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动态
 
 
 
 
 
 
 
 
 
 
李维康和耿其昌青岛接受专访
国粹京剧   2011-10-02 10:58:15 作者:王法艳 来源:半岛都市报 文字大小:[][][]

        她是梨园的一朵奇葩,无门无派,在这个拜师风盛行的圈子中她却坚持博采众家之长;他宗法余派也同样兼学其他流派的精华,是老生行当中能文能武的出色人才;他们青梅竹马伉俪情深是舞台上著名的夫妻档。10月1日晚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和耿其昌将在市人民会堂助阵《红色经典——现代京剧交响音乐名家名段》演唱会。9月30日,二人抵青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来青亮嗓:夫妻俩同台《坐宫》

        《红色经典——现代京剧交响音乐名家名段》由青岛电视台和青岛京剧院共同举办,据京剧院书记胡文龙介绍,这场演出除了由青岛京剧院的演员们表演《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等岛城戏迷经常能听到的经典京剧选段,还将《蝶恋花》《红嫂》等近年来鲜少演出的京剧唱段经过重新配器后搬上舞台。

        这场演出最大的看点是耿其昌、李维康夫妇和天津京剧院著名的铜锤花脸演员邓沐玮都将登台献艺。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介绍,本场演出推出了赠票活动,当戏迷听闻这三位演员压轴演出后,门票很快被一抢而光。10月1日晚,李维康和耿其昌将分别表演《谢瑶环》和《大登殿》选段,两人还将合作表演《四郎探母·坐宫》,《四郎探母》是生、旦唱腔成就较高的京剧传统剧目,《坐宫》一场几乎囊括了“西皮”唱腔的全部板式,李维康和耿其昌恰好一个旦角一个老生,演这场戏再合适不过。

        青岛京剧院表演的现代戏都采用了交响乐来伴奏,而李维康和耿其昌则带来了自己的民乐小乐队,为听众奉上原汁原味的经典传统戏。对于这场演出,两人也都充满了期待,“我的乐队成员也基本都是山东人,我对厚道的山东人有特殊的感情”,李维康说。耿其昌则难忘上世纪80年代来青在长安戏院演出时观众的热情。

京剧市场化:先补血培养名演员

        今年已经65岁的李维康由于体力不像原来那么好,现在已经减少了演出,但是对京剧的发展与未来,她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注。谈及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的京剧院团的转企改制时,李维康告诉记者,在改革开放初期,她就试验过带着一个团走市场化卖票的路子。

        上世纪80年代初,李维康担任中国京剧院二团的团长,为探索剧团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她带团在全国进行了长达近10年的巡回演出 。“基本上每场都是客满,但当时的附加条件特别多,比如一个团必须有50人、80人的规模,一年要演出 150场大戏”,李维康认为市场化改革对京剧的发展有好处,“大锅饭对人才的发展不利,像我在剧团虽然是主演,格外累,但每月42元的工资一拿就是15年。”    

        在李维康看来,走市场化的道路,让演员和剧团直接接受观众的检验,更容易出人出戏,梅兰芳等老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也都是这么出头的,但当年与现在最大的不同是,当年有适宜京剧生存的丰厚土壤,而近年来受各种外来文化和娱乐消费方式的冲击,国粹京剧的生存土壤被稀释和瓜分了。“现在的京剧院团走市场化要慢慢来,要有国家的扶持和输液,比如我了解到,青岛京剧院大都是青年演员,要先有政府创造条件培养出名演员,不贫血了,才能够适应市场化生存,毕竟京剧是角儿的艺术,我们的改革也要以培养更多的人才、振兴京剧为目的”,李维康说。

传统中创新:民乐奏出交响效果

        10月1日晚演出中的很多现代戏都采用交响乐来伴奏,耿其昌告诉记者,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样板戏开始,交响乐就开始运用到京剧的伴奏中。艺术应该百花齐放,演员应该博采众家之长,也是李维康和耿其昌二人共同的理念,这也是二人从14岁开始合作,能携手走过50多年艺术人生的重要原因所在。但李维康也不讳言,从个人感情上来讲,自己更希望扩大民乐在京剧配器中的地位和适用范围。

        2004年李维康在排演《谢瑶环》的时候,觉得配乐乐器比较单一,就大胆创新采用了双乐队,二胡、中阮、大阮、古筝、琵琶等乐器都是双份的,这样比单份的乐器在声音上更为浑厚,此外还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这样综合起来能起到宛如交响乐般的配乐效果,并且更具民族特色。    

        立足深厚的传统戏基础,李维康也一直敢于做京剧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78年,李维康跟随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对电声乐有了一定了解,于是萌生了用它为京剧伴奏的念头。“反正我也没有拜师,师傅也不会骂我”,李维康凭着这种十分单纯的勇气以及想要振兴京剧的迫切之情,选了几段京剧唱腔里节奏较快的唱段用电声乐伴奏,使《女起解》以及《我家的表叔》等唱段更加广为传唱。MV在电视上大行其道的时候,李维康等人就在政协会上提案“拍一百部中国戏曲MV”。立足传统,又不迷信传统,李维康说,艺术需要的就是自由。

也曾受孤立:不拜师不拉帮结派

        李维康现在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但作为著名的旦角儿表演艺术家,戏迷们却说不出李维康属于哪一个京剧流派,她熔梅、程、张等流派的声腔艺术于一炉,借鉴地方戏曲与歌曲的演唱方法,根据自身条件,兼收并蓄,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改革开放初期,李维康想排一些新戏,虽然当时拜师风兴起,但怕拜师后就会局限自己表演的李维康没有选择走这条道路。她新排的《蝶恋花》《李清照》等都大获成功,“我对王、梅、程、张等各派都非常喜欢,而且我认为即使在一出戏中,同一个人物由于身份、剧情的不同,也需要很丰富的表演手法,所以我各派都吸收、学习。”

        广种博收,让李维康带来了艺术上的收获,但无门无派也让李维康有了一种被孤立的感觉,有的人在台上演戏在台下更擅长演戏,而不是出生于京剧世家、完全不懂得拉帮结派、不会刻意笼络人际关系的耿其昌、李维康夫妇因此也吃了不少亏。

        虽然在京剧界没根没底让自己吃过一些亏,但李维康还是建议现在的京剧学习者别在年轻的时候就急着拜师,而是要博采众家之长,“这就好比一棵树,应该先笔直地长好主干,根基扎实了再添枝加叶。”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动态
 
王蓉蓉谈传承:要保持住京剧该有的
史依弘: 心里涌动出来的,才是有
魏海敏 梅派在宝岛开枝散叶
​陈少云是怎样炼成的?​
张萌20年伴随福建京剧院一起成长
马良:重老戏,也需开新路
王珮瑜 “南京是京剧演出的重要
魏海敏盼更多年轻人传承梅派艺术​
对话史依弘、李军:观众认可,才是
 
  热门文章
 
尚长荣的戏里戏外
8月9日青岛市京剧院上演《四郎探
史依弘:我在美国演京剧《霸王别姬
马派传人朱强
万晓慧:80后“蔡文姬”台前幕后
走进《杜鹃山》柯湘扮演者--王润
管波 “小刘长瑜”大连唱《红娘》
尚派《四郎探母》5月28日CCT
琴师周佑君“她拉琴,好听又好看”
专访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郭玮
廊坊走出的京剧程派美女新星张茜
北京京剧院3月1日开始好戏连台
丁晓君做客《中国大舞台》
丁晓君9月23日长安上演电影版《
专访杨春霞 “柯湘”忆当年
范乐新 四十岁靓丽“穆桂英”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 慢友帮 克唑替尼 艾曲波帕 众绘佳 劳拉替尼