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票界
 
 
 
 
 
 
 
 
 
 
“凤点头”京剧票社“卧虎藏龙”
国粹京剧   2017-11-11 09:54:24 作者:单蓓蓓 来源: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文字大小:[][][]

“凤点头”京剧票社活动现场。老旦高桂琴。 (本人供图)

        “看起来不专业,可老生、花脸、青衣、小生……行当很全。组织一台不复杂的戏,上台都能唱会演。”在湛山社区,活跃着一支“凤点头”京剧票社,社区的文化宣传活动,少不了他们的参与。他们上台后“一站就有戏,一唱就进戏”,很有专业范儿。记者探访发现,其中 “卧虎藏龙”,有练过基本功的准专业青衣,受过名师指点过的花脸,重要的是他们中大多数对拜名师有着极大的热情。“真正学好京剧需要老师言传口授,才能知道里面的好多道道”,票友丁文崎这样说。

    去先生家学戏“吓得哆嗦”

    出场人物:薛青香(青衣)

        “最初学习唱戏是为了逃避上山下乡。”薛青香讲述,自己嗓音条件好,部队来招人演《杜鹃山》的女主角柯湘,几十个人里面就挑一个。她过关斩将,被选上了。但因是临时工,政策上规定不允许招临时工和学生,在调查个人背景时她被淘汰下来。 “这对我打击很大,彻底灰心了,也不练功了,没了那股热情。”再次唤起热情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她参加青岛市首届“医药杯”票友彩唱,花脸、老生、青衣、老旦,青岛市四个行当的精英都报名了,各取一个第一名,薛青香一举夺魁。

        薛青香主攻青衣,最早跟随明胶厂的一位林先生学戏,林先生到薛青香所在的木材公司指导《红灯记》,非常严格,每次去先生家学戏,薛青香形容“腿肚子都吓得哆嗦”。“老师坐在太师椅上,听你唱,看你演,然后把镜子放在这儿,说,看看你自己什么表情。”尽管害怕老师的严格,薛青香仍然坚持去学。 “唱戏必须要跟老师学,上台才有戏,包括眼神和动作。 ”她形容林老先生就像“浇花一样”,从根上教起,“他不教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教基本功,压腿、跑圆场、站架子。就像学武功要扎马步。基本功会了,上台怎么做怎么漂亮。 ”。

        部队再来青招人时,薛青香才学了四五年戏,但是下的功夫不比专业演员少,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来上观象山去压腿、吊嗓。 “我们那个时候刻苦,要脸皮,不能让老师说第二遍。”多年来,基本功的底子没撂下,后来参加业余票社,觉得很轻松,至今嗓子保持在F调。

    青岛唱郭建光“第一人”

    出场人物:徐文成(文武老生)

        徐文成与薛青香已合作40多年了。在青岛市还没有专业演沙家浜的时候,青岛市工会第一个排沙家浜,徐文成成为青岛唱郭建光“第一人”,是岛上很有名的文武老生。

        徐文成的家庭可称为 “票友之家”,他的爱人唱老旦,爱人的外甥弹月琴,岳父黄春来也是票友琴师。徐文成从小热爱京剧,在即墨京剧团当过学员学戏,他从样板戏开始接触京剧,后转入传统戏,演出的剧目有《武家坡》《坐宫》。还与搭档薛青香获得过青岛市的票友比赛一等奖,现在一直活跃在舞台上。

    拉京二胡先把谱子都背过

    出场人物:于发全(京二胡)

        今年61岁的于发全与团长马锦棠合作了40多年,曾师从过同一位老师,两人是师兄弟。

        从小于发全在父母的影响下愿意听戏,后开始学琴。参加工作时,厂里有一帮人经常一起活动。他正式拜师后才知道,学琴没那么简单,老师要求严格,让从头学起。
 
        他的老师曹洪义很厉害,拉得不好就用脚踹。曹洪义当初唱裘派花脸,京二胡拉得非常好,五十年代末下了海给言少朋先生去拉二胡去了。“谱子全在曹先生的脑子里,他也不让我们上谱架子,要求都要把谱子背过。”伴奏不能看谱的原因是要盯着演员,音乐要配合演员的节奏与情感,要“包”起演员来。 “虽然现在很多伴奏都看谱子,但天津现在还很讲究,琴师如果摆上谱子,那就完了。 ”

        京胡和二胡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京胡讲究快,一般衬老生、老旦等大嗓,二胡一般伺候旦角,讲究柔软,和京胡正好反着。“二胡要练慢功,越慢越好,要有余音绕梁的感觉。慢功最难拉。 ”于发全说。

        剧社平时排的是小戏,办事处有演出任务,马上就能拿出来。于发全认为,票友不是谁都能叫的,“什么叫票友?本身不是干专业的,但上台能演一出戏,能拉一出戏,这是票友、是琴师。只会唱一段两段,那叫爱好者。 ”丁发全说。

    学好京剧还需言传口授

    出场人物:丁文崎(奚派花脸)

        1963年出生的丁文崎在“凤点头”剧社中算是“后辈”,当票友之前喜欢书法,在济南上学时受老师影响开始学习书法。到单位上班后,拜了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是欧阳中石先生的弟子。他告诉丁文崎,如果想在书法方面有再一步的提高,就要学一点传统文化,鼓励他学京剧。

        “凤点头”剧社团长马锦棠说,在青岛唱奚派花脸不多,丁文崎是一个真正喜欢京剧的人,愿意下功夫研究。除了唱,他还愿意与老师讨教理论。他拜访过欧阳中石先生,欧阳先生亲自指点过《草船借箭》这出戏,后来又认识了青岛京剧院的任德川先生,学过《三娘教子》。 “任老师一个字一个字给我指导的。”丁文崎说,京剧太博大精深,越学越觉得自己粗浅,真正学好京剧需要言传口授,才能知道里面的好多“道道”。
 
    不学“起霸”就演不了戏

    出场人物:徐广福(小生)

        1956年,徐广福父亲在青岛市的文联京剧团,父亲演戏时就带着他,他一边吃点心一边着戏,后来发现嗓子还行,父亲就让他学青衣。

        票友把身段称为“身上”。“演戏没有‘身上’,上台很丑。 ”徐广福的启蒙老师是李宝生先生,“他给我训练 ‘身上’,教给我‘起霸’,这是京剧的基本功。不会‘起霸’,就演不了戏。 ”学了几段儿,父亲说还行。经人介绍跟从姜国忠的父亲唱小生。从青衣到小生转换并不是一件易事。“小生和旦角差得太远,旦角完全是小嗓,小生是大嗓和小嗓混合着用,小生是很难唱的一个行当。 ”在琴师马锦棠的琴下,徐广福硬是把嗓子调出来了。到今天,他演过全部的《凤凰巢》,还有《吕布与貂蝉》。

    社中票友是友也是师

    出场人物:马玉良(裘派花脸)

        今年71岁的马玉良退休前在印染厂工作。1964年就业后第三年因为喜好文艺,就在厂里参加了思想宣传队。唱戏也是受父辈影响,父亲唱老生唱得很好,曾在台东一带的票社活动。 “现在的票社是社区组织,当时单位里就有各种演出队,其中纺织行业占了半壁江山还多。”在演出队他演过折子戏《智斗》,还演过杨子荣,在《红灯记》里演了三个特务。1979年演过《凤还巢》。他说自己的优点是嗓子能喊出来,“胆子大,让上就上”。进入票社后,认识了其他票友,相互之间的关系变成亦友亦师。“马老师很严格,很厉害。记得在德平路学《探阴山》的时候。我唱了一句,他把琴停下了说,你得唱出感情来,能把别人唱出汗来,要融入感情在里头。”“跟姜国忠、马锦棠老师我们都是朋友,经常一起摆个酒,一块喝着讲戏。一玩票就玩到现在。 ”马玉良说。

    63岁拜师“李派传人”

    出场人物:高桂琴(老旦)

        63岁的高桂琴称自己在票社的众票友中只能算一个爱好者。 “我从小就是爱好者,哥哥是专业演员,我和徐广福是发小,同属于京剧爱好者。”参加工作以后放下几十年了。2014年退休以后,她和发小们凑在一起,从头开始唱。“开始不自信,几十年放下了,还能唱吗?一试嗓子还行,就玩开了。 ”她现在已拜师京剧院的张秀晶老师,成为入室弟子。张秀晶是李多奎先生的再传弟子、老旦的李派传人,高桂琴现在唱起《钓金龟》等戏,声音与李多奎先生都有几分相似,成为剧社主要老旦演员。

        在湛山剧社中,高桂琴担任支部书记。她说,她有一个计划,现在唱唱段、彩唱,希望今后从折子戏开始,搞出一台完整的戏,进行正规的演出,“我们想往专业上靠,不单是玩票。 ”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票界
 
黄龙山京剧爱好者授课培训
“京剧国粹达人”傅立强
杨青:艺术人生需要合适的土壤和环
翟东升:当传统京剧遇上现代青年
​赵楠 京剧脸谱文化“潮”起来
张怀鹏义务教授京剧三十载
胡津豪拜师杨至芳表演京韵大舞台
武汉95后大学女老师操场耍大刀
非遗展上新疆京剧三姐妹实力圈粉
 
  热门文章
 
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十月天津举行
辽宁——锦州——龙江京剧社
深圳文化街京剧“票房”的票友
江苏——无锡——秋韵京剧社
5月25、26日“陆家嘴金融城-
上海——国定路京剧票房(已关闭)
沈阳市“茂泉社区业余京剧艺术团”
观无锡京剧票房“秋韵社”
江苏——无锡——重友京剧俱乐部
拜访杭州京剧茶座
延边京剧协会会长孙铁汉
上海——春秋京剧票友社
《李健戏游记》之(1,2)
文登天福京剧社
常州市京剧琴师李平获“盛世和鸣”
唐山市将举办京剧票友大赛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