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票界
 
 
 
 
 
 
 
 
 
 
傅永涵用10年时间写了部“京剧百科全书”
国粹京剧   2016-06-20 08:14:56 作者:田琳 来源:山西新闻网 文字大小:[][][]

傅老和他的【京剧百科全书】。

        今年86岁的傅永涵老先生,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机械系,对于一个资深学霸来说,学习,孜孜不倦地学习,是傅老一生都觉得快乐的事。在75岁退休前,他写了150册、几百万字的技术资料,从退休至今,傅老用十年时间,为他热爱的京剧写了一部“京剧百科全书”,全书29册,全部手写在A4纸上,五千多页,300多万字。

        6月12日,记者来到傅老位于太原汾西机器厂宿舍区的家中,说起自己的写书过程,傅老侃侃而谈,往事历历在目。

    一生的爱好都写进了书里

        为了让记者能准确全面地了解这部“百科全书”,傅老写了份内容简介。全书共分为《京剧戏单篇》《京剧演员篇》《京剧戏文篇》《京剧世家篇》《京剧杂谈篇》等七部分,每篇又有2册、7册、10册不等。《京剧戏单篇》共十册,收集了从1909年—2010年的戏单。在《京剧演员篇》中,傅老详细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在天津时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天津稽古社,并说华字科、承字科、春字科的艺员至少能背出50人以上,并且熟悉他们的行当及擅长演出的剧目。据《天津通志·民俗志·戏剧》记载,稽古社是天津最有名的科班。该社创建于1936年,创建者叫高渤海,地点在劝业场楼上的天华景戏院,故又名“天华景剧社”。当时的名誉社长是尚和玉,社长是娄廷玉。该剧社初拟八科,教学取北京富连成,中华戏校之长。日场演出传统“老七出”,即老生花脸开锣戏、闹妖小武戏、小丑花旦玩笑戏、短打武生中轴戏、花脸唱功戏、老生青衣正工戏、武生武净大轴戏。夜场演连台本戏。该社因日本占领天津,时局艰难,到1944年解散,只培养了100多名学生。

        傅老自幼就喜爱京剧,一生与京剧相伴。五六岁有记忆后看的第一出戏是在天津北宁公园剧场演的《儿女英雄传》(十三妹),抗战前及抗战时期,他常去天津劝业场四楼天华景剧社看戏,也是在这里,他熟知了稽古社。中学时代他还曾托人介绍到天津开滦俱乐部当额外会员,主要目的是为看戏、学戏。当时俱乐部的老师有刘少峰、赵万鹏、计艳芬等。有时候,学生还没有学会,傅老却已心领神会。如今,傅老虽已八十有余,在舞台上演过的戏有16出,以丑、净行为主,能清唱的戏有60出左右,生旦净末丑的唱段也能来个百八十段。

         60岁时,傅老作为总工程师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了15年,这中间,他有空就会回忆这辈子看过的京剧,75岁时完全退休后,他便一门心思整理起这些深埋在大脑里的东西。

        开始的时候是收集资料,傅老说:“看一本书,我分浏览与摘记两方面。浏览就是了解知道在讲些什么就行了,但摘记就不一样了,摘记的内容是对我有用的东西。抄书、抄资料不算本事,判断哪些应抄,哪些不抄才是本事。前人的知识积累,有些是可信的,但是有些需要通过实践考核哪些是正确的、可用的,哪些又是有出入的,需要修正的。从积累资料到运用资料,是一个进步;从摘抄资料到自制资料就是一种创新。”就这样,所有的资料在傅老看过后,有价值的部分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一篇篇的文字,然后分类,装订成一本本的册子,共3000多章,5000多页,如果每页按五六百字算,也300多万字了。

        傅老记忆力超常,年轻时看过的戏基本过目不忘,几十年后,傅老回想起来,仍旧历历在目,并详细写入自己的这部“京剧百科全书”。

    父亲曾与鲁迅兄弟是同事

        傅老是浙江绍兴人,1930年出生在一书香世家。爷爷是前清的秀才,父亲傅仲钊从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大的前身)毕业后,回到家乡绍兴府中学堂当教员。当时鲁迅先生从日本留学回国,也在这所中学担任监学,他的弟弟周建人也在学校当教员。

        1948年,傅永涵考上了北京大学机械系,1952年8月毕业,通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后,被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兵工总局。先在华北大学工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专修俄语笔译与口译,接着被派往重庆给前苏联专家当见习翻译。1953年11月来到太原汾西机器厂工作,是工厂第一个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傅老说,当时,前苏联专家是配了翻译的,但翻译平时的日常用语还可以,可一到专业术语就翻译得不是很准确。他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只学了俄语翻译8个月,因为有专业作为依托,专家的指示一听就明白。傅老这样的学习能力放在今天,完全是学霸的水准。

        凡是接触过的工作,傅老都要留下一个文字性的“底子”。从建厂来说,计划任务书、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土建施工、产品资料翻译等,里面的好些东西都可以转化成学术上的东西,通过归纳整理就成了一本本的著作,一共编了 150 册。2013年初,工厂展览馆建成,馆内陈列着傅永涵早年从事技术工作时,手写摘记的一些技术资料,笔迹工整,有如蜡板刻写印刷一样,吸引了众人关注的目光,赢得了交口称赞。有人说他爱抄资料,可他认为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傅老一生很少买技术书籍,但是通过长期积累,能达到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的实用效果。

        对待自己热爱的京剧,傅老仍然拿出搞学术的劲头。2011年6月,傅老给央视戏曲频道的“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栏目写信,因为前不久看了一出《监酒令》,是根据1961年演出录音配像的,细心的傅老发现字幕上提示的唱腔和板式,把“西皮”和“二黄”搞颠倒了,并详细举出了例子,有9条之多。

        如今,傅老仍然每天花一两个小时,为他的“京剧百科全书”整理添加相关的内容。傅老说,等到90岁时,自己也许唱也唱不动了,写也写不好了,他希望把这些京剧资料无偿捐献,给年轻人起一个热爱京剧、多方面收集资料的示范作用。他说:“我这一辈子就爱学习。今年86岁了,还在一直学习,学习是乐,整理资料是乐,能悟出点真谛是乐,把学习心得写出来是乐。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从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找乐。”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票界
 
黄龙山京剧爱好者授课培训
“京剧国粹达人”傅立强
杨青:艺术人生需要合适的土壤和环
翟东升:当传统京剧遇上现代青年
​赵楠 京剧脸谱文化“潮”起来
张怀鹏义务教授京剧三十载
胡津豪拜师杨至芳表演京韵大舞台
武汉95后大学女老师操场耍大刀
非遗展上新疆京剧三姐妹实力圈粉
 
  热门文章
 
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十月天津举行
辽宁——锦州——龙江京剧社
深圳文化街京剧“票房”的票友
江苏——无锡——秋韵京剧社
5月25、26日“陆家嘴金融城-
上海——国定路京剧票房(已关闭)
沈阳市“茂泉社区业余京剧艺术团”
观无锡京剧票房“秋韵社”
江苏——无锡——重友京剧俱乐部
拜访杭州京剧茶座
延边京剧协会会长孙铁汉
上海——春秋京剧票友社
《李健戏游记》之(1,2)
文登天福京剧社
常州市京剧琴师李平获“盛世和鸣”
唐山市将举办京剧票友大赛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