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国粹京剧   2012-08-19 14:38:15 作者:的灰 来源:大连晚报 文字大小:[][][]

左:《翠屏山》中的潘巧云造型,Q版人物画。(的灰作)右:索明芳演《翠屏山》剧照。(的灰 摄)


        日前流传一张民国老照片:几个身穿传统棉袍的女孩脚尖直立站成一排,图片注释为练习芭蕾。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女孩练的其实是京剧里的跷功。

        早年京剧都是乾旦,纵然四功五法精妙,演绎出女孩儿家千般温柔万种娇羞,裙下那一双男人的大脚却是难改,怎么看都不符合中国对女人“三寸金莲”的传统审美。于是乎,前辈们发明了“跷”这种道具,就是蹬一双木制小脚,将自己的脚掌直立起来绑在上面,再套上跷鞋,远远看去,几可乱真。踩跷之后,重心提高,身姿也显得更加轻盈,更具女性的柔媚感,尤其和男性角色的厚底靴一比,更是将各自的性别特征渲染得足尺加三。

        民国以前的京剧旦角,必会跷功,尤其花旦、武旦,练得跷功才能开始学戏。都说芭蕾难学,为了能够双脚直立,往往趾甲脱落,脚尖血肉模糊……但是芭蕾只需要短时间的脚尖直立,而京剧演员需要整场都把双脚绑在这样一双尖跷里立着,几个小时,碎步、圆场、纵跃、开打,全都要踩着木跷,做出正常行走的步态。不少花旦、武旦戏,专门有展示跷功的情节,演员常以一双木跷,踩在桌沿、椅背等真正的“立锥之地”上,表演各种身段。旧时戏园子台前有一排木栏,演员还要在木栏上进行各种表演,那木栏窄不盈寸,险险能容下一双跷尖。

        为了练成这门功夫,京剧演员付出的血汗,简直不是言语可以形容。当年科班练功,先要“耗跷”,即如那张民国老照片所示,长时间踩跷站立;另有“跑跷”,练法是数九寒天在院子里泼水成冰,演员踩着跷,就在这冰上一遍一遍地跑圆场。摔倒滑倒,那都是功夫不够,只有做到在冰上奔走如飞,才能在舞台上将一双木跷使得随心所欲。至于踩椅背、走木栏,那是站在大水缸的缸沿上练出来,稍一失足,掉进缸里,淹个透湿,还要受师父一顿打骂。为掌握跷功,至少需要这样练上三四年。

        如今的木跷,历经不少改良,脚绑得不那么直,立得不那么高,易练得多,可是无论怎样,都面临着失传的境地了。“三寸金莲”早已被时代的洪流所遗弃,只作为一种封建陋习而留在史册;艰难的跷功随之减弱了存在的价值,不再是旦角演员所必需。京剧行业如此困苦,演员磨练唱念做打已属不易,有什么动力值得去练这样付出回报完全不成正比的跷功呢?这项绝艺的失传,实是迟早的事儿。

        日前进行的第七届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复赛中,北京京剧院花旦演员索明芳以《翠屏山》参赛,这是一出几乎绝迹舞台的经典老戏,索明芳更展示了难得一见的精彩跷功。只见那一双玲珑脚尖在罗裙掩映下时隐时现,着地只有那一点,却奔走如飞,圆场跑得又飘又稳,轻盈如蜻蜓点水,迅捷如幻影移形,真正美不胜收。索明芳的唱念做表也相当出色,演尽风流女子的娇媚之音、俏丽之态,且有时下花旦少见的从容大气。她最后的成绩排在花旦组第八名,虽然取得了决赛资格,还是引起诸多抱不平,觉得分数打得太低,衬不上她的精彩表现。

        我也觉得,分数打得太低。当今舞台上,还肯下功夫精研跷功的演员,数来不足一巴掌。青京赛的所有评委,都无有一人擅踩跷。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天涯海角
小剧场京剧《鹿鸣》音乐探索中令人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等待》大胆的思考与尝试
看京剧《汉明妃》有感
京剧《进京》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
《兴汉图》演出记 | 金风玉露喜
评新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京剧《进京》​一部让观众自发站起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勾脸武生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吡非尼酮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花箱定制不锈钢花箱布格替尼来那度胺灵芝孢子主治功效用法益生菌哪个品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