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动态
 
 
 
 
 
 
 
 
 
 
郑菲 始终对艺术怀抱敬畏之心
国粹京剧   2025-08-05 09:21:07 作者:沙芝羽 来源:中国国家京剧院 文字大小:[][][]
第七届“青研班”丨我们毕业了:郑菲

        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以下简称“青研班”)自2022年9月在京开班,招收54名来自25个院团的青年演员,涵盖6个戏曲剧种。三年间,邀请20余位专家讲授18门文化课,30位名家举办艺术讲座,拓展学员视野。专业教学上,聘百余位艺术家传授300多出传统剧目,确保经典技艺高水平传承。

        其中,来自国家京剧院的七位青年演员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极汲取各流派的艺术精华,跟随多位京剧名家学习,认真钻研前辈艺术家的表演风格和技巧,艺术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展现出了青年戏曲从业者的活力与风貌。

        2025年1月9日,国家京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收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后,全体学员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大家表示,不仅要向前辈和老师虚心学习,更要勤学苦练,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新征程上,青年演员要勇担使命,为传承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艺术简历

        郑菲,国家京剧院二级演员,自幼启蒙于京剧张派创始人张君秋先生弟子张秀麟老师门下,先后师从吴纪敏、王志怡、宋丹菊、杨春霞、吴吟秋、秦肖玉、顾凤莉、赵秀君等老师。擅演剧目:《望江亭》《状元媒》《玉堂春》《秦香莲》《四郎探母》等。曾参加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青春戏苑”“一鸣惊人”“梨园周刊”录制。多次赴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瑞典、斯洛文尼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日本等国家交流演出。2002年获第九届全国推新人大赛银奖;2004年获全国戏曲大赛 二等奖;2009年获全国戏曲红梅大赛“金梅花”称号;2020年获“非音未来”优秀风采作品。

        ↑郑菲刚刚踏进京剧之门时,便与张派艺术结缘,在艺术成长的不同阶段形成了多个层面的认知。“青研班”的技艺传授不仅局限于流派表面技巧的模仿,更通过深入浅出的课程解析,理解流派艺术形成的时代背景、文化逻辑与表演哲学。郑菲深刻体会张君秋先生以唱腔为重的表演特色,运用唱腔真切地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绪。通过学习戏曲史、文学理论,郑菲将传统剧目视为“历史文献”与“文化符号”的复合体,不仅力求掌握传统剧目的表演精髓,更提高了自身从文化高度解读、创新与呈现的能力,为京剧艺术的当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习感悟:

        2022年10月,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踏上了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学习旅程,这是我艺术生涯中很重要、很难忘的学习经历。感谢我的单位国家京剧院对我的培养,给予我难得的学习机会,重温中国戏曲学院课堂中的学习时光,结交梨园同窗,共同跟随老师探索并享受艺术世界中的璀璨星空。

        琼林撷玉,开学恰逢党的二十大开幕,历经三年冬夏,我们集中学习了丰富理论知识,中国美学、锣经与曲牌、古典诗词赏析、唱腔与板式、戏曲表演专论、戏曲文学专论、戏曲舞美专论、戏曲导演专论等课程来提升我们专业理论的知识储备;戏曲音乐创作与实践、戏曲角色创造、新剧目创编研究与视唱练耳等课程来提升我们未来参与新创剧目的创作能力;学院用心给我们请来了近三十位业内专家教授,结合他们的宝贵知识见解与丰富的经验来为我们做专题艺术讲座。以他们的智慧与创造筑起巍峨高山,而我们后辈的每一次探索,都是借其峰峦之力触摸更高的天空。

        有了理论课的支撑,在剧目课的研习过程中,我有了更加立体和清晰的思路来学习。三年中,在我的专业导师杨春霞老师的引导下,第一学期我向吴吟秋老师学习了《诗文会》,之后两年间跟随赵秀君老师学习了《状元媒》《起解•会审》《望江亭》《四郎探母》四出剧目,丰富了剧目储备,增加了实践经验,更坚定了我传承的责任与信心。在与老师学戏的时光中,感恩、感激、感动之情都化在了一字一句、一腔一韵的磨炼中。老师们传授细腻的动作与表演,呈现出他们数十年在舞台上积累的功力与火候,艺术的延续与传授让我获益颇丰。

        我向赵秀君老师学习了《状元媒》。从柴郡主刚刚上场的马趟子开始,老师一招一式地为我一遍遍做着示范,每一下都要吃透锣鼓,打马的层次、圆场的抛线、人物的分量感,提升了我在戏校学习的概念性认知。【南梆子】“天波府忠良将宫中久仰”,老师每一字每一句都细致入微地讲解并启发着我,从辙口的吐字发音、行腔与气口的衔接,到郡主与六郎眉目间的交流与心境互动,都需要融入到柴郡主这一人物形象之中。【二黄原板】“自那日与六郎”这段尺寸更是要求到分毫之间。就这样,后面的【西皮导板慢板原板】、【西皮二六】、【西皮流水】,段段都是字字句句细致学习。“千斤话白四两唱”,在“宫中”一折,郡主与八贤王有大量念白,老师引领着我在念白的字韵与语气上修正提升,塑造出一位端庄聪慧兼具皇家气质的郡主形象。


        在《起解•会审》课堂中 ,赵秀君老师说,虽然这是青衣开蒙戏,从小就开始学习,人人都会人人都演,但是要演出苏三这一人物在剧中不同阶段的心境变化,需要通过细腻的唱腔和表演去诠释人物形象。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上,更注重打磨【反二黄慢板】中的行腔结构与节奏变换。【西皮导板慢板原板】层层递进,苏三一一诉说她的苦楚境遇,将表演气氛推向高潮。从身段表演上,赵老师曾向杜近芳先生问艺学习,杜先生的苏三身段造型有独到之处。赵老师和我说,她从杜先生那里学习到国家京剧院的艺术风格,如今又传给了国家京剧院的下一代演员。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京剧艺术在一代代的接力传承之中发展创新,继往开来。

        《望江亭》是我的开蒙戏,在“青研班”的剧目课中我得到了再次锤炼升华。中专的学习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那时就像书画描红,一招一式地模仿。工作后也常演此剧,对剧情和人物的整体认知有所提升。这次“青研班”学习此剧,赵老师从出场脚步开始讲授,谭记儿是学士夫人的身份,有学问有胆识。在“观遇”一折中,身处清安观这样的环境,随着【四平调】的过门出场,大青衣的气质,走正旦台步。在【南梆子】结束后,与白士中互赠藏头诗时,要表演出谭记儿对他的观察揣摩,忖度是否可以托付终身。在第二折中,既要表现夫妻二人新婚燕尔,又要体现出大难之际谭记儿的沉着机智。在这些表演中,赵老师启发我把握好分毫间的表演节奏与丰富的内心潜台词。第三折是谭记儿以张二嫂的身份在亭子上与杨衙内周旋,在表演上要清晰表达人物的双重身份,老师着重要求我注意京白带韵。最后一段【二六】演唱劲头要到位,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人物情绪。

        在《四郎探母》中,老师着重强调摇板、散板的语气节奏问题。分析人物形象,马背上的民族武艺高强,铁镜公主阳光而又善良。在“盗令”中与太后的交流始终是笑脸相迎,两次出门的情节要区分盗令有没有成功的情绪状态。在“回令”中,上场的急切感与开唱时的节奏要相吻合。在学习中我逐渐明白了根据不同的场景和剧情发展区分穿着旗袍、旗蟒、氅襟,不同制式的服装脚步也有所区分。

        在延续以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第七届“青研班”着力加强学员艺术实践的提升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先后在京集中举行28场教学汇报演出,在各地进行教学实践演出200余场。学员在专业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艺术创作,排演新剧目50余部。

        郑菲主演的《状元媒》在2023年10月份进行了汇报演出并由“空中剧院”录制;《起解•会审》《望江亭》分别于2024年6月、7月在北京人民剧场汇报演出:《状元媒》《四郎探母》于2025年4月参加了毕业公演。

        感恩前辈老师们无私传授他们用青春汗水换来的成绩。我们要用知识做踏板,结合舞台实践,攀登艺术高峰。通过“青研班”的学习,我们得以站在理论的视角审视流派发展规律,今后我会始终对艺术怀抱敬畏之心,对艺术事业执着追求!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动态
 
王珮瑜:​为京剧占个座位
郑菲 始终对艺术怀抱敬畏之心
张诗雨:用鲜活角色书写京剧人生
郭凡嘉 守护这门艺术的璀璨光华
我们毕业了:刘垒​
王奕謌从艺30年全国巡演(补7月
任思媛:戏台深处是初心​
常峰赫 “从演员到学员的回炉再
刘长瑜 愿做春蚕,助力京剧艺术
 
  热门文章
 
尚长荣的戏里戏外
青年张派演员丁一鸣
史依弘:我在美国演京剧《霸王别姬
8月9日青岛市京剧院上演《四郎探
马派传人朱强
万晓慧:80后“蔡文姬”台前幕后
尚派《四郎探母》5月28日CCT
走进《杜鹃山》柯湘扮演者--王润
管波 “小刘长瑜”大连唱《红娘》
北京京剧院3月1日开始好戏连台
琴师周佑君“她拉琴,好听又好看”
丁晓君做客《中国大舞台》
廊坊走出的京剧程派美女新星张茜
专访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郭玮
专访杨春霞 “柯湘”忆当年
丁晓君9月23日长安上演电影版《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生产厂家福州技校创场号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