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演出现场 记者 尚洪涛 摄
昨晚,伴随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新编历史京剧《大漠苏武》缓缓拉上大幕,这也标志着“西安报业集团·迎新年京剧演唱会”画上圆满句号。连续三天,国家京剧院三团的名家新秀们为古城京剧迷献上了一场京剧饕餮盛宴,无论是名家名段专场,还是新编历史剧《大漠苏武》,都让西安京剧迷过足戏瘾。
演出结束之际,著名奚派老生、《大漠苏武》的男一号张建国接受记者采访时,古城戏迷对京剧的热情让他分外感动,“时隔三年再次来西安演出,看到依然有这么多人在热情地支持着京剧,我觉得很激动。《大漠苏武》是有传承的新编历史剧,和西安这座有着现代气息的文化古城在气质上是那样相符,在西安的成功演出让我非常开心。”
凄凉北海荒芜地,孤身守节十九年。“苏武牧羊”的故事在中国被传颂了两千多年。昨晚的演出是《大漠苏武》在西安演出的第二场,观众的热情丝毫未减。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演出中有很多戏迷是本报的热心读者,他们很幸运地得到了本报的赠票,所以戏迷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一位老戏迷对记者说:“唱得真不错,我是《西安晚报》的老读者,也特别喜欢京剧。报社举办的这次活动真好,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名角演唱,听着可过瘾了。也希望报社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演员唱得起劲,观众听得过瘾。张建国告诉记者:“因为唱段多,每次演出我都觉得特别过瘾。”在前一晚的演出中,就有观众评价张建国虽是奚派传人,但在这部戏里看出了马派的影子,有观众评价张建国唱出了一个有生命力的丰满人物。张建国告诉记者,自己奚派的演唱确有马、余、杨的影子,这和自身学戏经历不无关系,“流派的出现是因某种唱演的声音百听不烦、形象百看不厌,核心都是塑造人物,我没有野心说自成张派,但是希望把所学唱腔融合为服务人物的情感表达。”
作为新编历史剧,《大漠苏武》从首演开始就备受关注,并在不久前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但对于剧中进行的一些大胆创新也有人提出异议,张建国告诉记者:“京剧这些年始终在探索改革的道路,排出了很多好戏,也对传统戏进行了很大的修改和整理。从我个人来说,始终有一个愿望,就是在尊重京剧传统的基础上,要和现代人的审美观结合。就是说京剧要创新,但不能胡乱创新,京剧的‘四功五法’依然要坚持,其根源不能改变,在此基础上加入灯光、舞美等现代科技手段是可以的。但绝不能形式大于内容,让灯光舞美喧宾夺主。”就《大漠苏武》而言,张建国评价:“苏武这个形象我觉得从导演的要求、从剧院的要求、从我个人的期望,也是这么一种愿望,在既是保留传统京剧的精华和传统京剧艺术形式的方法之外,还要融入新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融进来首先不能破坏京剧本身的魅力,所以说我想这出戏应该是一出比较好看,既时尚又传统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