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知识
 
 
 
 
 
 
 
 
 
 
《芳韵绝音——梅兰芳1920—1936唱腔艺术衍变研究》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国粹京剧   2023-02-07 11:44:37 作者:卢旸 来源:北京号 文字大小:[][][]

一个艺术学博士从梅兰芳唱腔的衍变发现了怎样的秘密

        梅兰芳是“四大名旦”中第一位灌录唱片的艺术家,也是在1949年之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中灌录唱片最多的一位。然而,多年来人们对梅兰芳唱腔的研究多为具体音乐形态、唱腔创新及演唱发展技巧的总结和归纳,较少做系统历史性的研究。中央音乐学院艺术学博士任思以音乐历史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音响的聆听和感悟,借助计算机音频测试软件,结合乐谱,对梅兰芳唱腔艺术的衍变进行了具体分析,其著作《芳韵绝音——梅兰芳1920—1936唱腔艺术衍变研究》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近日出版,为梅兰芳唱腔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京剧音乐研究新尝试

        1920年到1936年,是梅兰芳艺术生涯的鼎盛时期,也是其唱片灌录较为集中的时期。其间,他共录制了18批、171面唱片,与当时知名的唱片公司均有合作。大多数唱片的录制都遵循了“新老交替、新旧并举”的思路,每一批唱片中既有他创编的新编剧目,又有传统剧目。这些珍贵的音响史料为研究提供了条件。

        “我打算抓功夫细听一下自己各个时期所灌唱片,从里面找出嗓音、唱法变化过程,然后总结出一套经验。因为青年演员只听到我近年的唱法,从过去的唱片中,可以听出我走过的道路,对他们也许有些用处。”1961年,梅兰芳在文章《漫谈运用戏曲资料与培养下一代》中提到通过唱片音响分析唱法变化规律的想法。遗憾的是,梅兰芳1961年8月去世,没能实现这个想法。

        任思受到文章的启发,搜集整理《梅兰芳老唱片全集》(2004)、《程砚秋老唱片全集》(2005)、《京剧大典》(2002)等唱片音响资料,选取梅兰芳1920年至1936年灌录的唱片,通过对其音响呈现出来的唱腔进行研究,在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李淑琴指导下,以梅兰芳唱腔衍变为题写作博士论文。之后,她在博士论文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成著作《芳韵绝音——梅兰芳1920—1936唱腔艺术衍变研究》。

        在学科分类中,戏曲隶属戏剧领域,使其研究与中国音乐史研究渐行渐远。“只有音乐史学界与戏曲音乐界相互合作、彼此支持,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对戏曲的研究才能推向一个新阶段。”李淑琴认为,打破学科壁垒,共同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是完全可行的,《芳韵绝音》就是对京剧音乐的历史性研究的一次新尝试。

渐趋丰富,繁中有简

        京剧是在近现代传统音乐的新格局中获得高度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戏曲剧种。“俗语说,‘移步换形’,今天的戏剧改革工作却要做到‘移步’而不‘换形’。”1949年,梅兰芳在采访中提出“移步不换形”的发展理念,表示京剧是一种古典艺术,修改起来要经过充分的准备和慎重的考虑。改要改得天衣无缝,看不出痕迹,不然的话,就会生硬、勉强,所得到的效果也会变小。

        “梅兰芳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尝试创造,但总体上仍然脱离不了古典的范围。”任思介绍,梅兰芳的唱腔艺术充满着变化的特征,如润腔方式上逐渐丰富,演唱技巧上趋于成熟;拖腔上旋律的装饰性逐渐增强,伴奏乐器逐渐丰富,伴奏音乐的音色更加饱满。这些变化并不是大刀阔斧地改革,而是渐变、微变,是在遵循京剧自身生存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移步”的。任思表示,“移步不换形”不仅适用于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也可看作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传统音乐发展的规律性总结,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梅兰芳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唱腔艺术。这不仅能在唱片欣赏中感受到,也能从频谱分析中观察出。任思采用VoceVista Video软件和音乐表演研究在线分析平台,获取唱片中的音乐信息,对润腔中的倚音、颤音、波音、落音、断音进行量化分析,对演唱速度与节拍、力度与发声进行图形化展示。比如,在分析倚音润腔时,任思选取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德霖在百代公司录制的《银空山》(约1907)和梅兰芳在百代公司录制的《天女散花》(1920)中的各3个倚音润腔,用音频软件进行测试、比较。

        结果显示,陈德霖的倚音润腔在音高曲线上呈现箭头状的棱角,表现出阳刚硬朗的特征;相比之下,梅兰芳的倚音润腔虽有突出,并不尖锐,少了棱角,反映出圆润柔和的特征。“陈德霖与梅兰芳在倚音润腔上的不同风格,造成了唱腔风格上的差异。”任思介绍,最初录制唱片时期,梅兰芳的唱腔接近于陈德霖,但在阳刚之中又蕴含着美,自身独特的风格已初显端倪。在继承陈德霖的基础上,梅兰芳对倚音润腔形式的运用使唱腔更加细腻,旋律性更强。

        通过计算机音频测试配合谱例、释文和听觉体验,任思在书中立体化地展示梅兰芳唱腔艺术中润腔、拖腔、伴奏音乐的发展变化,归纳出梅兰芳唱腔艺术整体上具有“渐趋丰富,繁中有简”的衍变特征。任思解释道,“简”不是表面上的简单化,而是从“繁”中锤炼出来的一种精练的体现。在梅兰芳的唱腔艺术中,看似简化的演绎,却能精确表现出人物形象和内心情感。

        蕴含中正、自然之美        聆听梅兰芳唱片时,任思有一个深刻的听觉体验:没有忽上忽下的大起大落,非常平稳,清新质朴。梅兰芳曾评价自己的舞台艺术,“一向是采取平衡发展的方式,不主张强调出某一部分的特点来,这是我几十年来一贯的作风。”梅葆玖也说过:“梅派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讲究的是规范,是范本。他无论是一招一式,一字一腔,发声运气,都非常强调规范,就是不要突出某一方面,那当然没有特点了。”

        1932年,长城公司力邀四大名旦共同录制了一张《四五花洞》的唱片,荟萃了梅、尚、程、荀四个流派。任思把《四五花洞》中的音响放置于在线平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梅兰芳所演唱的乐句在速度上舒缓平稳,快慢对比不明显,只是有细微之处的变化;而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演唱的乐句在速度上与梅兰芳相比快慢对比更为突出。

        与同时期的其他三大名旦相较,梅兰芳的唱腔没有特别突出的特点。“感觉似乎平平淡淡,但其中所蕴含的中正、自然之美,恰恰也是梅兰芳唱腔艺术中突出的特点。”任思将此美学风格总结为“中”,“最中庸处乃是最艺术处”,梅兰芳的唱腔艺术体现出中庸之道。这是梅兰芳之所以成为梅兰芳,梅兰芳唱腔流派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唱腔流派的根本所在。除了“中”之外,任思还归纳梳理出梅兰芳唱腔艺术所体现的“和”“圆”“易”三种美学风格。任思表示,其研究得出梅兰芳唱腔艺术“渐趋丰富,繁中有简”的衍变特征是初步的,期待相关专家学者提出建议,以便对该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知识
 
《温如集:马连良师友记》出版
《牛子厚与中国京剧百年》记录京剧
《京剧人的美德故事》中央编译出版
儿童京剧题材小说《国色天香》
《大美京剧连环画》: “静距离”
北京京剧院《社会艺术水平测试京剧
《梅兰芳菲》新书发布会​
《富连成藏戏曲文献汇刊》梨园一叶
京剧故事《好戏开场了!》
 
  热门文章
 
大嗓与小嗓
京剧的文武场
京剧前后三杰
《气冲霄汉——童祥苓传》
《京剧常识》首发
同光十三绝
京剧的唱腔
《周信芳全集》全部出齐
梅派弟子陈正薇出书传承《天女散花
史依弘携绘本《给孩子的京剧》作客
京剧的流派
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乐器
京派和海派
京剧的起源
《富连成藏戏曲文献汇刊》梨园一叶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灵芝孢子主治功效用法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