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在昆明看京剧《梁红玉》
国粹京剧   2025-08-08 09:31:37 作者:太行 来源:文旅大观 文字大小:[][][]


在昆明看京剧《梁红玉》

        一直以为京剧有上千年的历史,后来查了查资料,发现不是。离开两年之后,我再度回到这座我淹留十年之久的城市,街道车水马龙,昆明始终给我一种苍凉的感觉,尤其暮色四合,天边云霞如同水墨画,城市灯火照耀,对比之下,这种感觉便更强烈。从城市布局来说,昆明的城市格局是有高人出手的,和紫禁城有渊源,因此在这里能看到高水准的京剧表演也就不奇怪了。

        这是我第一次线下看京剧表演,作为中国人不知道京剧的大概没有,但在过去所有的岁月里,我没有在电视的戏曲频道上为京剧节目停留过三分钟,我始终不知道京剧的魅力在哪里?当然,也有导演拍了电影《梅兰芳》等,我很爱看,但我感兴趣的却不是京剧本身,而是梅兰芳的花边……但我知道我不能因为自己的浅薄和无知而小瞧了这门艺术,那是因为我爷爷回忆起观看梅兰芳演出时说的话,具体说的是什么我忘了——总之,他是毕生难忘了。

        因为文旅厅朋友的邀请,我观看了京剧《梁红玉》,除了演员的服装让我血脉里的汉民族基因共振外,背景也是中国画。曾有人问我是不是汉族?我说是,但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多多少少混入了其他民族的基因。

        京剧有个特点,一眼就能看出谁是大坏蛋。《梁红玉》里面这几个大坏蛋都不怎么出名,记不住也就不提了。

        背景的屏风好评,一个屏风整个场景的气势就上来了。

        韩世忠和梁红玉的恋爱进度条拉得过快了,这个地方应该有更多的细节,传统中大家觉得家国大业经济文章才是正事,恋爱有啥好谈的嘛。但现在的人就爱看人谈恋爱……

        有宋一朝两极分化很严重,很有趣。南宋战力爆棚,名将辈出不说,你看辛弃疾,这哥们武功之高,战绩可查。查了查梁红玉的资料,可拉强弓,百发百中,是个满级射手……很早之前,我印象中的南宋就一个字——“弱”,直到去了钓鱼城,发现我错了……蒙哥大汗就是被打死在这里的,如果不是蒙哥死在这里,远征欧洲的蒙古大军回师争夺汗位,欧洲早被荡平了,那很可能我们现在就是九十九个民族,九十九朵花了……

        看京剧还是在看一场服装秀,衣服是真的好看,通过服装准确地反应人的地位和所处的环境……服、化、道,服为首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所穿衣服看起来是如此的重,动作却是如此流畅敏捷,可见是有真功夫的。

        后面的战争环节金兀术的冠掉了,露出了头发,我还以为这是战败的标志,后来说是个失误,然后马上就有演员下来救场了。京剧演员没有武术功底是不行的,其他不说,就说演小兵的演员,一般人举那么长时间的刀,手都麻了。演韩世忠的演员有震脚、崩枪等动作,看得出来武功很好。

        到了梁红玉击鼓这个环节,演员的综合素质显露无疑,前面的唱词不乏经典的诗词,说明文学素养很在线,舞枪等一系列的动作说明武功很扎实,到了击鼓,说明音律也是通的……演出结束的时候,看到一些年轻人请求合影要签名,近年来一些零零后戏迷涌现出来……好东西终究会遇到识货之人的。任何艺术的兴起和发展都离不开其时代背景……我自己隐隐约约感觉到传统诗歌的重新兴起或许会受益于短视频,因为短视频对内容凝炼的要求和传统诗歌“炼字”的要求是一致的。

        近年来,电影《白蛇传情》让人印象深刻,粤剧演员的演技、武功和审美加上现代电影工业的特效等能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相信会有更多这样的作品涌现出来,《梁红玉》这个剧是个大女主的故事,是很符合时代审美的。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在昆明看京剧《梁红玉》
文创让京剧更可爱(补7月11日)
艺术创新,让戏曲传承“活”在当下
新传播形态不利于戏曲可持续发展
云端舞台无边界演艺直播破壁新生
哪吒的启发:找寻戏曲与孩子对接的
戏剧+旅游, 新业态激活新动能​
票友是京剧艺术的半壁江山​
昔日“看热闹”,今朝“看门道”​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谈言慧珠之组班​
老谭的髯口
清宫唱戏轶事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勾脸武生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生产厂家福州技校创场号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