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最好的京剧时代不是等来的
国粹京剧   2019-07-29 09:21:01 作者:牛春梅 来源:北京日报 文字大小:[][][]

    最好的京剧时代不是等来的

        有“当代武丑泰斗”之称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春华日前离世,缅怀的文章有许多。但对今天的京剧人,仅仅缅怀是不够的,还应该多琢磨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背后有什么值得借鉴、学习之处,通过个人的学习对京剧的发展繁荣出一分力,才是真正对大师的缅怀和致敬。

        今天很多年轻京剧人觉得自己没赶上好时代,京剧面临种种困境,总是抱怨自己入错了行。其实,哪里有什么最好的时代,以前倒是没有电影电视跟京剧抢观众,但那时的京剧演员却被称为“戏子”,而今天京剧被奉为国粹,得到国家扶持,演员可以称为艺术家。看大师们的经历就知道,最好的时代从来不是等来的,自己和行当的前途都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挣得的。

        京剧行里有“无丑不成戏”的说法,因为丑行在演出中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没有丑行的戏似乎就失了味道。不过,大部分人都更喜欢当主角,并笑称“没有条件的演员全改到丑行了”。现在,一些京剧院团也很不重视丑行演员,有些地方丑行担当的角色常由其他行当随便挑一个人就干了。但就是这么一个并不受重视的行当,却没少出大师。张春华是大师,他的老师叶盛章更是“丑行挑班第一人”,做绿叶也要做到顶尖儿的,更不用说把丑行送上高峰的萧长华先生。

        他们成为大师并非偶然,叶盛章为丑行排成了《佛手橘》等大戏,开历史先河。而张春华从小就抱定“宁可练功致死,不可懒惰偷生”的信念,以常人难以承受的强度每天坚持苦练文、武功夫,才能在叶盛章因故不能演出时临时顶上,并因此与这位大师结下不解之缘。仅仅有大师引路还不够,张春华还继承师父衣钵,为丰富武丑剧目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力求突破创新。除《三盗九龙杯》《三岔口》等十多个武丑重头戏接连上演外,他还改编了《铜网阵蒋平捞印》,新排全本《雁翎甲》。他和张云溪改编加工的《三岔口》在国际上获得大奖,至今依然是中国京剧演员出国必演的剧目,甚至成为中国京剧的“代名词”。可以说他们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行当升值,而不是坐等别人的青睐。

        其实,就是在很多人认为京剧陷入低谷的时候,我们能看到仍有一些演员演出时一票难求,比如张火丁、王珮瑜。她们与那些爱抱怨的同行身处同一个时代,却为什么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

        张派名角王蓉蓉遇上过比现在更难的时候,上世纪90年代初,京剧处于最低谷,几乎没有演出,在许多同伴改行的时候她还对着大衣柜练唱。正因如此,她才能挺过最困难的日子,走到今天。如果自身实力不够过硬,即使遇上最好的时代,你也没有能力承接时代红利。与其向时代问责,不如反观自身,有没有努力提高自身价值,有没有对行业的担当,有没有为争取好的时代而努力。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传统戏曲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热度持续
从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想到京剧比
数字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使者
国家京剧院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青年京剧演员群体的创新探索
京剧谢幕 从无到有的“彩蛋”​
开拓戏曲艺术新境界​
数字技术放大舞台艺术之美​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灵芝孢子主治功效用法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