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动态
 
 
 
 
 
 
 
 
 
 
张澍:留美十年只为“言传身教”侨胞京剧
国粹京剧   2015-03-12 10:34:13 作者: 来源:今日中国 文字大小:[][][]

张澍在排练现场

张澍在排练现场 (今日中国/喻捷 图) 

     张澍,北京京剧院著名老生演员,2000年6月赴美国费城演出,随后定居美国长达10年之久,2010年重返北京京剧院,那个张氏“老生”在舞台上再度赢得票友的叫好。

  美国传艺

  虽然身着便装,但是,《沙家浜》中“智斗”的唱段一经唱起,张澍便浑身透露出师父马长礼的劲头。在京剧圈,马长礼是一位重量级大师,他饰演的《沙家浜》中的刁德一,迷倒了数代京剧爱好者。

  张澍的回国曾经是圈子中很多人热议的话题。2015年春节前后,他将代表祖国,与自己的剧院一起赴美演出,有人打趣说,他此行是“衣锦还乡”。

  2000年,张澍受邀至费城京剧社演出、讲学,当地京剧爱好者和票友异常热情,一再恳请他留下。看到海外侨胞对京剧如此热爱,又苦于没有老师,张澍受到触动,在他们的再三央求下,纠结很久,张澍忍痛割舍了中国偌大的舞台和观众群,答应留下来“先试一试”。

  虽然京剧在商业市场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面临各种挑战,但在北美华人小区,仍有一大批票友和戏迷发烧友,他们原籍中国大陆,不少是世家子弟或名将之后。尽管从事不同工作,却始终热爱中华文化,将京戏作为雅集聚会的娱乐节目和精神食粮,使中国传统戏曲在海外得以薪传。

  在这样的华人圈中,张澍有了施展余地。仅3个月,费城京剧社就在张澍的带动下开始有了演出,但他还是感觉力不从心。“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把所有的东西全部传授给他们。”

  此时,位于纽约的齐淑芳京剧团看好张澍,开始约他前往演出,张澍欣然应允。齐淑芳曾在《智取威虎山》中饰演小常宝,一度红遍大江南北。20世纪80年代,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美国人更了解京剧,“小常宝”在美国成立了京剧团。纽约华人多,京剧演员有二三百人,市场氛围也比费城好得多。

  在齐淑芳的力邀下,张澍担任了该团的执行董事、副团长、导演、演员,在那里,张澍感觉“如鱼得水”。

  在纽约,一边演出一边教学,张澍结识了热爱京剧的各界侨胞,也有一些美国学生慕名前来学习武戏。这些学生在张澍身边很快就耳濡目染地掌握了京剧的神韵。

  传统京剧,一般会有三个髯口(各式假须的统称,一般用犀牛尾、马尾、牦牛毛或人发制成):黑色、灰白色、白色,以区别角色的年龄。根据所带髯口的不同,肢体、眼神以及念白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张澍把这些统统教给了自己的洋弟子。

  2011年在湖北举办中国京剧艺术节,张澍所在的艺术团前来参加演出,带了几个外国“戏迷”,他们用英文演出了《拾玉镯》、《三岔口》,台上台下一片欢乐。

  唱响百老汇

  2002年,张澍参与国侨办慰问海外侨胞的演出,他当时代表旅美华人艺术家,交响乐队伴奏,唱的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上山。那次走了纽约、费城、波士顿等三个地方,所到之处,必获掌声。

  2003年,张澍和他的艺术团唱进了美国百老汇,这成了他演出生涯中“非常荣耀的一件事情”。

  许多艺术家以进入百老汇为毕生的荣耀和追求,张澍也不例外。在纽约,各大剧院都集中在百老汇这条街上,竞争激烈,没有一定的水平很难进入。

  “那边不仅对艺术质量要求严格,而且在经济方面也要求苛刻,为此,我们考虑排一出大戏。”

  在大家的协商下,最后敲定由齐淑芳亲自挂帅,率张澍等70多个演员,演出全本的《杨门女将》,张澍扮演寇准。生旦净丑全面展示。“我们把中国在美国各地的精英汇集到一起,排了这出戏。”张澍回忆说。

  齐淑芳“唱腔”、“身上”都好,当年她62岁,“实在太棒了!”

  诞生了200多年的京剧艺术是中国的国粹。19世纪中期,京剧融合了徽剧和汉剧,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特点,在北京形成。

  自1936年梅兰芳进入百老汇演出后,70年来没有一个京剧团再度进入,齐淑芳率团演出全本的《杨门女将》在美国算是一次轰动,因为剧目庞大,需要严格的训练和排练,排练日期长达5个月。“那么多女将,所有的服装、道具和布景都从国内制作运到美国。”

  “这样高规格演出的背后是海外华侨华人的鼎力襄助。”张澍说。京剧票友遍布北美各大城市,光是纽约就有三四百人,只要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就能听到锣鼓声。票友较活跃的华人聚居地,包括美东的纽约、华盛顿,美西的洛杉矶、旧金山;加东的多伦多、加西的温哥华等地,每年都有各种不同的表演活动。一些票友、发烧友由于喜爱京戏,平时省吃俭用,一旦有机会登台表演或现场观看,便不惜一切倾囊赞助,这次也不例外。

  因为演出费用高昂,华人团体自发热烈捐款,其中一位来自台湾的罗苏菲女士,60岁才拜中国八大名旦之一、张派青衣薛亚萍学艺,朋友们都赞她“大器晚成”。她说,为了让更多的观众知道中国的京剧唱到了百老汇,“多少钱都愿意掏”。

  三场演出,原本百老汇收取的费用是每场7万美金。

  “看到我们募捐,百老汇被感动,三场戏只花了10万美金,场场爆满。”张澍回忆说。

  京剧的海外传播

  对于2015年赴美演出的城市之一亚历山大,张澍十分熟悉,2004年,亚特兰大交响乐团把他请去,跟该团一起合作了《智取威虎山》,除了指挥一人是同胞,其他全是外国人。

  “当时的排练确实很吃力,他们对于京剧的节奏,包括劲头,不是那么能理解。排练了十天之后,才慢慢找到感觉。”张澍说。

  京剧在海外传播,张澍认为难度最大的就是教唱,“他们的口音很重,唱出来的味道很难达到那么醇厚。”

  外国人为什么喜欢打虎上山?在张澍看来,一是看字幕,能懂,二是发声,他们喜欢,从唱歌这个角度来说,从high C 到high D音区如此之高,“我们唱这个太easy(简单)了。”张澍说。

  他表示,京剧的发声需要胸腔、鼻腔和脑后音,跟西方人唱歌完全不同。“包括我们的丹田和他们的发声也完全不同。我们的高音区要高得多。”

  说起自己的弟子,张澍说,还是华侨居多,特别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华侨。

  其中,他最喜欢的一位弟子是纽约正华中美文艺社社长白正华。她出生在台湾,年轻时就读于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系,来美国后一直从事银行工作。虽然是一位金融界人士,但她从小对京剧艺术非常着迷,大学时就曾登台演出,而且喜欢扮演老生。

  当年,正华文艺社将京剧名著《赵氏孤儿》搬上纽约林肯中心舞台,成就了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事。

  对于自己的弟子,张澍自称下了很大的心力,“一周三天课。教完之后,回到北京,她第一出唱的就是《搜孤救孤》。第二次为了申办奥运,又唱了《捉放曹》。她是一位业余爱好者,但是在票友界水平很高。”

  以张澍在海外多年的经验来看,海外侨胞欣赏传统京剧主要以台湾同胞为主,大陆人对京剧的认识多半停留在八个样板戏上,对于传统京剧,台湾人反而有更深刻的理解。不同的是,他们缺乏老师,“身上”不行,没有表演。“从这方面,我们要去多帮助他们。”

  在美国,张澍和他的团队教了20多个来自台湾的弟子。他生活在东部,主要在纽约、费城、华盛顿、波士顿等地穿梭。波士顿那边,他亲自去成立了大波士顿剧社,一周开车去三次,教他们演唱。

  重返国内舞台

  2004年,张澍邀请师父马长礼和谭派第六代传人谭孝曾赴美演出。

  18岁时,张澍就拜马长礼为师,作为马长礼最喜欢的弟子,张澍像他的儿子一样,在师父家常住5年,形影不离地悉心学艺。

  当年张澍拿定主意去美国时,师父一度并不理解,直到亲眼看到自己的爱徒在美国还是过着原汁原味的“戏班生活”,才放下心来。在国外,单靠唱戏并不能生存。张澍感慨,这是海外京剧艺人的最大难题。

  为此,在去留的问题上,张澍一直十分“纠结”。

  “我们很想把传统的京剧艺术带给美国,想为中美文化交流发挥一点微薄之力,说好说,做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因为那边不像大陆市场运作得这么好,也不可能有固定的观众群,一出戏演好几天。”

  在纽约,张澍没事就盯着他最喜欢的央视11频道看,女儿觉得奇怪,爸爸到了美国,看的还全是京剧,张澍说“没办法,爸爸干了一辈子。”

  每次看到北京京剧院上演的剧目,张澍就热血沸腾,“因为我曾经是其中的一员。”

  在美国,张澍虽然已经扬名立万,但是,他感觉这里的一切并不能满足自己渴望长时间在舞台上演出的欲望。

  “一年半载也会有一场重要的大型演出,站在那里,观众热烈鼓掌,谢幕几次下不来,我也很激动,可是毕竟太短暂,过后又会沉寂很长时间。”

  看到中国的观众群日益成熟,自己当年所在的京剧院在中国乃至全球已经成了一个知名的品牌,2010年,在美国定居10年后,张澍毅然选择回国。在长安大戏院进行了一场考试,经过院方投票,顺利地回到了北京京剧院。

  回国后,如鱼得水的张澍领衔主演了《赵氏孤儿》、《龙凤呈祥》以及《风雨同仁堂》等剧目,当然,还有他的拿手好戏——刁德一。

  55岁的张澍,至今嗓音完好,除了老师教的“发声”方法,还有他自己的长年苦练。虽然舞台上还是当年那个字正腔圆的“老生”,但是张澍的戏迷队伍却在不断扩大。这次去美国西部演出,洛杉矶、亚特兰大都有他的戏迷。“他们肯定会去捧场。”张澍自豪地说。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动态
 
王蓉蓉谈传承:要保持住京剧该有的
史依弘: 心里涌动出来的,才是有
魏海敏 梅派在宝岛开枝散叶
​陈少云是怎样炼成的?​
张萌20年伴随福建京剧院一起成长
马良:重老戏,也需开新路
王珮瑜 “南京是京剧演出的重要
魏海敏盼更多年轻人传承梅派艺术​
对话史依弘、李军:观众认可,才是
 
  热门文章
 
尚长荣的戏里戏外
8月9日青岛市京剧院上演《四郎探
史依弘:我在美国演京剧《霸王别姬
马派传人朱强
万晓慧:80后“蔡文姬”台前幕后
走进《杜鹃山》柯湘扮演者--王润
管波 “小刘长瑜”大连唱《红娘》
尚派《四郎探母》5月28日CCT
琴师周佑君“她拉琴,好听又好看”
专访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郭玮
廊坊走出的京剧程派美女新星张茜
北京京剧院3月1日开始好戏连台
丁晓君做客《中国大舞台》
丁晓君9月23日长安上演电影版《
专访杨春霞 “柯湘”忆当年
范乐新 四十岁靓丽“穆桂英”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