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鼓乐阵阵、掌声连连,一曲《太真外传》让沈阳梨园会馆掀起高潮,现场不管是年过半百的“老戏迷”,还是“00后”的“小戏迷”,无不被京腔京韵的婉转动人所折服。前不久,一群由京剧“票友”自发组建的业余民间团体沈阳启贤京昆传习社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小剧场——梨园会馆,小剧场的成立不仅让社团成员圆梦舞台,也为辽沈地区的京剧“票友”提供了看戏的好地方。近日,记者来到梨园会馆走进京剧“票友”的世界。
【同期】京剧票友 王坚
虽然说我们喜欢京剧,但是从来没看过这个会馆的开业,它就继承了这种传统戏剧的开业形式,又跳加官又祭祖,我们也开了眼界了。
【解说】1978年出生的林淼是一名国学教师,同时也是沈阳启贤京昆传习社的团长和创始人,因为对京剧的狂热喜爱,2012年林淼和几名京剧爱好者组建了该社团,如今,社团已经吸纳演职人员近60人。林淼介绍,团队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以在校大学生和“90后”成员为主力军,是一支活跃在辽沈地区的最年轻的业余京剧演出团队。【同期】沈阳启贤京昆传习社团长 林淼
我是要求演出质量的,(我们)在业余的团队当中演出的质量比较好,这样的话就吸引了很多的有同样追求的票友来到一块,组建了这么大的一个队伍。
【解说】作为团长,林淼会定期召集团队中的年轻成员组织学习,从京剧的唱念做打到身段扮相,他都会毫无保留一一传授,并会根据每个成员的嗓音和自身特点定位行当角色。同时,作为导演,林淼还要进行节目编排指导,从乐队演奏、剧目选择到内容改创,以尊重传统为原则,保留老味道,增加新巧思。几年来,为了发展壮大京剧社团,林淼不惜自掏腰包,采买服装道具以及团队日常开销,也会为团队的成长不断寻找并争取演出机会。【同期】沈阳启贤京昆传习社团长 林淼
在以前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团队在外边受演出频次和演出时长的这种限制,所以当我们有这个舞台的时候,这个舞台其实是给了我们一种归属感,我们有家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撒开欢儿的,随便唱,随便玩儿,随便演,所以这个舞台对于我们来说除了敬畏还有一种归属。【现场同期】主角对词
【解说】业余京剧票友何铉是一名钢琴教师,早期与林淼一起创建社团,在小剧场的首场演出《太真外传》中扮演主角杨玉环,这是何铉唱戏的十多年来,第五次登台扮演杨玉环。演出当天,何铉的小徒弟,16岁的孙绍然特意来到现场为她加油。正在读高一的孙绍然,跟何铉学习京剧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同期】京剧票友 孙绍然
主要学的就是梅派青衣花衫的表演,大概七八岁吧就开始喜欢上这门艺术了,毕竟这门艺术真的特别吸引人。
【解说】今年17岁的王韬睿8岁起在科班学戏6年,由于身高原因不得不放弃做演员,从而转行学习戏曲容妆。今年年初王韬睿加入社团,在团里不仅有了补位上台唱戏的机会,还在戏曲容妆上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林淼告诉记者,随着京剧等各类传统戏曲艺术的广泛普及,他最大的欣慰就是看到了越来越多年轻力量的加入,并不断与老一辈京剧爱好者碰撞出新的火花。但与此同时,他也经历了许多心酸故事。
【同期】沈阳启贤京昆传习社团长 林淼
他(一些年轻人)在开始的时候他很新鲜,当他入了门以后了,他就觉得很难了,那么原来的那种快乐感没有了,他不再为这份快乐而坚守着去全力以赴了,这样的话慢慢就掉队,这个应该是我最大的一个心酸,因为有很多好苗子就这样的不再去前行,也不再学习。
【解说】此外,林淼介绍,业余的民间京剧团队有很多,目前仅沈阳地区就有几十家,但由于京剧艺术的高要求和综合性,也让民间京剧团队面临着服装、舞台等一系列的问题和困境。【同期】沈阳启贤京昆传习社团长 林淼
我们怎么能够突破那样(自身)的一个瓶颈,能够使得我们的艺术更高级一些,那这里面就是希望能够和更多的艺术家,更多的专业人士进行一个沟通和互动,来教我们,让我们更能够领略到京剧艺术的魅力。
【解说】小剧场戏剧的兴起无疑打破了传统戏剧舞台的局限,也为像林淼一样的众多京剧票友提供了全新的方向与希望。
【同期】沈阳启贤京昆传习社团长 林淼
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带领我们的团队,排出质量更好的剧目,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去欣赏我们的京剧艺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我们的团队里边来,为京剧的传承尽一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