎戏班的历史功绩不仅是将京剧“火种”播在了烟台的沃土上,而且把胶东大地变成了一片京剧热土。主要表现为:其一,1868年,为海阳进士鞠捷昌母亲庆寿,特聘谭鑫培领班,到海阳唱堂会三天,“期间,应绅民吁请,在海阳城里万寿宫戏楼演出了《长坂坡》《三岔口》,观众云集”,进一步推动了京剧在烟台地区的普及和发展,欣赏热爱京剧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深爱京剧,已不满足于一个看客的身份,他们也效仿王鸿奎,组织戏班进行演出。在这些戏班中,有海阳县城王乐天在1874年成立的有40余人的“普庆班”,有牟平人王玉山在1892年成立的“王贵班”,有海阳徽村于老太婆在光绪末年组织的50余人的“穆柯班”,有莱阳姜有山在1913年创办的“红字班”,有海阳东村陈武和李正存等在1921年组成的“同乐班”,有掖县孙成业和孙莲芳在1922年创办的“掖县东宋小班”,有牟平人刘春玉在1923年成立的50多人的“真双合班”,有牟平人于红1927年组成的“假双合班”等。其二,在多个戏班的影响下,烟台广大农村纷纷效仿办起了京剧“子弟班”,京剧演出普及到了烟台广大城乡,让民众在耳濡目染中迷上了京剧,京剧成了胶东民众喜闻乐见的剧种。每年进入冬季农闲时期,烟台的一些乡村便有众多的京剧爱好者排练演出京戏,逢年过节,几乎村村舞榭歌台,锣鼓铿锵,丝竹悠扬,雅韵满村。
烟台地区京剧的普及既广泛又深入,为后来烟台京剧的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
茶园的兴起
1888年,天津人在烟台(今芝罘,下同)开办“同乐茶园”,标志着京剧演出正式传入了烟台。此后,受京、津、沪等地的影响,烟台京剧演出从茶园开始,继而发展至戏院和舞台。
1888年11月23日的《申报》载:“有津人在烟台开设同乐茶园,邀请梨园子弟登台演唱。每日自六点钟起,清歌妙舞,尽态极妍,烟人皆以为见所未见,相率纳赀而入,以冀眼界一新,大有座上客常满之意。”同乐茶园的开办,开了烟台京剧演出之先河。后来“会仙茶园开张,而后同乐茶园即行闭歇”(1893年2月27日《申报》),这个史料佐证,京剧传入烟台的时间较1898年一说,又早了10年。更为增辉的是杨小楼、李吉瑞两位梨园巨擘曾在同乐茶园演出,据《申报》1938年11月4日《悼李吉瑞》一文载:“光绪十四年(1888)李满师出科,乃只身至烟台(即芝罘)创业。”1939年《皖优谱》载:“杨小楼幼入小荣椿科班,为杨隆寿弟子,稍长投俞菊笙门下,十一岁(1889年)出台,先后在天津、烟台等埠搭班。”两文之凭据,可断定李吉瑞和杨小楼来烟台时的演出场所必然是同乐茶园,因为此时烟台茶园别无二处。杨小楼后为京剧杨派鼻祖,而李吉瑞后来成了文武双全的巨擘,同乐茶园也因杨、李二人的演出增辉永照,盛誉永传。
紧随同乐茶园之后,烟台又有永盛茶园的开办,未久,只因规模过小,合伙人又“纠集股东在鬼子街(广东街)地方,另行购地建造广其基址高楼大厦……命名会仙茶园”,并于1893年8月8日开市演唱,“观剧者皆以为气象一新”。会仙茶园建成后,园主便安排正在“五区地面即前同昌福之地址,以席为棚,架木为台”的关东班“丁香花及白文奎、小长奎辈,与席棚往返轮流演唱,营业颇为不恶。(载《烟台要览》第五章)”据剑影客撰《天津名伶小传》载:“白(文奎)伶音长气豪,运用自如,有左右逢源之势。”“歌喉清越,声名震动一时。”会仙茶园也因有白文奎的登台,京剧演出曾轰动港城。但天有不测风云,开张仅4年又两个月的会仙茶园,于1897年9月18日(农历)夜间,毁于一场火灾。
1895年,有人又在老广仁堂街建成了“庆丰茶园”。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1903年10月初五晚,庆丰茶园也毁于一场大火,“雕梁画栋顿时化为灰烬”。庆丰茶园在8年中,曾几度红火,正如《烟台要览》所载:“主要角色恩晓峰、双处、朱素云、苏廷奎、颜宝恒、路三宝辈,一时珠联璧合,济济一堂,颇得顾曲者之赞赏。”
烟台京剧的茶园时期,从1888年同乐茶园开张始,至1903年庆丰茶园不复存在止,一共是15年时间。期间,是烟台的京剧由无到有、观众由少到多、演出渐入兴盛的15年,也是为芝罘京剧演出进入第一个繁荣鼎盛时期奠定基础的15年。戏院舞台的建设
烟台京剧的演出,经过茶园时期的发展,已经孕育出众多的京剧爱好者,加之城市人口的增加,尤其是周边城乡那些早已被戏班、子弟班熏陶成戏迷的移民进城,烟台老城热爱和痴迷京剧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原来茶园式的小规模演出场所,已不能满足看客的需要,不少商家老板看到了新的生财之道,纷纷投资建设演戏场所。约从1901年前后至1909年的八年间,先后建成了德桂、群仙、瀛洲三大戏(茶)院舞台。
烟台第一家茶院舞台,是张泽禄创办的德桂茶园。那么德桂茶园是何时创办的呢?在1903年绘制的《山东燕台街道图》上,已标注有“丹桂茶园”字样,说明德桂茶院应已存在一二年时间。也就是说,德桂茶园创办于1901年左右。张泽禄被绑匪绑票,为了筹集赎金,向烟台德和洋行借钱。脱险后,为了还借款,张泽禄将德桂茶园转卖给他人,德桂改名丹桂。
在德桂之后的第二家茶院舞台便是群仙。据1907年5月6日《大公报》载:“东海关监督潘观察(潘志俊)于16日下午请合埠绅商赴群仙茶园宴饮,是日官场士夫及各国领事莫不毕集,觥筹交错,歌舞喧阗,可谓烟埠一大盛举。”由此可证实,群仙茶园的建成时间,应在1907年5月之前。
第三家是瀛洲茶院(后改为瀛洲戏院),1909年《渤海日报》载:“有前丹桂茶园执事滕某,拟再开设戏院一处,将于后海岸建筑楼房,一切材料均已购妥,专待择日兴工矣。”1910年瀛洲戏院舞台建成,在1931年被大火烧毁,再未复建。第一个鼎盛时期
随着三大戏(茶)院的陆续建成,烟台的京剧演出也日趋繁荣,欣赏京剧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时尚,看戏的人越来越多,其狂热程度堪比现今人们迷恋流行歌曲。能容纳2000多名观众的三家戏(茶)院,天天都有演出,场场满坑满谷。由于演出红火,票房收入大增,在利益的驱动下,戏院竞相邀角,谁能请来好角名流,谁就找到了摇钱树。一时巨擘川流不息,名家荟萃烟台。以下通过当时国内京剧名人来烟演出的概括叙述,一睹早年烟台京剧演出的繁荣景象。
郑千里所著《烟台要览》载:“有张子(泽)禄者建筑德桂茶园,其中主要角色为贵俊卿、马德成、李吉瑞等,尤以李吉瑞演《难中福》、贵俊卿演《空城计》,为此间人士所最欢迎,嗣后改为丹桂,营业亦极发达。”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京剧名家贵俊卿、李吉瑞、马德成等在德桂演出的盛况。其中贵俊卿是京剧“后三鼎甲”谭鑫培的入室弟子,有“活诸葛”美誉。他第一次来烟演出,应在1903年前,“迄今三十余年(间),期间归去来兮不下十余次,最难得者各界欢迎始终如一”。另据1941年7月18日《申报》登载有关贵俊卿文章称:“综其一生露演最久之地,厥惟芝罘的瀛洲、丹桂、天仙各戏院,相互轮流,倚为台柱,垂六载,盛誉勿稍衰。”武生尚派创始人尚和玉早年也来烟台演出过。王永运著《武生巨匠尚和玉风范长存》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尚和玉在北京无法演出,便转来烟台献艺,长期演出,并在烟台结识武生李吉瑞、薛凤池等,组班演出数年”。期间,龚云甫、谭小培等也因北京战乱,于1900年来到烟台黄县演出一期,对烟台京剧演出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05年,19岁的郝寿臣第一次到烟台演出,过了三年后的1908年,22岁的郝寿臣从营口又来到烟台搭班作艺”。
随着多条黄金水道的通航,烟台京剧的演出也引来了更多“过路戏班”的奇才名角。1907年金秋时节,12岁的周信芳第一次在烟台丹桂戏院演出,打炮戏《打渔杀家》博得观众喜爱,获得首演成功,同时烟台人“提灯笼看戏”的场景,也让这位演戏神童大开眼界,终生难忘;1908年,周信芳在北京带艺搭班喜连成,一年多后,便去了天津搭班长期演出,1910年由天津来到烟台群仙戏院,演出《定军山》《阳平关》《乌龙院》等戏,还与杨瑞亭重排《黑驴告状》,在双阔亭创编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减完善,后与张桂林、尚和玉合作新编了《卖油郎独占花魁》等戏,从此周信芳的创新精神和不同凡响的艺术才能,便深深地留在了烟台观众的心目中。
天仙茶院建成后,“其主要角色为小达子(李桂春)、李寿臣(艺名李鑫甫)及本埠过班诸伶,所演各剧大有可观”(《烟台要览》)。最早在天仙茶院长期演出的小达子和李寿臣,是当时颇有声望的两位文武老生,二人在烟台演出期间,正是烟台京剧刚刚崛起之时,他俩的演出为扩大戏迷群体、促进票房的建立,起了助推作用。1908年,赵鹏飞携已是名角的女儿明月英和他7岁的儿子赵松樵,来到烟台,在天仙茶园演出。1910年,赵鹏飞携全家再次来到烟台,9岁的赵松樵也随父在烟正式登台,艺名九龄童。1915年,14岁的赵松樵在烟台演出了9个月的时间。在这次演出中,烟台东海关监督王潜刚“约他到家里吃茶点”,并“给九龄童起了个名字叫赵松樵”。赵鹏飞一生三次携全家在烟台演出,后来他的儿子赵松樵将烟台当成第二故乡,频频来烟台献艺,他的孙子小赵松樵(赵云鹤)也久占烟台,可以说,赵鹏飞三代人对烟台京剧的演出和传播,作出了贡献。
1909年,后“三鼎甲”之一的孙菊仙乘船由沪回天津时,曾停港烟台登岸演出,第一天炮戏是《空城计》,观众满坑满谷。不知何故,演出已过大半,就是听不到叫好声,直到“我本是卧龙岗”大段慢板快唱完,仍听不到鼓掌声。孙菊仙心想,慈禧太后都为我捧场,一个小小的烟台观众竟对我如此轻视,一时怒火千丈,将这段西皮慢三眼结句“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改唱成“我面前只可惜对牛弹琴”。唱词一出口,顿时惹怒烟台观众,全场叫骂声不绝于耳,现场一时混乱。常年在烟台经商的天津人也在剧场看戏,见状不妙,赶忙起身劝架,不停地称呼孙菊仙为“老乡亲”。烟台人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称呼,感到十分新鲜好奇。后来孙菊仙对此举也是懊恼不已,以后每当演出时,索性在海报上写出“老乡亲”而不署其名。孙菊仙在当年11月去了北京,“在庆乐园(大栅栏东头路北)登台,第一日戏报遍贴通衢,大书老乡亲准演《硃砂痣》。……是日观者如堵,拥挤不堪,为从来罕见之盛况”(《大公报》1934年8月16日)。这次演出不仅让“老乡亲”的钱袋子爆满,也让孙菊仙“老乡亲”的艺名不胫而走,他在烟台演出的这段经历在梨园界广为流传,让烟台这个京剧胜地越发传奇。
1910年,28岁的全国著名武旦阎岚秋来到烟台,并长期在烟台演出,其创立了武旦“阎派”。张桂轩和苗胜春去海参崴演出回国后,两人在1912年前后再次来到烟台演出。
1914年之后的数年间,三大戏(茶)院的演出愈盛,据《烟台要览》载:“前后丹桂为小孟七、杨瑞亭、冯子和、绿牡丹辈;瀛洲为汪笑侬、姚玉兰、黄润卿、李吉瑞辈;天仙为麒麟童、尚和玉辈。近年来丹桂所演之剧,尤以后聘之白玉昆、花玉莲等所排演之《诸葛亮招亲》一剧,为社会所欢迎。……演唱数月座客未尝稍减。”1914年秋,享“上海第一花旦”之誉的冯子和来到烟台,除了在丹桂演传统剧目外,还在群仙茶院演出了新编外国戏《拿破仑》,用钢琴伴奏跳探戈舞,开烟台京剧舞台演出之先河。剧中阔夫人一角的饰演者,竟是后来定居烟台的梁凤玺,即盖(叫天)派优秀传人刘俊文之母。1914年,烟台丹桂茶院为与群仙、瀛洲两家戏院竞争,“以重金邀聘麒麟童、王灵珠等,重来烟台,所排演《后部狸猫换太子》等剧目,颇得社会欢迎。唯戏价每票一吊(之高),为烟台前所未有”(《烟台要览》郑千里著)。这次演出期间,周信芳还首次试验演出了杨德奎的旧本《路遥知马力》,并在烟台首次亮相三麻子常演的红生戏《华容道》。周信芳这次演出,因剧目新奇而引人入胜,其技艺精湛,得到满城盛誉。
瀛洲戏院建成后,先是筱兰英母女及喜彩凤等为班底演出,后为与丹桂、天仙竞争,约1915年举办了一次盛大演出,曾亲自观看这场演出的国醒,在《一鳞半甲话芝罘》一文中写道:“瀛洲戏院最兴盛时,也是烟埠商业最繁华昌盛的时期,有一次竟同时邀来8个京剧名角,计有陈德霖、龚云甫、郝寿臣、高庆奎、白玉昆、张黑等角,同时贴出大字海报,在烟台戏剧史上是破天荒的盛举。(《烟台文史资料》第24辑)”1916年春节过后,人称“十全大净”的金少山来到烟台,后来与烟台果行公司杨经理的女儿杨淑英结婚。1921年,武生名家白玉昆又来烟台演出,他与金少山合作演出效果奇佳,轰动烟台,尤其在演出《连环套》时,棋逢对手,难分伯仲。不久,上海九亩地新舞台来烟台邀白玉昆去上海演出,白玉昆便约金少山一起去了上海。金少山从1916年来烟台,至1921年底离开,在烟台演出6年之久。
1916年秋冬之交,瀛洲戏院老板探到,全国闻名的老生名家汪派创始人汪笑侬正在辽宁营口演出,立即派人去邀角,经过一番口舌,终将把这位大名家邀到烟台。汪笑侬到烟台前,瀛洲戏院已邀来著名旦角演员黄润卿、久驻烟台的黄派武生名家李吉瑞,还有筱兰英的大女儿姚玉兰,他们的演出,一时轰动港城。
1916年12月20日,张少甫陪着刘荣升在烟台群仙茶院演出《路遥知马力》,这是张少甫来烟演出最早的记载。张少甫功底深厚,能戏200多出,在烟台名望很高,享有“烟台谭鑫培”之誉,拿手好戏有《剑峰山》《投军别窑》《大明府》《王佐断臂》《坐楼杀惜》《捉放曹》《南天门》《打渔杀家》等。他演技炉火纯青,在演出中想在哪里“要好”,就一定会得到,因此有人赞誉他:彩声犹如装在口袋里,视演出需要,随时可以取出。张少甫不仅技艺非凡,还热心公益,关爱同行,提携晚辈,一生为培养京剧人才作出了很多贡献。他在烟台京剧史上是一位卓有成就和很有影响的人物,是从烟台走出去的一位京剧大家。
1917年,白玉昆又来到烟台,先是在瀛洲戏院演出《夜战马超》,用真刀真枪开打,既火爆又惊险,高超技艺誉满港城。而后他转到丹桂,同花玉莲等合作演出《诸葛亮招亲》,深受观众喜爱。白、花二伶期满,丹桂聘来林颦卿,看客仍不减。这时花玉莲又转到瀛洲,重演《诸葛亮招亲》,剧院仍天天客满。
烟台京剧从传入至第一个鼎盛期(1852年-1917年),正是中国京剧“逐渐成熟”的时期,这时烟台京剧演出,犹云蒸霞蔚,一派繁盛艳丽,来演出并留有完整演出史料的京剧名家近百人,其中谭鑫培、杨小楼、尚和玉、郝寿臣、周信芳、阎岚秋、陈德霖、龚云甫、高庆奎、汪笑侬、金少山等11人,都是后来开宗立派的鼻祖。至民国前后,烟台这座城市用“一城风景半城戏”来形容并不为过,烟台与北京、天津被公认为“全国三大演出胜地”,至此,烟台京剧进入了第一个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