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是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名品”;凡动这出戏的都是角儿、也是展示其功力不凡;奠定其挂牌角儿位置的实力戏;这出戏凡是爱好京戏的都知道;是唱两口的都常挂嘴上;这出;《失、空、斩》有唱有念;但这个唱与念与其它老生戏不同的一点就是“份”;这是一个成熟演员都不敢轻于动的份儿戏;因为这出戏是看京戏听京戏的基本都会;高深的京剧研究者和票友都对这出戏有一定的研究;不是说这出戏里的唱、念、表有多难;不讲究的处处都容易;一旦讲究上规格来讲每一处都难;难得你走也不是、唱也不是、念也不是。当然这出戏也是考验演员的功力的戏;端不端的住、台上一出耒就一目了然;唱这出戏不同于唱《四郎探母》或《捉放者》、《桑园会》等戏有嗓子便成。它有一个厚重问题;此时的诸葛亮岁数已大;统帅三军且老谋深算;由于马谡轻率、藐视一切、又急功心切、铸成大错、在战场间隙间与辅帅王平分歧严重无法统一;导致街亭失守;全军大溃。要口已沒、自己的兵马都出征在外、难以调回;诸葛亮自知大难临头;怎么办?怎么办?虽心中万分焦急却一时又无计可使;这时候的诸葛亮好比火炉贴心烧烤;虽内心热浪汹涌、外表却冷静非常;司马懿大兵追赶已离西城不远;西城将倾刻不复、老谋深算的诸葛亮咬牙狠心一斗、数十年的功力将毁于今天;豁出去;以前古无所举动的“以静克凶”的带着瑶琴、宝剑与美酒在城楼饮酒抚琴;设空城;来迷惑敌兵;诸葛亮也为自己断后;若是一旦司马懿识破自己的用计;就即刻自刎;战场容不得儿戏与冒失;司马懿也深知诸葛亮的厉害;不敢轻举;后自退;诸葛亮闻知司马大兵退却;险些丧命的他冷汗一身;设空城照常理是败计;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冷静异常最后化险为夷。后诸葛亮为整军风;强压心头怒火忍痛刑斩马谡……
因此演这出戏;演员必须沉下来;把剧中人诸葛亮稳重多智多谋的一面以唱、念、表呈现于舞台有一定难度的!看了北京京剧院老生演员谭正岩的这出《失、空、斩》;觉得他向成熟一方迈出了一步。
谭正岩先生的诸葛亮出来端重大方;至九龙口的眼神很好;,台步与罗经配合的好;至台口;谭正岩亦定神气闲;眼敛微收;不瞪眼很好;引子打得清亮亦能字字送听;转身归坐都圆的;还有诸葛亮与众将及马谡、王平的对白交流;谭正岩都能很好地运用眼神;念白的顿挫有致把人物立了起来;这点谭正岩进步了。
谭正岩先生的这出戏一些身段很象其爷爷谭元寿老先生;谭老先生也一定在这出上为孙子花了不少心血;教得很好。谭元寿先生是硕果仅存的老一代文武全才;是一代京剧大师谭富英大师的儿子;会戏极多;五十年代跟随父亲谭富英大师同台演戏;常为父亲垫戏;他的武戏极好《三岔口》《连环套》《白水滩》、《挑滑车》等等及唱;念;做;摔并重的《二十八宿归天》(又名:打金砖);《问焦闹府、打棍出箱》、《战太平》、《定军山、阳平关》、《乌盆记》、《桑园寄子》、《失、空、斩》、《打渔杀家》等等;谭元寿先生也是李少春大师的弟子;《打金砖》一戏完全是李少春的实授的;沒人比得了他!因此谭正岩学戏条件得天独厚、优于别人。此番演的《失、空、斩》有其谭元寿先生的影子。
这出《失、空、斩》是各派都唱的戏;也是谭派的看家戏;大师谭富英先生的这出戏是很好的;谭富英先生出来的身段是很好看的;儒雅书卷气相当漂亮;今己沒有。这些前辈的老先生就是不一样;他们会得多、几乎天天在台上;打磨得火候十足;因此走出来的东西、唱出耒的东西就是好听值钱、学的人也一生受用(干这一行的)
谭正岩先生下来的失街亭的原板也唱得节奏稳当;嗓子也亮堂;未了转身进下场门亦好看的。下来的《空城计》谭正岩先生亦自如下来不容易的;《斩谡》谭派拿手;谭富英先生的出来稍快但不急切;脸带愠怒但不全表;使人一看此时诸葛亮虽心中怒火万丈;但决不表露于脸;谭富英的转身及身段是相当漂亮;拿捏人物尺寸;火候纯青;这与谭富英大师平时喜读古书、揣磨人物及研究人物心态的变化到家是分不开的;谭富英先生的唱更是一绝;爽口甜润;十分解气。
谭正岩的斩谡也是下了功夫;尺寸唱的沒有问题;是要快;否则唱温了白忙活。当马谡上场;诸葛亮与马谡“生离死别”时的对白及表演;谭正岩亦表演的感人;总之谭正岩先生这出戏圆满地演下来了;也可以说是比历来演得都好;下了功;保持下去!
提点建议;谭正岩先生的武戏好于文戏;所以你爷爷谭元寿先生;叫你多唱武戏是有一定道理的;看得出你己经很用功了;这出《失、空、斩》难唱的;比其它戏都累人;难得的是谭正岩先生这出确实是地方;值得提出的是当老军报“司马懿的大兵倒退四十余里”时;诸葛亮有二望及抹汗的身段;谭正岩处理的急了点;慌里慌张;少了从容些。因为此时诸葛亮早己将生死置之度外;成竹在胸;反而从容了;得知司马退却;心虽有余悸;但仍不失体统;应缓缓张望;擦汗只是稍带而过。对于念白谭正岩要多练多研究念的味;唱也是同样;这出戏的念;有些地方不能太急;这也是一个功力问题;谭正岩先生应该多演其它的文戏;演了多了;体会也就多那么那时候再来演这出;你的思想境界及沉稳度、理解度必定会大大提高;出一个好演员难;出一个有滋有味的好老生更难;趁年青应该多向老先生学戏;不仅限于你的父亲与爷爷;应该多向看过谭富英大师台上戏多的或者与谭富英有交往并一同学戏的同行老先生;如仍健在的谭、余大家王则昭先生学习谭派戏;还有谭富英先生的高足马长礼大家学习;他们的谭派都是正宗的。
另外;谭正岩先生要常听余叙岩先生的录音;当作不离身的东西时刻听;余叔岩唱的就是谭派戏;他的十八张半;就是正宗的谭派;杨宝森先生也是谭路戏;也应听与学。谭正岩嗓子有但味不足;应该照着前人的好音走、一度间应刻苦临摹;顺应了轨道再往宽厚里找;带点苍劲;那时出来的嗓子味就好、就正、就纯。谭富英先生有说戏的录音;味非常好;谭正岩是否跟着录音学其声音及味;板过来;就是一个韵味正宗的老生味!有个82年纪念谭富英先生演出的《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录音;唱的人是:(失街亭)李崇善先生、(空城计)孙岳先生、(斩马谡)王则昭先生;十分精彩!谭正岩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