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票界
 
 
 
 
 
 
 
 
 
 
留守天坛的戏痴们
国粹京剧   2016-10-09 09:18:26 作者:郭怀毅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文字大小:[][][]

        天坛公园自5月份开始采取“降噪”措施,著名的“戏廊”重新回归宁静,那些曾经在戏廊里唱戏的票友戏迷割舍对这里的感情,悄然离去。

        但是,这些老人并没有离开天坛,他们选择了留守——天坛的小树林里、月季园里,他们三五成群,互相搀扶,以沧桑之声迎接每天的朝阳。

    暮景桑榆,戏已成魂。

    上“班儿”

        昨天早晨,当王富超走过天坛长廊的时候,不时听到一些游客在长廊里打听:“听说这里有票友唱戏,跟您打听一下,他们在哪儿啊?”而一些带队的导游在介绍长廊的时候,也会提到以前有一些票友在这里唱戏。

        他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想跟人家游客絮叨几句,但上前的双脚只迈出了半步,便就退了回来。“说什么,说什么也没用。”他留下了这么一句。

        其实,以往每天6点,王富超都准时起床,6点30分准时从方庄的家中出来,骑上二八自行车,一路赶往天坛。

        进天坛东门,穿过二道门,有一条连接北宰牲亭、神厨,直达祈年殿的七十二长廊。因为这条长廊的一侧是墙,再加上上面有顶,既可以挡风又能遮雨,久而久之便聚集了一批京城的票友和戏迷。后来,人们就不再叫它长廊,而给它取了个绰号“戏廊”。

        王富超每次到达这里的时间都很准时——7点15分。

        “其实,特别早的时候就有票友和我说天坛里有个戏廊,我听说了以后就来过。但是,我那会儿还没退休,也不能办老年证免票,花十几块钱进来唱两句吧,这个成本还是有点高了。”后来,王富超终于能办老年证了,可是单位又返聘他,这一返聘就是12年。但是,和天坛戏廊结上缘的王富超,已经离不开这里了。所以,老人家每天早早起来,先到戏廊来唱两嗓子,等唱到了8点30分,他再收拾收拾自己的东西,和各位票友道个别,这才算是正式上班去了。

    卧虎藏龙

        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现在已经77岁的王富超才刚刚上班。那个时候他的月工资才有30多块钱,而剧场的戏票则要一块钱。可自小就喜欢京剧的他还是要去看,尤其是裘盛戎的戏,“记得有一次去看他的戏,趁着裘盛戎扮戏的间隙,我还跟裘先生请教过几句戏词。裘先生真是特别客气,指教了我几句之后,说他要继续扮戏了,我就退出去了。” 老人现在回忆起当年的故事,还依然滔滔不绝,赞不绝口。

        如今,这位戴着眼镜,头发花白,走起路来有点蹒跚的老者,在这戏廊里唱的正是当年裘先生指导过的戏。而他自己现在也已经成了这天坛戏廊里的角儿,用戏迷的话说就是:“有的人来晚了,没听见他的戏,还点他的戏呢。”

        而要说王富超和这戏廊结缘,那还真是一个不“打”不相识的故事。在这天坛戏廊的票友里,可以说也是卧虎藏龙,高手如云。您要是真想在这立足,绝非一件易事。有一些人慕天坛戏廊的大名而来,到了这里听了一会儿之后,自己也想唱两嗓子。可是又排不上号,于是自己就拿出了200块钱给琴师,想让琴师给自己也拉一段。琴师一看人家实在想唱,那就拉一段吧。可是,还没等这位票友唱两句呢,琴却停了,琴师把那200块钱又还给了这位票友:“这200还给您吧,您这个我没法给您拉。”

        王富超在这戏廊的第一次亮相也颇富戏剧性。戏廊里有一位拉胡琴的琴师,叫陈仁美,本是温州人,原来是拉月琴的,后来因为喜欢京剧而留在了北京,还自学了京胡。王富超第一次来的时候,趁着票友唱完了有空隙,他就问陈仁美说:“师傅,您会拉花脸吗?您能给我拉一个花脸吗?”陈仁美看王富超是个新人,就冷冷地问了一句:“唱什么您?”王富超说:“您给我拉一段《探皇陵》吧。”等王富超这一曲《探皇陵》唱罢,陈仁美一改之前的冷淡,说了一句:“唱得可以啊,有点意思!”

        只一曲《探皇陵》,二人的关系一下就得到了改观。从这以后,王陈二人开始慢慢熟识,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后来,两人在戏廊一起合作,一下就是20年。我们两个成了彼此的搭档,而且还彼此互帮互助。用王富超现在的话说就是:“只要陈仁美一起胡儿,我就知道该要唱什么。我一个道白,他就知道要拉什么,就这么默契!”

    天下

        在这天坛戏廊里,除了这些票友常来,一些专业的京剧演员也来过。

        有一个北京京剧院退休的叫王永泉,退休之前唱武生,2011年的时候过来的,来了之后聊天才知道,原来他父亲是王益禄,王富超说:“这肯定知道啊,小时候没少听王老师的戏。”

        王永泉是唱老生的,王富超是唱花脸的,二人曾经配合了一出《华容道》,王永泉扮关羽,王富超扮曹操,这一唱也不知道让谁给录了下来,传到网上了,两人也着实潮了一把。说起王永泉,王富超说:“人家确实专业,对戏词也比较讲究,平常也跟我们交流交流。比如《将相和》里有一句,‘蔺相如有什么才干,’我们唱‘有’字的时候,经常发音成‘右’,人家就给我们纠正过来了。所以,咱们戏廊里的票友,也是互相学习。”

        现在,戏廊的吸引力可以说是遍及全国,走向世界。王富超说:“每年都有人从上海、兰州和衡水特地赶过来。而且外宾也喜欢,之前非洲有一个游客,打手鼓的,在这儿听了我们的戏后,非要和我们的琴师搭一段。他打手鼓,琴师拉胡琴,虽然他不懂京剧,但能跟着京胡的节奏合作一曲。你看,这戏廊才多大啊,可这中西合璧多好啊!以后没有了多可惜,你说是不是!”

    养人

        今年5月的时候,天坛戏廊被彻底清场了。从1992年就开始在这里唱戏的这些票友,怕是再也不能回到这里了。谈起清场那几天,票友们的印象很深,不光是公园的保安,就连警察都来了。

        “其实,保安也爱听我们唱戏。” 王富超说这段话的时候,恰巧附近有一个公园的保安,记者随即问他:“以前,您也经常来听戏吗?”保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确实没少听。”而当记者问到为什么园方会让他们搬离长廊的时候,老戏迷们说是因为天坛的降噪计划。

        如今,这些票友虽然离开了长廊,可是他们并没有离开天坛。他们会去附近的小树林和月季园里唱戏。记者问王富超:为什么不换一处公园?他说:“这么多年,这么多戏迷追着咱们,听咱们唱戏,如果不唱下去,对得起这么多的老戏迷吗?最远的西到公主坟,东到亦庄,都来长廊听我们的戏,戏廊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了。所以,票房我现在可以不去,但是天坛我一定要来,而且天坛养人啊,你看天坛这里的树,哪棵不是几百年的啊!养人啊!”

        “不光是天坛养人,戏廊也养人!”坐在王富超旁边的朱广志说道,“专业演员是早上喊嗓,下午吊嗓,晚上开唱。戏廊里却是一早上就唱,但这些人的精神头却越唱越好。93岁的张德兴,以前得了脉管炎,身体恢复以后天天来戏廊,精神头比他刚来那会儿强多了。”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戏廊里的几位票友虽然都是七八十岁了,但是,看他们脸上的气色,听他们说话的底气,确实不像七八十岁的人,看着显得比一般的老人年轻一些,精气神也更足一些。另一位唱戏者甄兰芳也说道:“你说我们老年人,就这点听戏的爱好。每天在这儿听戏,我们心里就高兴,身体也会跟着好。不听戏一郁闷,那不等着进医院吗。”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票界
 
黄龙山京剧爱好者授课培训
“京剧国粹达人”傅立强
杨青:艺术人生需要合适的土壤和环
翟东升:当传统京剧遇上现代青年
​赵楠 京剧脸谱文化“潮”起来
张怀鹏义务教授京剧三十载
胡津豪拜师杨至芳表演京韵大舞台
武汉95后大学女老师操场耍大刀
非遗展上新疆京剧三姐妹实力圈粉
 
  热门文章
 
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十月天津举行
辽宁——锦州——龙江京剧社
深圳文化街京剧“票房”的票友
江苏——无锡——秋韵京剧社
5月25、26日“陆家嘴金融城-
上海——国定路京剧票房(已关闭)
沈阳市“茂泉社区业余京剧艺术团”
观无锡京剧票房“秋韵社”
江苏——无锡——重友京剧俱乐部
拜访杭州京剧茶座
延边京剧协会会长孙铁汉
上海——春秋京剧票友社
《李健戏游记》之(1,2)
文登天福京剧社
常州市京剧琴师李平获“盛世和鸣”
唐山市将举办京剧票友大赛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