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票界
 
 
 
 
 
 
 
 
 
 
陈申:三百多件戏衣背后的故事
国粹京剧   2018-05-26 09:58:33 作者:杨鹏侠 刘飞越 来源:新民晚报 文字大小:[][][]

 

  四月芳菲,春意正浓。知名戏衣收藏研究家、中国摄影历史学者陈申近时在上海的行程颇为紧张。3天之内,他要参加同济大学博物馆“锦绣升平——陈申京剧戏衣收藏展”和中华艺术宫《改革开放与海上摄影艺术》讲座两场活动。

  陈申的专业是研究中国摄影史,戏衣收藏是业余爱好,但他对戏衣的研究和了解程度超过了业内人士。作为一个研究者,陈申收藏戏衣,习惯客观地看待戏衣,不偏爱,却觉得每件都很难得。

  陈申估计自己收藏了约三百多件戏衣,在同济大学博物馆展出的五十多套戏衣以及盔帽,是陈申从数百件藏品中精选出的一小部分,非常具有学术研究和欣赏价值。

  儿时听了最好听的戏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人的娱乐生活最主要就是听戏。陈申父母因为工作忙,不常去听戏。但是听戏,都会去听最好的戏。所谓最好的戏,一是有名角,二是新排的戏。他因此很有幸地听到了梅兰芳、马连良、裘盛戎、张君秋等这样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戏。

  因为年纪小,陈申虽去听了戏,但是整场演出基本在睡觉。散戏的时候,他才被叫醒。儿时的陈申对戏曲没有什么印象,但演员在台上那种非常华丽漂亮的服饰,却深深地吸引了他。

  陈申真正看懂戏,是在“文革”前看了马连良先生表演《法门寺》之后。“那场戏有可能也是马连良先生最后演的一场传统戏,”陈申说,“我看懂了这出戏的情节,表示我已经长大了。但这个时候我还没有接触到京剧戏衣的收藏,我只是纯粹地喜欢京剧艺术。‘文革’后,传统戏剧开始重返舞台。我也开始关注,也唱唱老生,学谭派老生。我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有一些京剧名演员想要收我当徒弟。”

  开始真正研究戏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陈申有一个朋友在工艺美术出版社,他们想做本关于戏服方面的书。朋友知道陈申是中国摄影出版社的编辑,又喜欢京剧,就邀请他担任特约编辑。陈申就这样开始了《中国京剧服装图谱》的编辑工作,他开始系统地学习京剧方面的知识。他说:“这本书出版以后,我已经成为内行了。”

  那些收藏戏衣的往事

  开始收藏戏衣是过了两三年,大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星期天,陈申与太太去逛街,在前门附近无意中看到一间店铺,上面挂着“北京戏衣厂”的招牌。他走了进去,发现里面挂着的那些戏衣非常漂亮,就心血来潮地买了。“现在想想,我买第一件戏衣,一是喜欢服装的华丽、漂亮,还有一个就是想在将来退休可以穿着去唱戏。于是我就买了一件最常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红蟒。当然,过些日子我又想买一件老生常用的这个白蟒。”陈申笑着说,“我的第二件戏衣是在北京定做。后来经朋友介绍,我开始到苏州去定制。苏州是戏曲服装的生产基地,很多绣工都在苏州,于是我就开始到苏州去。一开始给他们写信,后来是打电话,然后给厂家打,就是以前的苏州剧装厂。后来做多了,我就认识了它的厂长,若干年以后我还跟那厂长一起出了一本书《中国传统戏衣》。”

  收藏戏衣的路上,让陈申印象深刻的一件宫廷戏衣,是一件蓝色的龙袍。这件戏衣是道光年间戏台上的,而且是近年才从法国回流国内的,价值不菲。几年前的一天,他在上海出差,住在福州路吴宫饭店。午后,透过窗户玻璃,他可以看到对面“福州路古玩城新开业”的横幅。距离下午6点返京的飞机还有二三个小时,他走进了一家新开的古玩店。无意间他看到了这件蓝色的龙袍,品相很好,这件衣服当时卖12000元。

  可是由于这家古玩店新开张不能刷卡,他也没带那么多的现金,就准备去楼下银行取,可是他排队等候了一会儿,眼看时间来不及了,就重新回到刚才那家店铺。店主突然想起楼下有个POS机很久没人用了,他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竟然能用。他飞快叠好这件龙袍就往飞机场赶,刚刚赶上这趟飞机。

  戏衣收藏我做主

  陈申收藏的戏衣大多是到戏服制作基地去定制,戏服商店里买,古董店里淘来的。

  陈申经常按照传统的样式到苏州等地去定做戏服,上世纪九十年代,苏州有一条街道叫中街路,这是做戏曲服装的一条街道,苏州剧装厂也在那条街上在。只要陈申一到那去,立刻就有人给厂长"通风报信":“陈老师来了。

  他说:“我在全国各地的一些戏服商店里去找,那些没卖出去的戏服,我就给他们全部买下。其实,那个时候卖不出去的,多数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产品。那时候一些戏衣制作基地生产了许多适合传统戏曲演出的戏服,这时候的工艺是最精细的,是戏衣收藏的好时期。”

  有些戏衣是他到古董店去淘的。找一些从清朝到民国以来的,不同时期的戏衣。但是这些戏衣在戏台上使用很长时间,有的大部分都是很破旧的,就要挑能够整理修复的戏衣。“苏州的一些老师傅就给了我很多方便,他们把戏衣修得跟新的一样。还好那会儿工价便宜。后来无意中我很荣幸地收到了20世纪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先生穿过的一件戏衣‘香色绣麒麟改良蟒’,这次展览中就有。”陈申带着大家走到这件戏衣前,指着这件戏衣说,“我为什么会一开始就注意到这件戏衣,有三点:第一,它的绣工精细;第二,它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剧装厂生产的;第三,它的图案是一个麒麟。当然,我后来才知道这是周信芳先生穿过的。为了找到他的设计者,我还专门到苏州,费了一些周折去找到了这件戏衣的设计者,叫谢杏生。包括别的衣服也要经过考证,尤其是古董店里的戏衣都需要认真考证的。”

  收藏戏衣,与其说陈申是对戏服的厚爱不如说是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陈申说:“这些戏衣体现了一种工匠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种体现。戏衣作为戏剧的一种,也是非遗的一部分,它是即将消失的文化。传统的手工技艺,刺绣等会越来越少,更需要传承和保护。”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票界
 
“95后”小姐姐海河畔唱京剧
黄龙山京剧爱好者授课培训
“京剧国粹达人”傅立强
杨青:艺术人生需要合适的土壤和环
翟东升:当传统京剧遇上现代青年
​赵楠 京剧脸谱文化“潮”起来
张怀鹏义务教授京剧三十载
胡津豪拜师杨至芳表演京韵大舞台
武汉95后大学女老师操场耍大刀
 
  热门文章
 
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十月天津举行
辽宁——锦州——龙江京剧社
深圳文化街京剧“票房”的票友
江苏——无锡——秋韵京剧社
5月25、26日“陆家嘴金融城-
上海——国定路京剧票房(已关闭)
沈阳市“茂泉社区业余京剧艺术团”
观无锡京剧票房“秋韵社”
江苏——无锡——重友京剧俱乐部
拜访杭州京剧茶座
延边京剧协会会长孙铁汉
上海——春秋京剧票友社
《李健戏游记》之(1,2)
文登天福京剧社
常州市京剧琴师李平获“盛世和鸣”
唐山市将举办京剧票友大赛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